第三十二章孟良盗马

换源:

  话说萧天右和部下商议道:“孟良、岳胜这些人勇猛无比,很难对付,而且他们手下都是些厉害的角色,个个都能奋勇厮杀。要是只知道跟他们硬拼,恐怕只是白费力气,难以成功。不如咱们想个计策来战胜他们。”耶律第赶忙问道:“元帅有什么好计策呢?”萧天右说:“往南有个山谷,名叫双龙谷。谷里只有一条小路,能通到雁岭。咱们得先派一个人带领三千骑兵,埋伏在谷口。等我把宋军引入谷中,就立刻出兵截断谷口。要是宋军强行突围,就多准备些弓弩,一顿猛射。不出半个月,宋军必定会被困死在谷中。”耶律第马上回应道:“小将愿意前往。”萧天右说:“你去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耶律第领命,带着军队出发了。

萧天右又把黄威显叫过来,对他说:“你带领三千步兵,驻扎在雁岭之上。等我带兵一出动,你就往山下滚石头,把下山的路堵住。另外,多插些旗帜,让敌人不敢轻易登山越岭。”黄威显领命,也带着军队去了。

萧天右这边部署刚完毕,就有人来报告说宋将在寨外叫阵。萧天右立刻披挂整齐,骑上战马,摆开阵势。岳胜挥舞着大刀,率先冲出来,大骂道:“你这砍不死的家伙,居然还敢出来应战!”萧天右气得火冒三丈,挺着长枪,直刺岳胜。岳胜毫不畏惧,举刀迎战。两人刚交锋几个回合,孟良和焦赞就从左右两边冲了出来。萧天右以一敌三,奋力拼杀。这时,杨六郎也从旁边挺枪刺向萧天右。只听“砰”的一声,金光四溅,却根本刺不进去。杨六郎心里寻思:这家伙肯定不是普通人,说不定是个妖物,得想个办法把他拿下。

只见岳胜等人围着萧天右一阵乱刺,萧天右假装战败,转身就跑。岳胜三人紧追不舍。杨六郎担心他们有危险,也跟着追了上去。就这样,被萧天右一路引诱进了山谷。杨六郎一进山谷,看到这里山势险峻,树木茂密,感觉情况不妙,急忙敲响铜锣,想要收兵。可就在这时,谷口突然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孟良等人拼命想要冲出去,却只见万箭齐发,很多宋兵都被射中受伤。没办法,孟良等人只好又退回谷中。

杨六郎埋怨道:“你们就知道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只顾着追杀,也不考虑被人家骗进谷里,现在想出都出不去了,这可怎么办?”孟良说:“那头有条小路能通到雁岭,他既然从这里进来,肯定也会从那里出去。他以为我们不知道这条路,我们正好趁机追上去,从那里杀出去。”杨六郎说:“既然有小路,那就赶紧杀出去。”

等他们赶到雁岭,只见辽兵密密麻麻地守在岭头,不断地往下滚木头、扔石头,把路堵得死死的。而且漫山遍野都插满了旗帜。焦赞着急地说:“这里太难出去了,还不如从谷口杀回去。”杨六郎说:“不行,那样只是白白送死。辽贼现在士气正盛,我们很难冲出去,不如先在这里稍作停留,等他们疲惫了,再找机会杀出。”岳胜却担忧地说:“要是一直被困在谷里,粮草断绝,外面又没有救援,辽兵再趁机杀进来,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拿什么抵挡?这不是坐以待毙吗?我觉得还是听焦赞的,奋力杀出去才是办法。”杨六郎说:“救兵倒是有,只是没人能去搬来。”孟良赶忙说:“哪里有救兵?小将愿意去把救兵请来。”杨六郎说:“离这里三十里远的五台山,我哥哥杨五郎在那里的寺庙出家为僧。你去请他来,咱们这困境就能马上解除。”孟良说:“将军们在这里先忍耐一下,待小将偷偷出谷,直奔五台山,把他请来。”杨六郎说:“你肯去那太好了,要是见到我哥哥,让他赶紧来救我们。”

孟良答应下来,随后把自己打扮得和番人一模一样,辞别杨六郎,趁着夜色,偷偷往雁岭摸去。半路上,突然遇到番兵夜间巡逻,孟良手起刀落,把巡逻兵砍倒,然后取下他身上的铃铛,绕着营地一边摇晃,一边大声喊道:“都给我看好了,别让杨郡马跑了!都守紧了,别放跑了这些宋蛮子!”当时辽兵都以为他是自己人,就这么让孟良顺利过了岭。

孟良过了岭后,日夜兼程,很快就赶到了五台山。刚要进寺庙大门,碰到一个行者。孟良赶忙问道:“杨五郎师父在寺里吗?”行者反问:“你是什么人?找杨师父有什么事?”孟良说:“我不是别人,是杨六郎将军派来的,麻烦你帮忙通报一声。”行者一听是五郎家里的人,就把孟良带到方丈室,禀报了五郎。

五郎出来和孟良见了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来这里有什么事?”孟良回答:“小将是孟良。最近我被杨将军招到帐下,一起镇守三关。现在辽兵侵犯澶州,朝廷命令杨将军前去讨伐。没想到被辽人骗进了双龙谷,谷口被伏兵截断,出不去了。现在粮草也快没了,又没有救兵,所以杨将军特地派小将来请师父,救救大家,摆脱这个困境。”五郎说:“为什么不向朝廷上表,请求发兵救援呢?”孟良说:“救兵如救火,等奏请朝廷发兵,杨将军他们恐怕都饿死在谷里了。因为师父这里离得近,所以才来恳请师父,看在手足之情的份上,暂且出山一趟,救救这些军士,大家一定会感恩戴德的。”五郎又说:“我已经出家了,发誓不再杀生,怎么能再上战场呢?而且我已经很久没接触军务,骑马持枪的本事都生疏了,去了也没什么用。”孟良哭着哀求道:“恳请师父以慈悲为怀,这次出山救了大家,那可是大功一件,比念上千声佛号都强,还请师父不要推辞。”五郎说:“出家这么多年,我已经没有战马了,让我怎么去迎敌?”孟良说:“只要师父肯去,要马不是难事。小将马上回佳山寨给您牵马来。”五郎说:“我这身子不轻,普通的马可驮不动我。只有八大王骑的千里风、万里云这两匹马,随便哪一匹,我骑上才能下山救你们。”孟良说:“这两匹马,师父既然这么需要,没办法,小将只能连夜赶到八大王府去借了。”五郎说:“要是能借到这匹马,我立刻下山,绝不推辞。”

孟良告别五郎,转身就朝着汴京赶去。没几天,孟良就到了京城,直接进了八大王府,拜见八王。孟良把借马解围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八王。八王问:“杨郡马有书信吗?”孟良说:“郡马被困在双龙谷,小将刚从五台山赶来,没有书信。”八王说:“既然没有郡马的书信,这马可不能借给你。”孟良苦苦哀求道:“小将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朝廷免受祸患,大家都舍死忘生、竭尽全力地战斗,才陷入了这种困境。还请千岁看在朝廷的份上,把马借给我吧。”八王说:“你要是想要马,赶紧去把郡马的书信拿来。”孟良说:“再去讨书信,来回得花好多天,杨将军他们岂不是都要饿死了?”八王生气地说:“你这小子,让你去讨书信,你又不肯去,还想来骗我的马。”孟良说:“我哪敢这么大胆,来骗千岁的马啊。”八王说:“我又不认识你,就凭你几句话,就把马借给你,哪有这种道理。快走快走,别再多说。你要是还赖着不走,我就把你当贼抓起来,送到法司治罪。”孟良见八王真的发火了,没办法,只好退出来,前往无佞府去见令婆。

见到令婆后,孟良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杨郡马被困在双龙谷,派小将到五台山求五郎师父相救。师父说要八大王的马,才肯下山。小将没办法,只能来京城向八王借马。可八王见没有郡马的书信,坚决不借。现在小将实在没辙了,只好来见太太,商量个办法。”令婆听了,哭着说:“我丈夫和几个儿子归顺宋朝后,都战死在疆场,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了。现在又被困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可怎么活啊。”这时,九妹说道:“母亲别担心,哥哥有难,我和孟良一起去救他。”令婆说:“你念着手足之情去救他,这很好。但到了那边,一定要小心行事,千万别出差错。”九妹点头答应。孟良说:“既然您愿意同去,那就请先到城外四十里的驿馆等着,小将今晚去八王府把马偷来,然后赶上您一起走。”九妹回房收拾好东西,辞别母亲,就前往驿馆等候去了。

话说孟良趁着夜色,悄悄翻墙跳进八王的后花园。快到黄昏的时候,他悄悄摸到敕书阁旁边,放了一把火。不一会儿,火势冲天而起,军校们急忙跑去报告八王。八王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去救火。看守马厩的人也都跑去救火了。孟良趁着众人慌乱的时候,溜进马厩,偷走了千里风,牵到后花园,打开门,跳上马,飞奔出城。等火扑灭了,看马的人回来准备拴好千里风,却发现马不见了。看马的人急忙跑去报告八王。八王气得大骂:“被这个贼算计了,把马偷走了!”说着,让人赶紧把万里云牵过来。八王跳上万里云,挥起马鞭,追赶孟良,此时已经是二更天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