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马忠和刘氏来到山下,果然看到呼延赞全身披挂,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大声喝道:“杀不完的家伙,你们还想再来较量一番吗?”
马忠赶忙上前,定睛一看,赶忙喊道:“侄儿不得无礼!”呼延赞听到声音,猛地抬起头,发现是马忠,连忙收起长枪,下马拜道:“不知叔叔前来,侄儿有失远迎,罪过罪过!这是怎么回事呀?”刘氏笑着说:“孩子,先别问了,跟我们进去见你叔叔。”
于是,呼延赞跟着母亲一同进入军中,见到了马忠。行礼完毕,马忠说道:“孩子,你在这里,怎么会弄成这样?”呼延赞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与耿忠他们在贺兰山,到攻打绛州失败,再到被马坤抓住,以及李建忠相救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马忠听后,便带着呼延赞进入山寨,去见马坤。马忠对马坤说道:“大哥,小儿无知,冒犯了兄长,实在罪该万死,还望兄长海涵。”马坤连忙说道:“贤弟言重了,他本就不知情,我怎会怪罪于他?”说罢,便吩咐手下大排筵席,庆贺众人相聚。
众人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有诗为证:
“豪杰相逢不偶然,一时会聚义周全。
英雄自此开皇业,好向清时策骏鞭。”
饮酒间,马坤对马忠说道:“我有一女,名叫马氏,尚未许配人家,不知贤弟意下如何?”马忠答道:“兄长所言,正合我意。只是不知呼延赞这孩子的想法。”
于是,马忠唤呼延赞过来,将马坤的意思告知于他。呼延赞听后,心中欢喜,当下便答应了这门亲事。马忠十分高兴,即刻令人在场上摆开架势,让呼延赞和马氏再次比试一番,以决高下。马忠、刘氏、马坤等人,都站在门外观望。
只见二人各自骑上战马,你来我往,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胜负难分。马坤心中暗自思忖:“我且试试他的箭法如何。”于是,他悄悄对马氏使了个眼色,马氏心领神会,佯装败退,往将台方向跑去。呼延赞不知是计,拍马紧追。待马氏与他渐渐靠近,马氏突然张弓搭箭,一连射出三箭。呼延赞一边躲避,一边喊道:“只会射箭,算什么本事?”说完,他也勒住战马,引弓在手,看准时机,一箭射去,正中马氏的马头。众人见此,纷纷喝彩。
二人见状,各自下马,进入帐中。马坤笑着对呼延赞说:“将军武艺精湛,小女佩服。”马氏则低头不语。马忠明白马氏的心思,当即吩咐准备彩礼,将马氏许配给呼延赞。呼延赞谢过父母,又拜谢了马坤,当天,众人又是一番欢天喜地。
第二天,呼延赞进帐对马坤说道:“小侄打算回山寨见李建忠,并送还令郎马华。”马坤大喜,赶忙令人为呼延赞准备行装。呼延赞回到新建寨,见到李建忠、柳雄玉二人,将与父亲相遇,以及与马氏成亲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李建忠说道:“这可真是缘分,绝非偶然。”呼延赞又说:“当日捉得马华,理当送还。”李建忠说道:“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哪有不还的道理?”于是,众人从后帐中带出马华。马华还以为要加害于他,吓得心惊胆战,冷汗直冒。呼延赞笑着说:“如今是喜事,切莫多疑。”随即派人前往太行山,邀请马坤等人过来相聚。
使者来到太行山,告知马坤。马坤立刻出寨迎接。众人来到山寨帐中,相互见礼。马坤说道:“如今我们义同兄弟,祸福应当共同承担,不要再有嫌隙。小儿多得各位照顾,这份恩德,我铭记于心。”李建忠说道:“将军乃非凡之人,他日必定飞黄腾达。我们正该相互扶持。”
众人正说着,酒过三巡,忽然有士兵来报:“山下有五千余兵马来到,不知是何来历。”呼延赞说道:“我去看看。”便要点齐人马出去迎敌。这时,又有士兵来报:“原来是潘仁美将军,奉当今太后旨意,前来招安。”呼延赞等人赶忙出去迎接。
潘仁美见到众人,宣读诏书道:“如今先皇无道,太后已登主位,特令我前来招安。尔等若能归顺,必当厚待。”呼延赞等人听后,商议一番,决定接受招安。当下,众人与潘仁美一同欢饮,共庆此事。
第二天,呼延赞等人辞别众人,跟随潘仁美前往太行山。马忠等人相送,依依不舍。
且说呼延赞等人回到军中,正赶上宋太祖赵匡胤准备招安一事。此时,赵匡胤听闻北汉主刘钧在晋阳日夜操练军马,便与众人商议征讨之计。有人上奏道:“眼下还没有合适的出兵理由,不宜轻举妄动。”
正巧归德节度使高怀德入朝奏报边境之事,说道:“河东地区文武不和,陛下可趁此机会图谋进取。”太祖听后,便下旨任命潘仁美为监军,以高怀德为先锋,统领十万大军,择日离开汴京,前去征讨北汉。
北汉主刘钧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赶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赵遂奏道:“主公不必忧虑。末将愿率部出征,必定让宋军有来无回。”刘钧允诺了他的奏请,任命赵遂为行军都部署,刘雄、赵仁美为正副先锋,点齐五万兵马,前往泽州迎击宋军。
赵遂率军来到泽州地界,安营扎寨后,便派人打探宋军的动静。探子回报:“宋军在离泽州二十里处驻扎,军容整齐,声势浩大。”
第二天,赵遂与刘雄、赵仁美率领兵马,来到泽州城下。只见宋军前锋高怀德早已列好阵势,两军对峙。高怀德横枪立马,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北汉阵中,赵遂策马而出,手捻铜刀,大声骂道:“宋军将领不识时务,竟敢侵犯我边境!”
高怀德听后,怒不可遏,挺枪跃马,直取赵遂。赵遂挥舞着大刀,迎了上去。两军将士呐喊助威,二人交锋,大战了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
北汉先锋刘雄见赵遂难以战胜宋军将领,便举起方天画戟,出阵相助。宋军将领高怀亮见状,怒目圆睁,挥舞着竹节钢鞭,前来迎敌。刘雄与高怀亮交手没几个回合,便被高怀亮一鞭击中头部,当场落马而死。赵遂见势不妙,拨转马头便逃。高怀德拍马紧追不舍,赵仁美赶忙驱动后军,想要抵挡宋军,却被宋军乘势掩杀。
这一战,北汉军队大败,死伤无数。高怀德、高怀亮率军追杀了二十多里,才收兵回营。
赵遂吃了败仗,狼狈地逃入泽州城中,与黄俊等人商议道:“宋军太过勇猛,我们应当派人前往晋阳求援,以保住这座城池。”黄俊说道:“事不宜迟,若等宋军围城,那就难以想办法了。”于是,赵遂立刻派人星夜赶往河东,向刘钧奏明此事。
刘钧得知后,忧心忡忡地说:“赵遂才出兵就吃了败仗,谁能出兵去救援呢?”丁贵站出来奏道:“此次出征,其他将领都不是宋军的对手,主公必须再次征召山后的杨令公,让他发兵救援,方可击退宋军。”
刘钧听从了他的建议,即刻派遣郑添寿为使者,携带金银财宝,前往山后,去见杨令公。郑添寿见到杨令公后,呈上诏书,说道:
“北汉主刘钧诏示:近日因宋军入境,我军率兵抵御,在泽州之战中,败退至泽城。已将战况详细奏报,情况十分危急。令公拥重兵于山后,向来忠义,心怀国家。如今诏书已到,望令公即刻发兵救援,莫要辜负我对您的期望。”
杨业接到诏书后,与各位将领商议道:“往年周主攻打河东,我们父子曾大败其军,威名远扬。如今宋军又至,汉主再次下诏征召,我们理当救援。”话还没说完,七郎杨延嗣说道:“中原的军马势力强盛,父亲此次不如暂且不要发兵,等宋军快要围困河东时,再去救援也不迟。”
王贵却说道:“小将军此言差矣!君主下令征召,应当刻不容缓,即刻出发。常言说得好:救兵如救火。若等到宋军兵临城下,那局势就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洪水,再去救援也无济于事了。此时正该立刻出兵相助,方能彰显我们对国家的忠诚。”
杨业觉得王贵说得有理,便令长子杨渊平镇守应州,自己则与王贵率领兵马,当日就赶赴晋阳,去见刘钧。
杨业见到刘钧后,行完君臣大礼。刘钧以贵宾之礼相待,赏赐极为丰厚。杨业拜谢后退下。
第二天,刘钧在中殿设宴款待杨业。杨业奏道:“陛下召臣前来退敌,臣尚未能为陛下分忧,怎能接受如此盛宴?”刘钧说道:“以令公的威望,必定马到成功,何愁宋军不灭?且饮几杯,明日再出兵也不迟。”杨业拜谢后,领命赴宴。当日,君臣尽欢而散。
次日,杨业入朝拜见刘钧,再次请旨出兵。刘钧说道:“今日你便可率领兵马前行,若能击退宋军,寡人定当封你高官厚爵。”杨业当日便辞别朝廷,率领精兵,前往泽州安营扎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