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农庄!

换源:

  柴奉文听见李渊这么说,顿时知道大唐现在还不想跟那帮世家开战起纷争。

想想也是,大唐才建国几年啊!天下还没有平定呢!

什么梁师都,林士弘,刘黑闼,高开道等等好几路叛军没有降服呢,这个时间要是失去世家的支持,大唐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想到这里,柴奉文觉得多给郑家一些也不是不行,反正以后早晚得灭了他们,就当养猪了!

想到养猪,柴奉文觉得一会回府,自己要好好想想怎么到平阳公主的封地那里要求庄户们养猪了!

猪肉虽然是贱肉,但终归是肉不是!

只要是肉,百姓们吃了,肚子里有了油水就会减少粮食的消耗,有了油水,身体力气就足,也会更好的做事儿!

他可是有着后世数不尽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呢,想赚点钱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至于盐这买卖,李渊只是把公主府放在明面上,由公主府代为经营,实际收益还是归皇室所有,不对,应该是归李渊所有...

正事聊完,李渊又准备跟自己这宝贝外孙子聊点别的事情,但一见这孩子满身尘土,一脸疲惫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由得又是一阵心疼,随后挥手让他退下回公主府休息去了。

柴奉文走后,没有了烦心事的李渊这才再一次吧目光放到御花园的景色上。

而柴奉文里来皇宫以后,让宫里的侍卫送自己回家,进了家门的柴奉文急急忙忙的让仆人侍女准备衣服和热水,他要好好的洗漱一番。

至于他的两个哥哥,此时还在皇宫之中的修文馆也就是后来的弘文馆当中上学读书呢!

本来还想着洗完澡以后去城外的封地的,但是他在澡盆里泡着泡着就睡着了,最后还是两个侍女合力把他抱了出来......

就这都没把他弄醒。

这一觉让他睡的昏天暗地的,再次醒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随后,柴老三让侍女准备好外出要用到的东西,随后就找到公主府管事婆子明天派人带自己去城外的庄子里视察一番......

至于盐的生意,现在还不着急,因为李渊既然已经让郑家经营,而且还强制定好售价,自己也已经来不及准备了!

长安城附近可没有什么盐矿,而且现在公主府这边的人手基本都已经被抽调到边关去了,自己可以用的人手出了老弱妇孺以外,没有一个可堪大用的。

况且自己哪怕是积极准备,一时之间在市场份额上也抢不过郑家,郑家作为老牌世家,在大唐可是根深蒂固的,皇室或者自己家一没人手二没矿场怎么和郑家斗呢?

所以这事急是急不来的,反正按照惯例,用不了多久平阳公主就会回来了,到时候由她派人找盐矿置办盐场不就行了吗!

自己还是专心的把猪养好的好!

因为中午错过了午饭,柴奉文晚上想要吃点好的。

于是让厨子刘三找来面粉用筛晒出麦麸后,用细面粉和好面团杆成薄饼,在锅中抹了一点羊油后两面烙熟,卷上切薄熟羊肉片蘸着清酱油甩开腮帮子就是一顿猛吃!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有酱油,那么肯定有酱了啊!

柴奉文为什么不直接抹酱呢?

其实,唐朝的酱油是清酱油,味道很淡,颜色也和现在的又很大的区别。

至于酱料,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唐的酱料里边可是放了很多东西的,而且盐分不足不说,盐里的杂质也很多,以前柴奉文能不吃酱就不吃酱,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害怕自己会中毒......

吃饱喝得,柴奉文再一次困意袭来,让人把饭食撤走以后,回到塌上再一次进入睡眠模式。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柴奉文早早的起来洗漱吃饭,因为今天他要去城外的庄子里视察,顺带看看适不适合养猪来着......

吃过早饭后,柴老三就坐着马车出发了,这一走就是一天啊!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路不好走加上随行护卫的人员多!

到了城外的庄子里,已经夕阳西下了,柴奉文这一天都在吗车上度过的,因为活动量小,所以饥饿感并不强烈,趁着太阳还没怎么落下,光线还算可以,他想在庄子里转一转。

可刚要视察领地,就被庄子的里长拦下了。

“小老儿见过公子......”

柴奉文:“你是?”

“回公子的话,小老儿姓陆,是这个庄子的里长,平时庄子里的事情都是我帮着代管的......”

柴奉文:“哦,你是里长啊!

那我问你,这庄子有田多少?其中良田几何薄田多少?

租子每季是几成?

你们庄户有多少余粮?......”

陆老头:“庄子里共有田地百顷,其中良田60顷,薄田20顷,剩余的是山上贫瘠土地。

庄子里的土地一般以种粟米为主,三分之一的良田会种麦,出了每家的自留田种些绿菜外并无其他作物。

至于租子,公主殿下仁义,只收我们四成租子......”

柴奉文听到这里心里大概有了计较。

别以为四成地租很多,在大唐,地租一般是在四到六成区间,大多数地主会把田产的五成也就是一半当做地租,从庄户民众那里收缴。

心狠一些的会定在六成,而少数仁义一点的会定在四成五或者四成的样子。

当然,遇到特殊情况地主也会减少租子,例如旱灾啊,水灾之类的天灾发生以后,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的情况下地主不但要减免当年的地租甚至还要从自己家的粮仓当中借粮给庄户,毕竟庄户饿死或者饿跑了以后谁来给主家种地啊?

柴奉文:“那我再问你,庄户里有人养过猪吗?”

陆里长:“有,这几年老天爷开面儿!咱们庄子风调雨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两头猪。

那畜生虽然肉不好吃,但是咱们庄户人家也没什么可挑的,养上一年,年根底下多少有点肉不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