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长庚闻言,震惊不已,要知道王福畴在大唐学术界的地位崇高无比,是公认的大儒翘楚,居然会拜一个商贩少年为师,这消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句,能让王福畴做出如此举动?”卢长庚按捺不住好奇,追问起来。
崔白鹤无奈地递过一张信笺,上面记录着那少年所作的几首诗。
卢长庚接过来仔细阅读,第一首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只是当时已惘然”,就让他深感惊艳,自觉难以企及;第二首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卢长庚读罢这两首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惊叹:“这哪里是什么淫词艳曲,分明是千古流传的佳作!能让王福畴这样的大儒都甘拜下风,此子的琴艺诗才,恐怕真是世所罕见!”
卢长庚原本以为崔白鹤口中那个少年所写的不过是些世俗百姓易于追捧的通俗诗句,甚至是些不入流的淫词艳曲。然而,当亲眼看到那信笺上的诗作时,他才惊觉自己大错特错。这些诗篇非但不是什么艳曲,反而字字珠玑,堪称神来之笔!
尽管卢长庚自认文学功底并非顶尖,却也能凭借直觉判断出这些诗作的卓越之处。
每一首都仿佛拥有穿透历史、震撼人心的力量,足以令这位少年名震天下。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王福畴这样的大儒都会对其纳头便拜了,若是换做自己在场,恐怕也会忍不住要拜师学艺。
卢长庚内心激动不已,暗叹:“若无孔夫子,万古如长夜;今有此少年,万古诗海亦如长夜!”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阅读第三首诗=。诗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舞榭歌台……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卢长庚被其磅礴大气和深情悲壮深深打动,这首诗无疑又是一首旷世之作。
卢长庚满心震撼,眼前的文字似乎已将他的思绪带至遥远的历史长河中。
他预见到,这几首诗日后定会传遍千家万户,成为后世士子课堂与书桌上的必备佳品。
而当他读到第四首,更是被其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句深深吸引,只觉得这诗简直妙不可言。
此刻,卢长庚的瞳孔因震惊而放大,心中涌动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
他终于明白,为何出身高贵、目空一切的崔品玉会在比试落败后甘愿为奴,也明白了为何王福畴会对一个商贩少年如此推崇备至。
这等诗才,即便是屈原再生,恐怕也要为之赞叹!
卢长庚至此彻底醒悟,原来这个国家的诗坛上即将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其诗才之高,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从这一刻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书人恐怕都将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的诗歌将会流传千古,照亮世人对美的追求之路。
卢长庚很快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意识到崔白鹤正在焦急地呼唤自己。
定了定心神,回应道:“抱歉,崔兄,刚才我有些出神了。”
崔白鹤看着卢长庚恍若被诗篇打动的模样,不由得气愤填膺,指着卢长庚厉声道:“卢兄,你这是怎么了?莫非你也被这些所谓的淫词艳曲所迷惑?这等诗词是对圣贤的玷污,对斯文的亵渎啊!”
卢长庚听闻此言,立刻收敛起表情,心中明白此刻必须保持立场坚定。虽然他承认那些诗歌才情出众,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原则问题上妥协。毕竟,在他们眼中,士大夫才是这个天下的主宰,绝不能让黔首百姓染指其中。
“崔兄请宽心,是非黑白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卢长庚正色道,“如今李二势大难挡,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有何良策可施?”
崔白鹤见卢长庚已然回归现实,不禁长叹一声,将心中的计谋缓缓道来:“眼下看来,确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李二竟然推行造纸工业,对我清河崔氏的造纸坊造成了巨大冲击。他的昏招一出,许多工匠都面临着失业卖儿鬻女的困境,你说他是不是罪恶滔天?”
卢长庚在心里权衡了一下,他知道崔白鹤所说的情况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许多工匠纷纷涌向长安,渴望进入新兴的造纸工厂,那里不仅待遇优厚,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他也明白,一旦大量纸张被生产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消化,势必会造成供需失衡,影响整个行业生态。
“诚然,李二此举确实颠覆了传统造纸业,但也为解决过剩工匠的问题提出了挑战。不过……”
崔白鹤嘴角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李二纵然能大量造纸,却无法掌控笔墨。自古以来,纸墨不分家,没有笔墨,就算纸张再便宜也无用武之地。”
“读书,没有世家的支持,普通人休想轻易涉足。”崔白鹤咬牙切齿地说道,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卢长庚。
卢长庚心头一紧,瞬间明白了崔白鹤的意图——他是要范阳卢氏出手控制笔墨供应,以此来抗衡李二的改革措施,遏制越来越多的黔首农夫开始读书、参加科举、进而涉足官场的现象。
卢长庚心中五味杂陈,深知此事虽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风险重重。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清河崔氏的造纸坊因抗拒变革而面临危机,如果卢氏再步其后尘,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对于阻止黔首农夫涉足朝堂之事,卢长庚决心坚定,即便冒再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一番思考之后,卢长庚面色凝重地点点头,准备迎接这场关乎家族命运与天下格局的博弈。
他知道,这一战无论胜败,都将深刻改变整个大唐王朝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布。
卢长庚在心中反复权衡,片刻后,他的脸上也绽放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虽然采取行动可能会带来一定风险,但相比清河崔氏的造纸产业,范阳卢氏掌控的笔墨行业有着根本性的优势。
造纸业依托于工匠技艺和原材料木材,只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便可大规模生产。然而制笔与造墨却不同,原料稀缺且珍贵,尤其是优质的皮毛和稀有的墨石,这些资源并非轻易可得。而范阳卢氏所掌握的正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优质墨石矿藏,其开采成本低、品质上乘,无人能敌。
卢长庚深入分析后得出结论:李二即便再有手段提高造纸效率,也无法凭空变出制作笔墨所需的珍稀原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