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皆非不明事理之人,更不会在关键时刻无法与李世民共情。
他们之所以在这时保持沉默,实在是担忧李二一怒之下,可能会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
毕竟,李二想做什么尚可周旋应对,但国库空虚、财力匮乏才是当前最为棘手的问题。
面对李二的愤怒,两人面露无奈,只能默默注视着他,心中各自盘算着如何既能劝解李二,又能不触及国库底线。
李二也在一阵口嗨后逐渐冷静下来,深知动用武力解决世家问题实为下策,且目前国库现状也不允许他轻举妄动。
“陛下,此时当务之急在于稳住阵脚。”
房玄龄见李二稍显平静,便适时进言,“突厥之事更为紧迫,我等切不可因小失大,平添不必要的麻烦。”
李二听罢,只得一声长叹,满腹苦楚难以言表。
而长孙无忌则迅速转移话题,试图以新的焦点分散李二的注意力:“陛下,您可曾听说长安近来举办的一场斗琴盛会中,涌现出一位年纪轻轻却才情出众的大才子?就连王福畴王兄都对其推崇备至,拜其为师。如此年少英才若因生活困顿,连笔墨纸砚都无力购置,万一因此心生怨念投靠敌国,岂不是我大唐的一大损失?”
长孙无忌暗自得意,此番言论既提及了野生人才的重要性,又巧妙地引导李二关注到寒门士子的困境。虽然暂时无法彻底解决普遍问题,但他相信,通过提拔和恩赏这位典型的青年才俊,不仅能够暂时平息李二的情绪,还能树立起体恤人才的良好形象,并顺带结交这位可能的人脉,可谓一举三得。
话音刚落,李二和房玄龄却不约而同地投来异样的目光,令长孙无忌颇感意外。
“陛下,玄龄,这是怎么了?臣所言有何不妥?”长孙无忌有些困惑,难道自己这番精心设计的话语,反而触碰到了什么敏感之处不成?
李二听闻长孙无忌的担忧,心中不禁暗笑,这家伙尚未知晓歌儿的存在与能力。
房玄龄亦是忍俊不禁,料想长孙无忌定然想象不到那位才子其实是大唐的一位殿下。
确实如长孙无忌所言,在当前世家权势滔天、外敌频繁侵犯的大环境下,若陛下深入民间,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只怕会遭遇难以预料的风险。这些世家门阀连哄抬笔墨纸价这种损民利己的事都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阴险手段是他们施展不出来的呢?
李二强忍笑意,心情却因想起歌儿而变得轻松不少。他相信有歌儿在,总有解决办法。
于是挥手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此事你就不用再提了,朕自有打算。另外……”
接下来,李二与众臣继续探讨军制改革及新兵器制造等国家要务,直至深夜,才送走了长孙无忌。当他再次回想起那本奏折,仍旧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这时,长孙皇后端着一碗温热的人参汤走进来,关切地说:“二郎,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了。”
李二心头一暖,回应道:“还是你最疼我,观音婢。”长孙皇后佯装嗔怒地瞪了他一眼:“我疼你有什么用?你自己都不懂得照顾身体。”
李二感到心中郁结,便将白天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完后微微一笑:“看来又遇到棘手问题了?实在不行,我们不妨去探望一下歌儿,你向他请教一番不就得了。”
李二略感犹豫:“这……”
长孙皇后接话道:“怎么,歌儿如今可是名震大唐的第一才子,被誉为诗神转世,难道还没资格给你出谋划策不成?”
李二苦笑着点头:“好吧,你说得对。歌儿那些流传天下的诗句,我自问是写不出来的。将来不论如何,这孩子注定是要名垂千古的。”
尽管如此,李二还是向长孙皇后坦白了当前国库空虚的困境:“关键是,制作墨所需的矿石开采成本极高,我们的私房钱哪够开新的工厂?即使歌儿能提出对策,我也无力承担新建工厂的开支啊。只能期盼歌儿能有新的智谋应对这一局面了。”
第二日……
李二并未入眠,而是选择在夜幕低垂后悄然离宫。他并没有远行,只是因心中烦闷,决定微服出行,在长安城中散心。
长孙皇后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深知丈夫正面临困境,虽心有忧虑却无能为力,毕竟她无法凭空变出开采墨石所需的资源。
“二郎,我们还是去寻歌儿商量一下吧。”
长孙皇后提议道,“歌儿机智过人,颇有鬼谷、诸葛之风范,若他知道此事,我相信他必能想出解决之道。”
李二微微一愣,欲言又止,最终只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自昨夜至今,他在朝堂之上也是心神不宁。尽管他知道歌儿足智多谋,但正如造纸工厂那样大型机构的建立,所需耗费的巨大财力让他颇为头疼。即便是他和长孙皇后的娘家家底丰厚,面对如此国家大事,单靠家族之力依然捉襟见肘。
李二无奈摇头:“就算歌儿有办法,这次恐怕也难办。要知道,这墨矿几乎全被范阳卢氏掌控,即使能找到新的矿源,开采所需的资金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长孙皇后听闻此言,眉头紧锁,显然意识到问题的棘手程度。
李二早已预见这种情况,并没有沉溺于消极情绪中,反而拍拍她的肩膀,轻松笑道:“即便歌儿帮不上忙,他终究还是我们的孩子。眼下我们暂时无法前往幽州找他,不如先去他的店铺看看。前些日子听说歌儿的诗作名震天下,小店还推出了许多新品,何不趁此机会去探访一番?”
长孙皇后明白这是李二在安慰自己,便微笑回应,点头同意。
两人换上普通百姓的装束,悄悄出了皇宫,很快来到了位于城西繁华地段的云裳幽。
此时天色将晚,长安作为不夜之城,在李二颁行改革风气诏书之后,夜晚更加热闹非凡。
而云裳幽更是因不久前斗琴盛会的一场风波,崔品玉原本打算打压李长歌的举动反而成就了李长歌,使得云裳幽名声大噪,引来人流如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