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英雄烈酒

换源:

  在面对李二和杜如晦的震惊表情时,李长歌显得有些不解其意。

他疑惑地反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杜如晦按捺不住内心的疑虑,直言不讳道:“这灵丹能对抗诸多疫病,想必炼制所需材料必是价值连城的名贵药材,寻常农夫哪里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开销呢?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李二也对这个说法感到匪夷所思,但李长歌却微微一笑,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这神奇之物并非依赖昂贵药材,恰恰相反,它的原料来源极为普通。”他话音未落,众人皆是一愣,只见他一字一顿地道出答案:“霉!”

“霉?你是指食物腐败后的霉菌?”李二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东西吃了岂不是会中毒?怎么可能入药?

李长歌接着详细解说:“确实需要一系列独特的提炼秘法,但发霉的食物本身,并非什么珍贵资源。”他所说的乃是土法制备青霉素的方法,尽管流程繁琐,但原材料的确低廉易得。杜如晦听罢,哑口无言,原来这看似离奇的药物竟是源自如此廉价的原料。

这一席谈话让李二心潮澎湃,眼前这桌铁板烧美食口感绝佳,远胜宫中御膳百倍。肉质鲜嫩,香气四溢,甚至比平日里吃的羊肉还要美味几分,堪称人间至味。在畅享美餐之余,李二已开始盘算下次再来品尝的时间。

最令李二惊喜的是,李长歌不仅掌握着关乎民生的制药术和养猪术,还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与才能。这些技艺对于其他皇帝而言或许并不看重,但李世民胸怀壮志,欲做千古一帝,看到儿子有此等才华,作为父亲的他怎能不喜出望外?

长孙皇后同样满心欢喜,心中默默感慨,歌儿的大才若能运用到国计民生上,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就在这时,李长歌突然拿出几个酒杯,为在座的每个人斟满一杯清澈透明的酒酿。这酒水的清澈度瞬间引起了杜如晦的注意,一向沉稳低调的他竟发出一声惊讶的“咦”。

李二见状询问杜如晦何故,杜如晦答道:“老爷,这酒水的清澈程度实属罕见,即便是长安顶尖的酒家也无法比拟。”他拿起酒杯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引得李二、李君羡以及长孙皇后都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待他们各自细看之下,皆惊叹不已:“这酒香气浓郁,酒体清冽如纯净之水,果然是难得一见的极品佳酿!”长孙皇后更是惊艳万分,毕竟身为皇后,她在宫中见过无数珍稀好酒,但这清澈透亮的酒水,她确是首次遇见。

李二忍不住向李长歌询问,这酒是否也是他自己酿造的。

李长歌谦逊地回应,称这酒是在庄子里自行酿制的,由于缺少一些材料和器械,品质只能算是普通。听到此处,在座的四人不禁面面相觑,大唐的酒以清澈为贵,而眼前的酒水已然清澈至此,李长歌却说这还是欠缺条件下的产物,那么若是齐全的话,他会酿出什么样的酒来呢?

众人心怀期待又略带惊异,举杯共饮。然而当酒液入口的一刹那,一股难以抵挡的辛辣瞬间席卷口腔。李二险些将酒喷出来,其他人也都眉头紧皱,难以掩饰脸上的痛苦表情。

虽然酒体清澈、香气扑鼻,但其辣度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让他们始料未及。

长孙皇后不解,这酒在口中初尝时,尚显柔和温润,然而到了她的喉间,却如烈焰焚烧一般。她疑惑地询问李长歌:“小公子,你这酒怎会如此辣口?”作为母亲的本能反应,她首先担心的是这酒是否会伤害孩子的身体。

李长歌面露歉意地笑了笑,心中暗自思量:眼前的几位,平日里习惯了饮用米酒,那是一种类似于后世煮鸡蛋所用醪糟的饮品,虽然米酒与醪糟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较为温和清淡。而他此刻呈上的,则是蒸馏酒,一种对于古人来说相对陌生且烈度较高的酒品。

原本李长歌认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军旅气息能够承受这份烈性,所以并未提前告知。未曾想,即便是38度的蒸馏酒,对这些尚未适应之人来说,仍是过于猛烈了。

“诸位请不必焦急,此乃蒸馏酒,需徐徐品尝。”李长歌见状解释道,“莺儿,取些柠檬气泡水来!”

丫鬟莺儿闻声即动,片刻之后便端来了几杯清甜的柠檬水。

众人接连喝下几口,方才被烈酒烧灼的口腔才逐渐恢复平静,纷纷感叹其烈度之高、味道之猛。

待大家稍作缓解,李二深深吸了几口气,脸颊微红,满眼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等佳酿,竟能如此雄劲热烈?”

李长歌见时机成熟,遂娓娓道来:“这便是蒸馏酒。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一般的酒,在酿造完成后便直接饮用,其中含水量较大。然而蒸馏酒则不同,它在酿造完成后还需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炉火加热炙烤酒液。酒精和水在加热过程中虽都会变成气态,但两者达到沸腾所需的温度却不同,水需要加热至沸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火候,而酒精只需两分火候就能变为气体。”

“蒸馏技术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以恰到好处的火候,将酒精中的水分蒸发去除,从而得到纯度更高的酒液。因此,蒸馏而成的酒自然要比普通的酒更加浓烈醇厚。”

李长歌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李二听得入迷,他低头凝视手中的酒杯,仿佛透过那晶莹的液体看到了一片全新的世界。

沉吟片刻,李二喃喃自语道:“这……这酒,真可谓英雄之酒,非寻常人所能驾驭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