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高人是谁

换源:

  李靖敏锐地察觉到了杜如晦的这一微妙变化,但尚未来得及深入思考,李二便从怀中取出一柄精雕细琢、华美贵气的宝剑,剑身半出鞘。

只见他举起了李靖那把饱经风霜的佩剑,对准了自己宝剑的半截剑刃,果断挥斩下去。铮!一声金属撞击的悲鸣响起,李靖的佩剑竟被硬生生切开一道几乎占到剑身一半宽度的缺口,险些断裂;而李二手中的宝剑却依然完好无损。

“药师,真是抱歉,今日损伤了你的宝剑。”李二歉意地看向李靖,后者虽然心痛爱剑受损,但仍豁达回应:“陛下言重了,好剑自当为明主效力。不过……这宝剑的铁质如此坚硬,莫非就是用您所说的锻铁之法打造而成的?”

房玄龄同样全神贯注地看着李二,若真能以这种锻铁秘法打造出如此优质的兵器,那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就在他们揣测之时,李二突然大笑起来,将手中宝剑完全抽出——映入眼帘的并非完好的剑身,而是一柄断剑!

李靖与房玄龄愕然不已,难以置信眼前的事实:这柄之前展现强大威力的宝剑,竟然只是一把断剑!

“陛下,这是怎么回事?”两人异口同声地追问。

李二笑着解释道:“还能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这柄断剑,我差点处分了工部尚书段纶。你们知道吗?这断剑是被一把普通的猎刀所斩断的。”

房玄龄和李靖彻底傻眼,心中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明明刚才还在他们的见证下,这宝剑轻易削断了李靖的佩剑,现在却被告知它竟是被猎刀斩断的。他们忍不住再次确认:“陛下,这真的属实吗?”

李二肯定地点点头:“没错,在我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情,千真万确。而这背后的锻铁之法,也是出自一位高人之手。”

此时的长安街头虽繁华依旧,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在这一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听着这个令人震惊的故事。李靖瞪大眼睛,咽了口唾沫,沉思道:“若是真有这般神奇的锻铁之术,那么铸造新兵器的事确实值得重新考虑。”

房玄龄则陷入一片空白,内心惊骇万分:究竟是何方高人拥有如此匪夷所思的技艺?难道陛下遇见了神仙般的奇才?

这一切都在李二的预料之中,他知道两位重臣会有如此反应。他也明白,民生艰难,尽管新的锻造工艺能够提升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但其中涉及复杂的工序、大量的材料以及新建冶炼炉等花费,均需耗费巨资。于是,李二决定先小范围试水,更换五百名龙武营士兵的装备。

房玄龄、杜如晦与李靖三人面面相觑,各自心中波澜起伏。他们都清楚,更新兵器甲胄对大唐军威的影响深远……

但陛下竟然忍住了,只决定为五百名即将开赴北境抗击突厥的龙武营士兵更换新军备。这意味着,即便有了新的装备,李二也几乎无法亲眼见证其在战场上的表现。众人皆知李二皇帝向来体恤民生,对此决定都深感钦佩和感慨,同时也对打造精良军备所需的巨大花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杜如晦却有些出神,回想起当日李长歌曾提到过,那所谓的锻铁之法只是他所掌握的小技艺,真正的极品钢铁不仅材质远胜猎刀,而且成本极为低廉。然而,他知道眼下提及此事并无实据,房玄龄与李靖恐怕难以置信,何况殿下还未抵达长安,一切仍是未知。

房玄龄满眼期待地询问:“陛下,那位传授您如此高超锻铁之法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大才,陛下为何不将其招入朝廷,重加赏赐并委以重任?”

李靖亦附和道:“若是此人能效力于陛下,大唐的发展必定一日千里。反之,若落入突厥等敌手,恐将酿成大患。”房玄龄甚至表示愿拜这位高人为师,直称其堪比鬼谷子、诸葛亮一类的一代大贤。

李二听罢却是笑得前俯后仰,杜如晦也随之笑出声来。房玄龄不明所以,追问之下,杜如晦透露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其实,陛下遇到的这位高人,年仅十六岁而已。”

房玄龄瞠目结舌,难以相信如此匡世济国的奇术竟出自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之手。众人都惊叹不已,房玄龄更是自嘲,今日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这几十年的学识仿佛显得苍白无力。

早朝结束后,房玄龄仍心存疑虑,对这位神秘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他深知杜如晦知道一些内情,于是邀请杜如晦来到府中,连同同样充满好奇心的李靖以及看出端倪的魏征一同商议。房玄龄再次请求杜如晦揭开谜底,告诉大家那位高人究竟是谁。

李靖猜测可能是魏征,毕竟魏征出身道家,涉猎广泛。但魏征苦笑否认,表示自己若真知晓这般奇术,早就献给陛下了,怎会等到今天。

房玄龄又问起这位年轻人的学识文章水平如何,杜如晦沉吟片刻,给出了令三人惊愕的回答:“此人的见识深远、思虑精细、品德高尚,远超你我。”

三人听闻后更是惊讶万分,怀疑是否真是鬼谷子或诸葛亮转世。

杜如晦见状安抚他们说:“你们不必再猜了,不久之后,快则旬月,慢则一两年,你们就能见到此人。不过当前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近日有人呼吁恢复九品中正制,阻挠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此举定是世家文人所为,陛下对此极为不满。诸位可有什么对策应对?”这个问题让原本讨论神秘高人的气氛陡然转向了关乎国家制度和人才选拔的重要议题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