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知,一个如霍去病般的猛将,其价值远胜过一百甚至一千个平庸之辈。
李二和李靖同时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显然他们早已料到这样的答案。当初李长歌与他们商议此事时,他们的反应亦是如此。
李靖进一步阐述:“战场之上,数百个平庸之才抵不过一位杰出的大将。正如霍去病以数百精骑冲散单于十万大军,今日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裁军,并非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节省钱粮,打造一支更为精锐强大的部队。”
当秦琼听到“打造精锐之军”的说法,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玄甲军形象,他正要发问,却突然明白了过来。
尉迟恭也随之瞪大了眼睛,意识到陛下的意图可能是将所有军队改造成玄甲军那样装备精良、战力卓绝的部队。
然而,他们很快又产生了新的顾虑:若将五十万步军和五万马军全部改为玄甲军,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马匹数量不足,且即使成功组建数万玄甲军,战力提升是否足以抵消裁军带来的影响?
秦琼皱眉分析道:“若是把所有军队都改造成玄甲军,恐怕马军会大幅削减,即便扩充至十几万玄甲军,整体战力的提升可能仍然不足以弥补裁军的影响。”
尉迟恭也直率表达了他的担忧:“陛下,药师大哥,恕我直言,我觉得这样不行!就算有了十多万玄甲军,也不能保证能够替代原有的五十万步军和五万马军的战斗力。”
此时,李靖笑着摇了摇头,揭晓了真正的计划:“诸位有所不知,我们的目标并非打造玄甲步军,而是强化为玄甲马军!”
秦琼听闻此言,不禁一愣:“玄甲马军?那数量岂不是只能维持在七八万左右?这么点人马能做什么大事?”
尉迟恭也表示不解:“这点数量,用来对抗强敌,怕是杯水车薪吧!”
在李二和李靖的注视下……
秦琼坚决地表示:“陛下,依臣之见,七八万马军的数量实属过少,难以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局势。”
尉迟恭亦随之附和,他们基于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几乎本能般地否决了这一提案。若国家陷入危机,他们甚至愿意如白起那般以死进谏,以保大唐江山稳固。
李二与李靖并未因他们的反对而皱眉,反而爽朗大笑起来。
这笑声让秦琼与尉迟恭疑惑不解,面露困惑询问道:“陛下、药师,你们为何发笑?”
李靖适时接过话茬,笑着解释道:“秦将军、尉迟将军,你们的观点并无不妥。但如果给这七八万军队加上一件秘密武器呢?”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本精致的小册子,赫然便是神臂弓的设计图。
秦琼接过图纸,与尉迟恭共同研读。
起初,他们对于李靖所说的“神兵利器”能够改变战局的说法深感怀疑,认为精锐部队仍需遵循基本法则,不能有悖常理。但随着他们一页页翻看小册子,渐渐被其中所描绘的神奇设计吸引住,异口同声地发出惊讶之声。
待看完小册子后,二人瞠目结舌,互相对视一眼,目光最终落在李二和李靖身上。
秦琼惊呼:“陛下,这本设计图是从何而来?此物简直是战场神器!”
尉迟恭也瞪大眼睛,无法置信:“太离谱了!如果按这个造出的弓弩,我尉迟老魔岂不是能开七八石的大弓了?这样的装备谁能敌得过?!”
秦琼与尉迟恭深知,一旦有了这种能使箭矢威力增强两三倍的强弓劲弩,将会彻底颠覆战争格局。
而这本小册子上的设计不仅威力惊人,其原理更是清晰易懂,让他们惊叹不已,同时也担忧如此强大的兵器倘若落入突厥人手中,大唐恐将面临巨大威胁。
面对两位将军的震惊与疑虑,李二再次朗声大笑,显然早料到他们会是这般反应。
今日场景,与幽州城外村庄那次展示新式战术时何其相似。
李二止住笑声,向他们抛出一个结论性的问题:“假设我们用裁去几十万军队节省下来的钱粮,来打造一支十万人的无敌之师,是否足够?”
秦琼沉吟片刻,在深吸一口气后,看着李二和李靖慎重回应:“如果真能按照这设计打造出十万支玄甲军,并且配备上这种神奇的弓弩,那么这支大军别说对付一个突厥,即便是两个突厥恐怕也难以抵挡!”
听闻此言,李二更加开怀畅笑,李靖也为众人满上酒杯。
私下会议结束后,李二亲率秦琼踏入军营深处。
自从与李长歌会面并得知神臂弓的设计后,数日来他已下令工匠秘密试制了一具样品。
今日召集秦琼和尉迟恭两位猛将,一则是通报此事,二来让他们亲自体验这新式武器的威力所在。
早前,李二已经率先尝试了神臂弓,并以其精湛的骑射技艺验证了此物的优越性,心中颇为满意。
而秦琼与尉迟恭闻听此言,热血沸腾,争先恐后地欲成为首个试用神臂弓的将领,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差点比武较量起来。
周围的玄甲军士们见状,纷纷起哄打赌,建议他们以实射为赌注,谁能首射命中目标,神臂弓即归其所有,比起口头上的胜负,显然更为实在且有分量。
此时军营中并无操练任务,官兵们也乐得轻松围观这场热闹的较量。
大家对这造型奇特的神臂弓充满好奇,议论纷纷。
然而,秦琼与尉迟恭之间的对决更引人注目,他们的风采早已超越了弓弩本身的魅力。
终于,在一片喧闹之中,秦琼拉开了神臂弓的弦,箭矢离弦而出,刹那间空气仿佛被撕裂,发出诡异的尖啸声,一股凶猛至极的劲风如刀割般掠过众人脸颊。就在大家还未从惊愕中回过神之际,疑惑为何连个靶子都没有时,那支箭矢犹如一道闪电般击中了校场远处的旗杆。
只听得“啪啦”一声巨响,碗口粗的旗杆应声倒地,瞬间全场哑然无声,瞠目结舌。军汉们无不震惊失色,有人惊呼出粗鄙的惊叹,有人则猜测这支神臂弓至少有五石甚至六石之力,难以置信如此强弓竟然现世。
在这个蹶张弩尚未普及的时代,大唐乃至突厥的大多数兵卒只能拉开不足一石力的弓箭。
如今大唐若能装备十万精锐使用神臂弓的大军,其战斗力之恐怖足以改写战争格局,重现西汉雄风,横扫四海之敌不在话下。
李二目睹这一切,目光犀利无比,内心激动不已,暗赞自家儿子李长歌之才智超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