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看似平静的民间市井之中,实则正涌动着一股暗流,二皇子和四皇子暗中勾结,精心谋划了一场针对太子的舆论攻击。他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买通了京城及周边地区形形色色的市井无赖、长舌妇等。这些人本就是平日里无所事事,专爱搬弄是非之人,如今得了好处,更是不遗余力地在民间四处散播谣言,妄图以此来抹黑太子,扰乱民心。
他们散布的谣言可谓是极尽诋毁之能事,说太子此次能从大牢中脱身,全然不是因为自身清白无辜,而是靠着贿赂大理寺卿以及朝中诸多大臣,才得以逃脱罪责。甚至还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太子是如何暗中操作,用钱财买通关节,让那些本应秉持公正的官员们都颠倒黑白,为他开脱。
除此之外,他们还恶意中伤太子的品性,声称太子平日里看似和善,对百姓关怀有加,实则野心勃勃,心里只想着早日登上皇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他在处理诸多事务时,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可暗地里都是在为自己积攒势力,巩固地位,根本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起初,这些谣言只是在一些小角落里悄悄传播,那些市井无赖们聚在胡同口、小巷深处,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跟身边的人说着这些无中生有的话,而长舌妇们则是在自家门口,与邻里闲聊时,装作不经意地将这些谣言添油加醋地传出去。听的人起初也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未太过当真,毕竟太子以往在民间的名声还算不错,百姓们对他也有着一定的信任基础。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这些谣言越传越广,范围也越来越大。从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周边的城镇乡村,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此事的议论声。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太子的这些所谓“劣迹”。
“你们听说了吗?那太子啊,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次能从牢里出来,全是靠不正当的手段呢。”一个老者皱着眉头,满脸怀疑地说道。
“可不是嘛,我也听说了,以前还觉得他挺关心咱们百姓的,没想到都是装出来的呀,这要是以后真当上了皇帝,那咱们可就没好日子过咯。”一个年轻的后生附和着,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渐渐地,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太子有了看法,心中原本对太子的那份敬重与信任也出现了动摇,甚至开始质疑太子是否真的有资格继承大统。原本对太子赞誉有加的声音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质疑和不满的议论,整个民间的舆论风向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太子李承泽和林悦一开始并未太在意民间的这些声音,毕竟在这波谲云诡的夺嫡之争中,他们此前也经历过不少谣言风波,每次都能凭借着合理的应对措施,或是拿出确凿的证据,或是展现出太子的仁德之举,轻松地将谣言化解于无形之中。所以,刚开始听闻民间有一些关于太子的闲言碎语时,他们只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寻常的小风波,过不了多久便会自行消散。
然而,当他们后知后觉地发现这次的谣言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远超想象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负面舆论,已然对太子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果再不加以遏制,后果不堪设想。
林悦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派出一些精明能干、善于在民间打探消息的人手,去深入民间了解谣言的源头和传播路径。这些人乔装改扮,混入市井之中,与百姓们攀谈,从各个角落收集着有用的信息。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他们发现这些谣言大多来自京城的几个热闹集市以及一些人流量大的茶馆、酒楼等地。在集市上,那些小摊贩们一边售卖着货物,一边跟顾客们闲聊着,不经意间就把谣言传了出去;而茶馆里,说书先生在开场前,也会拿这些谣言当作噱头,引得听众们好奇心大起,进而让谣言传播得更广;酒楼中,酒客们喝着酒,借着酒劲,更是肆意地谈论着这些不实之事,让谣言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扩散开来。
而且,他们还察觉到背后似乎有一股势力在有组织地推动着这一切。每当有人听闻了这些谣言后,心中存疑,想要反驳或者辟谣时,就会有一些人跳出来强行争辩,他们巧舌如簧,胡搅蛮缠,用各种歪理邪说让那些想要辟谣的人根本无法招架,使得辟谣的声音很难传出去,反而让谣言越发肆虐起来。
太子得知这些情况后,心急如焚,他在府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焦急地说道:“林兄,这可如何是好啊?再任由这些谣言这么传下去,本宫的声誉可就全毁了,百姓们要是都对本宫失望了,那这天下还如何能安稳啊。”
说着,太子便想要立刻发布告示,澄清事实,他觉得只要把真相公之于众,让百姓们知道这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污蔑陷害,就能平息这场风波。
可林悦却拦住了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殿下,万万不可啊。如今这谣言已然闹得沸沸扬扬,百姓们大多都先入为主地相信了那些谣言,此刻咱们若是贸然行动,发布告示澄清,百姓未必会相信啊,反而可能让人觉得是欲盖弥彰,是咱们心虚了,想要强行掩盖事实呢。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平息风波,反而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啊。”
太子听了林悦的话,心中虽然焦急,但也知道她说得有理,当下便停下脚步,急切地问道:“那林兄,依你之见,咱们该如何是好呢?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谣言继续泛滥吧。”
林悦沉思片刻,而后缓缓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咱们可以先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咱们得想办法找到那些被买通的市井之人,这些人是谣言的源头,只要让他们出面承认是受人指使,揭露背后的阴谋,那百姓们自然就会明白这都是有人在故意抹黑殿下。只是,这些人都是些唯利是图之辈,想要让他们松口,恐怕得费些周折。”
“其二,咱们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有威望的老者、乡绅等,这些人在百姓心中有一定的公信力,他们说的话,百姓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让他们出面为太子说话,讲述殿下平日里为百姓做的那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证明殿下的为人和品行,或许能挽回一些百姓的心。”
太子听了林悦的建议,觉得很是可行,当下便点头说道:“林兄所言极是,那就依你之计行事吧,咱们可得尽快行动,不能再让这谣言继续肆虐下去了。”
于是,太子府的人开始暗中行动,去寻找那些散布谣言的关键人物。他们根据之前收集到的线索,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展开了搜寻。然而,那些被买通的市井之人似乎也得到了风声,知道自己若是被抓到,肯定没好果子吃,便纷纷躲藏起来。有的躲到了亲戚家,闭门不出;有的甚至逃出了京城,跑到周边的乡村去暂避风头,一时间,想要找到他们实在是难上加难。
而民间的谣言却还在持续发酵,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百姓们听闻的谣言越来越多,心中的疑虑也越来越深,对太子的不满情绪愈发浓烈,这对太子的声誉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损害,局势变得十分棘手,仿佛陷入了一个死胡同,让人找不到出路。
此刻,重重悬念如同浓重的阴霾笼罩在众人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太子府的人能顺利找到那些散布谣言的关键人物吗?这些人如今都躲藏得极为隐蔽,而且他们深知自己一旦被抓的后果,必然会想尽办法逃脱追捕,太子府的人即便再精明能干,在这偌大的京城以及周边地区去寻找他们,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啊,要想将他们一一揪出来,谈何容易呢。
邀请民间威望人士出面说话能起到作用吗?虽说这些老者、乡绅在百姓心中有一定的公信力,可如今谣言已然深入人心,百姓们的想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他们出面为太子说话,会不会反而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抹黑,说是被太子收买了呢?又或者百姓们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们的劝说,依旧固执地相信那些谣言,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二皇子和四皇子见此计生效,会不会又想出其他更狠的招数来继续抹黑太子呢?他们本就阴险狡诈,此次见谣言在民间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浪,尝到了甜头,必然会更加变本加厉。说不定会想出一些更加恶毒、更加难以防范的手段,进一步打击太子的声誉,让太子在民间彻底失去民心,他们又会想出怎样的阴谋诡计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