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祸水东引,借力打力

换源:

  青州府衙,后院,一处偏僻独立的跨院。

院子不大,一株半枯的老槐树,一口积了些许绿萍的旧井,除此之外,便是青石铺就的地面,干净得有些过分。这里本是用来安置告老还乡、暂留府城的闲官,如今却成了苏白的临时囚笼。

没有镣铐,没有刑讯,一日三餐有人按时送来,饭菜甚至还算得上精致。

但苏白知道,这比关在死牢里更可怕。

那座无形的囚笼,是府衙外三千兵士的长戈,是高悬城楼的吊桥,更是知府李慕白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成了笼中的困兽,只待猎人想好用何种方式炮制。

然而,这头“困兽”此刻却毫无自觉。他斜倚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双腿交叠,一手枕在脑后,嘴里叼着根不知从哪儿顺来的草茎,眯着眼看天,神态悠闲得像是在自家后花园里晒太阳。

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懒散,让守在院门口的两名衙役都看得直犯嘀咕。这真是那个口出狂言,把天都捅了个窟窿的反贼?怎么看着比谁都心安理得?

危机感?不存在的。

愤怒?早消了。

苏白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麻烦。

太麻烦了。

他只想写写话本,赚点小钱,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休生活。怎么就这么难?非要逼他动脑子,非要打扰他躺平。

既然你们不让我好过,那大家就都别想安生了。

他吐掉嘴里的草茎,慢悠悠地从石凳上坐直了身子,冲着门口的衙役招了招手。

“喂,哥们儿,商量个事。”

衙役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按着腰刀,警惕地走近几步:“有话就说!”

“麻烦去跟你们家大人通禀一声。”苏白伸了个懒腰,浑身骨节发出一阵噼啪轻响,“就说,苏白有‘安天下’之策,想与闻香书坊的刘掌柜,商议一二。”

那衙役愣住了。

安天下?就凭你?一个阶下囚,说这种疯话?

可看着苏白那副不容置疑、仿佛在陈述事实的笃定神情,他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

府衙书房内,李慕白正对着一幅青州舆图,久久不语。

图上,密密麻麻的街道、坊市,此刻在他眼中,都化作了一根根引线,而火药桶的中心,就是那个被他软禁在后院的年轻人。

亲兵将苏白的话原封不动地传了进来。

“安天下?”

李慕白闻言,气极反笑。他戎马半生,官至四品,也只敢说“治一州”、“安一隅”,这个黄口小儿,身陷囹圄,竟还敢口出如此狂言?

是垂死挣扎的疯话,还是……真有奇谋?

幕僚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进言:“大人,此子言语间蕴含魔性,诡异非常,不可不防。依下官之见,不如……”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李慕白摇了摇头,目光重新落回舆图上。

他比谁都清楚,事情已经闹到了无法轻易收场的地步。张承恩道心被毁,文庙数百儒生亲耳听见那大逆不道之言,城中更是人心浮动。强杀了苏白,固然简单,但那两句魔咒般的话语已经种下,后续的乱子谁来平息?万一他背后真有什么通天的人物或势力,自己这一刀下去,恐怕会引来更大的祸端。

他想看的,不是苏白的尸体,而是苏白身后那张看不见的底牌。

“去。”李慕白最终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与好奇,“把刘文成带来。本官倒要看看,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半个时辰后,闻香书坊的刘掌柜,被两个衙役半拖半架地弄进了那座偏僻小院。

一见到院中那道悠闲的身影,刘文成腿肚子一软,最后那点硬气彻底泄了,整个人像一滩烂泥般瘫了下去,抱着苏白的腿就开始嚎。

“苏先生!我的苏大爷啊!您就饶了小人吧!小人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童,全家老小都指着我一个人活啊!您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拖啊……”

他哭得鼻涕眼泪一把抓,声音凄厉,闻者伤心。

苏白被他抱着腿,嫌弃地皱了皱眉,却没推开他,只是淡淡地开口:“哭什么?还没死呢。”

刘文成哭声一滞。

苏白低下头,看着他那张被恐惧扭曲的脸,用一种极其平静的语气问道:“想活命吗?”

这三个字,像是一道惊雷,在刘文成脑中炸响。他猛地抬起头,呆呆地看着苏白。

“想活,就按我说的做。”苏白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把事情闹得更大,把这池水搅得更浑,浑到所有人都看不清,浑到所有人都被拖下水,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刘文成听得心惊肉跳,不明白苏白的意思。

苏白掰着手指,一条条地给他分析:“现在是什么局面?知府大人认定我是反贼,想杀我。那些大儒恨我入骨,巴不得我死。佛道两派觉得我亵渎神佛,要找我麻烦。咱们,就是砧板上的肉,对不对?”

刘文成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所以,咱们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来宰割我们。”苏白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们不是说我的书是‘淫书’、是‘邪说’吗?那咱们就让它变成‘圣经’、变成‘天书’!”

他凑到刘文成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第一,你立刻回去,动用闻香书坊所有的印刷师傅,所有的存纸,加印《西游记》的最新章节,就是‘大闹天宫’那一部分!”

“第二,印出来之后,不卖!一文钱都不要!全城免费派发!务必让青州城里,从八十老翁到三岁小儿,人手一本!”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苏白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股蛊惑人心的魔力,“你要立刻放出风声,就说……这本《西游记》,根本不是什么话本,而是一部天降奇书!里面,蕴含着‘成仙得道’、‘长生不老’的无上秘密!”

刘文成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你还要告诉所有人,”苏白继续说道,“之所以张大儒要打压,佛道要来闹事,知府大人要封城抓人,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这个秘密,想要独吞这份天大的机缘!”

轰!

刘文成只觉得脑子里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虽然胆小怕事,但常年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生意人的精明是刻在骨子里的。他瞬间就明白了苏白这个计划的恐怖之处。

这是祸水东引!

这是借力打力!

这哪里是在救命?这分明是把整个青州城,把儒、释、道、军方,甚至官府,所有人都绑上了一艘即将冲向惊涛骇浪的疯狂大船!

一旦“长生不老”的谣言传开,民众会是什么反应?那些本就痴迷《西游记》的人,会彻底疯狂!那些渴望力量的武人、寻求机缘的散修、甚至那些不甘平凡的底层百姓,都会成为《西游记》最坚定的拥护者!

到那时,谁还敢说这是“淫书”?谁动《西游记》,就是断了全城百姓的成仙之路!

这股由贪婪和欲望汇聚成的洪流,足以冲垮一切!

什么知府,什么大儒,在法不责众的滔天民意面前,都得投鼠忌器!

想通了这一层,刘文成身上的哆嗦竟然奇迹般地停止了。他看着眼前这个神色平静的年轻人,眼神从恐惧,慢慢变为了敬畏,最后化作了一抹赌徒般的疯狂。

横竖都是一死,不如轰轰烈烈地搏一把!

“干了!”刘文成咬碎了后槽牙,从地上一跃而起,脸上哪还有半分之前的懦弱,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苏先生,您就瞧好吧!就算拼上我刘家几代人的全部家当,我也要把这场戏给您唱得漂漂亮亮!”

……

当天深夜,沉寂的青州城暗流涌动。

闻香书坊的灯火,亮了整整一夜。印刷机“嘎吱嘎吱”的轰鸣声,像是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谱写着序曲。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青州城时,成千上万本崭新的册子,被书坊的伙计、雇来的帮闲,送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西游记》最新章节!大闹天宫!免费送!不要钱!”

“天降奇书,内藏长生之秘,先到先得!”

与此同时,城中各大茶楼酒肆,闻香书坊的说书先生们也换上了全新的说辞。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讲故事,而是将“大闹天宫”那段剧情,改编得愈发热血沸腾,扣人心弦。

“……那猴王,手持金箍棒,打上凌霄殿,指着那玉帝宝座,高声喝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是何等的豪情,何等的霸气!诸位可知,这其中便蕴含着打破桎梏,逆天改命的无上法门啊!”

消息如瘟疫般扩散开来。

本就因封城而人心惶惶的青州民众,彻底被点燃了。尤其是“成仙得道”的传言,像一剂最猛烈的????,注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无数人涌上街头,争相传阅那免费的册子,贪婪地读着那只猴子反抗天庭的每一个字,仿佛要从中抠出长生的法门。

而那些原本对《西游记》喊打喊杀的势力,态度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城南,金山寺。一名老僧拿着刚到手的册子,眉头紧锁,对身旁的小沙弥低声吩咐:“速去查探,那句‘菩提祖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我佛门典籍中,从未有过记载?”

城西,玄妙观。几名道士围在一起,对着书中“七十二变”的描述,争论不休,时而掐指推演,时而摇头叹息,生怕错过了什么道家真解。

就连城北的青州卫大营里,一群满身煞气的军官,也聚在一起,对着孙悟空那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讨论着这究竟是何等神兵利器,若能仿制,岂不是天下无敌?

风向,在悄无声息间,彻底变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惩治反贼苏白”,诡异地转移到了“探寻西游之秘”上。

府衙书房内,李慕白静静地听着手下传回的一条条消息,面沉如水。他的桌案上,也放着一本刚刚送来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他缓缓翻开书页,看着那一行行狂放不羁的文字,久久无言。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却被对手掀了棋盘,然后被告知,大家现在不玩围棋了,改玩捉迷藏了。

而他,连游戏的规则都还没搞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