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御道漫漫,初见端倪

换源:

  去往神都的官道,平整得不像话。

这条被称作“御道”的大路,用黄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实,坚硬如铁,寻常雨雪根本无法侵蚀。道旁每隔五里,便有一棵挺拔的松树,作为路标,也象征着大周王朝那绵延万里的威仪。

苏白就坐在这条御道的中心,一辆极尽奢华的马车里。

这辆车是刘掌柜一夜之间搜罗来的,车厢用的是百年金丝楠木,内里铺着厚厚的西域雪狼皮地毯,角落里的小香炉燃着价值千金的龙涎香,车壁上甚至还镶嵌着几颗东海夜明珠,在白日里也散发着温润的光晕。

拉车的,是四匹神骏的北地宝马,奔跑起来平稳至极,杯中之水都不会漾出半分。

然而,苏白却觉得,这比他那辆破旧的驴车,还要颠簸百倍。

那种颠簸,不是来自车轮,而是来自他的心。

他靠在软得能把人陷进去的锦缎靠枕上,了无生趣地掀开车帘一角。

前方,是三十名身披麒麟甲的龙骧卫,气势沉凝如山,他们胯下的战马,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一般,整齐划一,卷起的烟尘都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凛冽。

后方,是周武硬塞过来的一百名青州卫精锐,由一名唤作林虎的校尉带领,刀枪雪亮,煞气腾腾,像一群护食的恶狼,警惕地盯着四周的一切。

而他,苏白,就是被这群虎狼,牢牢拱卫在最中心的……那块最肥美的肉。

他现在深刻理解了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这哪里是去面圣,分明是古代版的武装押运,而他自己,就是那个价值连城的“国宝”。

不出三日,队伍便抵达了第一个大型驿站,云州驿。

尚未靠近,驿丞便带着一众官吏,早早地在驿站门口跪了一地,那场面,比迎接亲爹还要恭敬。

“恭迎苏先生圣驾!下官云州驿丞王安,已备好上房,扫榻以待!”

为首的驿丞,点头哈腰,脸上那谄媚的笑容,褶子多得能夹死苍蝇。

苏白被春桃夏荷一左一右地搀扶下车,看着眼前这阵仗,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他算是看明白了,那道圣旨,不仅是给他的,也是给这沿途所有地方官的。皇帝的意思很明白:这人,是我的贵客,你们都给我好生伺候着,谁要是怠慢了,自己掂量后果。

这种超规格的待遇,让随行的龙骧卫副统领和青州校尉林虎,都暗自心惊,愈发觉得苏白在圣上心中的分量,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得多。

他们却不知道,苏白心里正在疯狂吐槽。

妈的,老子只想住个大车店,吃碗油泼面,现在倒好,走到哪儿都得被人当祖宗一样供着,饭前还得听一堆废话,吃个饭都有十几双眼睛盯着,连夹块肉都要被分析出“今日先生似有火气,应是心系天下苍生,忧思过重所致”。

这日子,真他妈没法过了。

御道漫漫,枯燥乏味,但总有不甘寂寞的人,主动送上门来给他解闷。

这天,车队行至一处名为“卧龙岗”的山岭,一个身穿破旧道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竟直接在路中央盘膝打坐,拦住了去路。

林虎眉头一皱,正要命人驱赶,那老道士却朗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贫道‘云中子’,在此静候苏先生久矣!闻先生之书,有‘斩三尸成圣’之法,贫道苦修百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今日斗胆,请先生为我解惑!”

车厢内,苏白差点被一口茶水呛死。

云中子?《封神榜》里的福德真仙?这老头还真敢给自己起名字!还斩三尸?那他妈是我瞎编的好吗!

车外的气氛却瞬间凝重起来。

龙骧卫副统领面露奇色,林虎更是满眼警惕。他们这些人都知道苏白的事迹,对这种“高人”,不敢有丝毫小觑。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辆安静的马车上。

苏白知道,自己躲不过去。

他缓缓拉开车帘,面色平静,眼神古井无波,仿佛早已料到有此一遭。他看着那老道士,用一种慵懒而又带着一丝指点迷津的语气,淡淡地说道:

“三尸者,非外物,乃心魔也。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邪。斩得去身外之魔,斩不去心中之贼,又有何用?”

他顿了顿,看着那老道士若有所思的表情,又抛出了一句他从某本地摊哲学书上看来的话。

“你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搞清楚,又如何去斩那本就虚无的‘三尸’?回去吧,什么时候,你能在一滴水中看见三千世界,在一粒沙中悟出无上菩提,再来问我。”

说完,苏白便放下了车帘,仿佛只是随口指点了一个迷路的路人。

车外,那自称“云中子”的老道士,却如遭雷击,浑身剧震!

“一滴水……三千世界……一粒沙……无上菩提……”

他喃喃自语,眼神从最初的迷茫,渐渐变得狂热,最后化为一片彻悟的清明!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是我着相了!是我着相了啊!”

老道士猛地站起身,对着马车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然后状若疯癫,大笑着转身,一步一步地走入了深山之中。

“多谢先生点化之恩!百年迷障,一朝得破!哈哈哈哈!”

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林虎和龙骧卫副统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就是圣人吗?

随口几句话,就能让一个苦修百年的高人,顿悟破境?

太可怕了!

而车厢里的苏白,正默默地擦着额角的冷汗。

好险,差点就露馅了。幸亏这帮古人想象力丰富,最擅长脑补。我这东拼西凑的几句鸡汤,都能被他们解读出花来。

经此一事,林虎对苏白的态度,愈发恭敬。

这个出身军伍,性格粗豪的校尉,本就对苏白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如今更是将他视作了真正的神人。

行路途中,苏白也会有意无意地向他打听一些事情。

“林校尉,咱们大周,疆域辽阔,北拒蛮族,西镇诸国,东临大海,南抚百越,想必这天下,应该很太平吧?”苏白装作闲聊。

林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自豪,但又带着几分凝重。

“回先生,陛下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我大周国力鼎盛,四方臣服,自然是太平的。只是……”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车窗,“只是这天下太平久了,人心就容易思变。朝堂之上,几位皇子都已成年,各自结交党羽;江湖之中,各路门派,也因先生您的书,隐隐有合流之势;而地方上,土地兼并,豪族坐大,也是屡禁不止……”

苏-现代人-白,立刻就从这几句话里,提炼出了海量的信息。

皇帝老了,儿子们开始争权夺利了。

自己这两本书,成了江湖势力整合的催化剂。

地方财政和土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这大周王朝,表面上看着是个盛世,内里,却已经是暗流汹涌,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点上。

而自己,这颗从天而降的“铀-235”,恐怕就是那个即将打破所有平衡的变量。

苏白的心,又沉下去了几分。他知道,京城那潭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见底。

这天傍晚,车队路过一个小县城。

他们没有进城,只在城外的一处树林边休整。

苏白下车透气,却隐隐听见,不远处的村落里,传来一阵阵喧闹的锣鼓声和喝彩声。

他好奇地走过去,拨开树丛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村口的打谷场上,竟搭着一个简陋的草台,一群村民,正穿着五颜六色的戏服,在表演着什么。

一个脸上涂着红脸蛋,扎着两个冲天揪的小屁孩,手里挥舞着一杆红缨枪,脚下踩着两个用木头和破布扎成的轮子,正在追着一个披着蓝色床单、头戴龙王面具的男人打。

“呔!你这东海老龙王!敢淹我陈塘关!今日我哪吒,就要抽你的龙筋,扒你的龙皮,给我爹爹做一条腰带!”

台下的乡民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好!打死这老龙王!”

“哪吒三太子威武!”

苏白看着眼前这粗糙却又生机勃勃的一幕,一股极其荒谬的感觉,再次席卷全身。

他随手写下的故事,已经不只是文人士子、佛道高人的专利了。它已经渗透到了这个王朝最底层、最广阔的民间,成了一种全新的、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甚至……成了一种信仰。

他看见了那些乡民眼中,那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光芒。

那是对英雄的崇拜,对神话的向往,对“苏圣人”最质朴的敬仰。

苏白忽然明白了。

这些狂热的民意,是把他架在火上烤的柴火,但同时,也是他最坚固的铠甲。

皇帝要见他,是因为他能带来“仙缘”。

但皇帝同样也要忌惮他,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千千万万,已经将他和他的故事,刻进骨子里的黎民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道理,他懂,那位九五之尊,一定更懂。

夜深人静,驿站的上房内。

苏白摒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天边那轮残月。

他的脸上,第一次没有了那种深入骨髓的慵懒和被逼无奈的疲惫。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与专注。

逃,是逃不掉了。

躺,也躺不平了。

既然被逼着上了牌桌,那就只能想办法,成为那个制定规则的庄家。

普通的忽悠,骗得过张承恩,骗得过周武,但绝对骗不过那位手握天下、心如深渊的帝王。

想要活下去,还想活得好,就必须给那位皇帝,量身定制一套他无法拒绝,也无法证伪的“屠龙术”。

不,不是屠龙术。

是“成神术”!

苏白的脑海中,两本书的内容在飞速地运转、拆解、重组。

《西游记》里的天庭,《封神榜》里的封神台……这些,不都是现成的框架吗?

皇帝不是想长生吗?

可以。但长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天庭”秩序的事。

玉皇大帝为什么能安坐凌霄宝殿?因为他手下有十万天兵天将,有四大天师,有各路神仙,共同维持着三界的秩序。

你,大周皇帝周衍,就是人间的“玉帝”,是天命所归的统治者。

你想长生,你想巩固皇权,就不能只靠自己吃几个丹药。

你要做的,是效仿天庭,建立一套属于你的人间“神道”体系!

封赏百官,就是敕封“人间星君”;开疆拓土,就是扩张“天命疆域”;教化万民,就是传播“圣人大道”。

将皇权与神权,彻底、完美地捆绑在一起!

苏白越想,思路越清晰,那双总是睡眼惺忪的眸子里,闪烁起骇人的精光。

他要做的,不是给皇帝讲一个长生不老的故事。

他要做的,是给整个大周王朝,构建一套全新的、以皇权为核心的“神学理论”!

他要让皇帝相信,他苏白,不是一个能让他长生的方士,而是那个能帮他,把整个江山社稷,都炼成“长生不老药”的……总设计师!

苏-神棍-白,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带着一丝疯狂的笑意。

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轻得仿佛一阵风。

“这见鬼的世界……既然不让我当咸鱼,那我就只好……拉着你们所有人,一起飞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