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天子之问,圣人之答
天色破晓,一缕金光刺破晨雾,为这座雄伟的帝国都城,镀上了一层庄严而肃杀的色彩。
迎宾阁的大门缓缓开启,早已等候在外的禁军,甲胄鲜明,面无表情,如同一排排冰冷的人形雕塑。
苏白,在一众禁军的“护送”下,换上了那身刺眼的、被皇帝“御赐”的白色仙鹤云纹袍,坐上了一顶由内务府准备的、四平八稳的软轿,向着那座代表着天下权力之巅的皇城,缓缓行去。
一路无话。
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穿过一道又一道森严的宫门,走过一条又一条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宫道,苏白终于被引到了一座气势恢宏、令人望之生畏的殿宇之前。
金銮殿。
殿前广场,白玉为阶,汉白玉的栏杆上,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殿檐之下,悬挂着巨大的匾额,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侧,鸦雀无声。武将身着铠甲,手按刀柄,气势沉凝如山;文官头戴乌纱,手持玉笏,神情肃穆如林。上百道目光,或审视,或好奇,或轻蔑,或贪婪,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将踏入殿门的苏白,牢牢罩住。
苏白目不斜视,在那名引路太监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在冰冷光滑的金砖之上。
他能感觉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
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这死寂的大殿里,被放大了无数倍。
终于,他走到了御阶之下。他缓缓抬头,第一次,看清了那位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大周王朝的主宰。
大周皇帝,周衍。
他身着繁复的十二章纹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的通天冠,珠帘垂落,遮住了他大半的面容,只露出一双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没有传说中的君王威仪,没有想象中的悲悯仁慈。有的,只是一种近乎绝对的、不带任何感情的锐利与审视。仿佛一只盘踞在食物链顶端无数年的苍鹰,正在打量着一只刚刚闯入它领地的,不知死活的猎物。
那一瞬间,苏白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压力,如泰山压顶,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就是皇权。
这不是他之前忽悠的那些地方官,也不是那些脑补能力MAX的江湖人士。这是一个真正手握亿万人生杀大权,心智如深渊的帝王。
“青州布衣,苏白。”
皇帝开口了,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他没有让苏白行礼,也没有说“平身”,开场白直接得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
“你的两本书,朕都看过了。”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他微微前倾身子,珠帘晃动,那双鹰隼般的眸子,似乎穿透了时空,直刺苏白的灵魂深处,“《西游记》里的长生不老,《封神榜》里的天命归属……写得很有趣。”
“都说你是百年不遇的奇才,是天降的圣人。那么今日,朕便亲自考校考校你。”
来了!
苏白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皇帝的声音陡然一沉,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一字一顿地问道:“苏白,你书里那只猴子曾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此言何意?”
“莫非,你也有这般不臣之心?!”
轰!
这最后一个问题,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金銮殿内轰然炸响!
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瞬间降到了冰点。
所有文武百官,无不骇然变色!
狠!太狠了!
谁也没想到,陛下的第一个问题,竟然如此的诛心!这已经不是考校了,这是在定罪!只要苏白回答得有半点差池,今日,就是他的死期!
无数道目光,幸灾乐祸的、紧张的、担忧的,齐刷刷地聚焦在了苏-摇摇欲坠-白身上。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苏白没有惊慌,没有下跪求饶,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仿佛没睡醒的慵懒模样。
他只是微微躬身,对着龙椅的方向,拱了拱手,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回陛下。”
“陛下,您误会了。”
“草民书中所言,非是叙事,而是寓言。”苏白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那石猴之言,看似大逆不道,实则,是对世间所有君王的一句警示。”
他顿了顿,给了所有人一个消化的时间,才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其意为,天道循环,周而复始。人皇之位,看似至高无上,实则危如累卵。为君者,若不能心怀万民,勤政爱民,以德配天,那么,纵使手握滔天权柄,也终有天命离去,人心思变,江山易主之日。”
“那猴子,代表的不是某个觊觎皇位之人,而是天下汹涌的民意。民意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警示的是,君王若失其德,则天下共弃之。”
这番话说完,整个大殿,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番惊世骇俗的解读,给震得脑子一片空白!
这……这也行?!
竟然能把一句赤裸裸的谋逆之言,硬生生给解读成了对君王的劝谏箴言!而且,还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龙椅之上,皇帝周衍那双隐藏在珠帘后的眸子,猛地收缩了一下。
苏白没有停下,他缓缓抬起头,迎着那道几乎要将他刺穿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抛出了最后一记杀手锏。
“当然,此言……亦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
“所谓‘皇帝轮流做’,说的,其实是‘能者居之’。而‘明年到我家’,说的,是‘天命所归’。”
“连起来的意思便是,唯有像陛下您这样,雄才大略,德配天下的天命之主,方能稳坐这九龙宝座,永享这万里江山!”
“那石猴不知天数,口出狂言,最终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这恰恰印证了,天命在陛下,而不在它。它说那句话,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用自己的愚蠢,来反衬出陛下您的天命所归,无可动摇!”
一番话说完,苏白再次躬身一礼,便静立不语。
大殿内,落针可闻。
无数官员看向苏白的眼神,已经从看一个死人,变成了看一个怪物。
这……这已经不是巧言令色了,这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通天之能啊!
“呵呵……”
良久,龙椅之上,传来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好一个‘警示之言’,好一个‘天命所归’。”周衍的语气缓和了几分,但那份审视的意味,却丝毫未减,“你这张嘴,倒是比你书里的故事,还要精彩几分。”
他没有再纠结于这个问题,话锋一转,再次变得锐利起来。
“那么,朕再问你。《西游记》中,求仙问道,可得长生。这长生之法,究竟为何物?《封神榜》中,仙凡历劫,重定秩序。这杀劫背后,又隐藏着何等深意?”
这个问题,同样刁钻。
问长生,是试探你苏白,到底是真的有秘法,还是故弄玄虚的骗子。
问杀劫,是想从你口中,探寻那套“重定秩序”的规则,看看是否能为他所用。
苏白心中暗道一声“果然”,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故作高深地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回陛下,世人皆以为长生是靠吞食金丹,修炼法术。此乃小道,是旁门左道,非是大道。”
“真正的长生,是‘修心养性,顺应天道’。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个人修心,可得肉身康健,延年益寿;而帝王修‘国心’,顺应‘国运’之天道,则可令江山社稷,万寿无疆!”
“至于那仙凡杀劫……”苏白的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神秘的诱惑,“其本质,乃是‘天道轮回,人道昌盛’的必然过程。旧的神道秩序,已无法匹配新的人道天子,故而,上天降下杀劫,废旧立新,为的,就是建立一套以人道皇权为核心的、崭新的、永固的神道秩序!”
“此中,便蕴含着真正的‘帝王之道’,与‘社稷永固’的终极秘密。”
苏白的话,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文武百官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些老成持重的文官,眉头紧锁,只觉得此人满口胡言,将治国安邦的大事,说得如此神神叨叨,简直是妖言惑众。
而另一些对皇权和神道痴迷的官员,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尤其是皇帝周衍,他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那微微晃动的珠帘,和他无意识间,用手指轻轻敲击龙椅扶手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苏白的话,精准地,挠在了他心中最痒的地方。
长生!
皇权!
社稷永固!
将这三者,用一套听起来天衣无缝的“神学理论”完美地捆绑在一起!
这,比任何灵丹妙药,都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许久,周衍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深沉。
“说得不错。”
“今日,就到这里吧。”
“苏白,你且先行退下,在迎宾阁好生歇着,等候朕的下一次召见。”
“退下吧。”
皇帝挥了挥手,似乎不愿再多说。
苏白如蒙大赦,心中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终于松了下来。他再次躬身行礼,然后转身,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出了这座让他几乎窒息的金銮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