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皇子争锋,圣人垂钓

换源:

  苏白回到迎宾阁时,天色已近黄昏。

他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卸下那副“高人”的面具,换上自己最舒服的旧衣服,然后结结实实地躺在床上,昏天暗地地睡上三天三夜。

然而,当他那顶代表着皇帝恩宠的软轿,在迎宾阁门口缓缓停下时,他便知道,自己想多了。

整个迎宾阁的气氛,已经彻底变了。

之前那些对他还带着几分公事公办态度的官员和侍卫,此刻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尊活生生的、会走路的神像。那种眼神里,混杂着三分敬畏,三分狂热,还有四分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茫然。

就连给他打帘子的那个小太监,手都在微微发抖,腰弯得几乎要折成九十度,嘴里的话更是谄媚到了骨子里:“苏先生,您回来了!您可累坏了吧?小的们已经备好了热水和您最爱吃的江南小点,您快请……”

苏白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现在没心情应付这些,只想下班。

可麻烦,总是会主动找上只想下班的人。

他前脚刚踏进自己的院子,屁股还没挨着凳子,迎宾阁的管事便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一张脸上,汗水和谄媚的笑容混在一起,表情精彩至极。

“苏……苏先生!天大的……天大的喜事啊!”

苏白心里咯噔一下,暗骂一声“晦气”。他最讨厌听到的词,就是“喜事”,因为这玩意儿通常都跟“麻烦”是同义词。

“说。”他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连指头都懒得动一下。

“太子殿下的首席幕僚,长史李大人,在阁外求见!已经等候多时了!”管事的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变了调。

太子!

苏白那双总是睡眼惺忪的眸子,不易察觉地眯了眯。

动作真快啊。

皇帝前脚刚在御书房给他画了个“寻仙”的大饼,太子后脚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重臣。这已经不是试探了,这是明目张胆的拉拢,是向整个京城宣告:这个苏白,我太子看上了!

“让他进来吧。”苏白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文士,在一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入院中。此人正是东宫长史,李斯年,太子最倚重的智囊,在朝中亦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斯年一见到苏白,便立刻收起了身上所有的官威,脸上堆起温和儒雅的笑容,对着苏白长长一揖:“在下李斯年,冒昧来访,还望苏先生莫怪。”

“李大人客气了,请坐。”苏白指了指对面的石凳,依旧是一副没骨头的坐姿。

李斯年也不介意,从容落座后,轻轻拍了拍手。立刻有下人抬着一个个沉重的红木箱子走了进来,打开箱盖,霎时间,满院珠光宝气,金光灿烂。

“太子殿下听闻先生乃当世奇才,心向往之。得知先生即将为陛下分忧,远赴蛮荒之地寻访仙缘,殿下心中既是敬佩,又是担忧。”李斯年说话滴水不漏,温言软语,却字字都带着目的。

“些许薄礼,不成敬意。只盼先生此行,能一帆风顺。殿下说了,先生有任何需要,无论是人手、财物,还是朝中的方便,只要先生一句话,东宫上下,无不效劳。”

这话说得就很有水平了。

名为“担忧”,实为“投资”。名为“效劳”,实为“站队”。

苏白心中冷笑。这帮玩政治的,心都脏。你们父子俩搁这儿演双簧呢?一个唱红脸画大饼,一个唱白脸送温暖,目的还不都是想把我这头驴拴在你们家的磨上。

他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之色,轻轻叹了口气:“太子殿下厚爱,草民愧不敢当。只是……草民此行,乃是奉天命,勘察天机,为的是大周国运,为的是陛下圣体安康。修道之人,心无外物,不涉俗事,方能灵台清明,与天道相合。殿下的心意,草民心领了,但这礼物,还请李大人带回吧。”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捧了皇帝,又点了“天命”,还顺便给自己立了个“方外之人,不问世事”的清高人设。

李斯年闻言,眼中的精光一闪而逝。

他没再坚持,反而抚掌笑道:“先生果然是世外高人,心境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比。是斯年唐突了。不过,殿下还有一言,托在下转告先生。”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殿下说,《封神榜》中,西岐能代商,在于天命,亦在于阐教之助。阐教顺天而行,方能大兴。先生以为,然否?”

这是赤裸裸的暗示了。

他把太子比作顺应天命的西岐,把其他皇子比作逆天的商纣,而苏白,就是那个决定天平倒向哪一方的“阐教”。

苏白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脸上却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他没有回答,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缓缓道:“天机,不可泄露。”

四个字,直接把李斯年所有的话都堵了回去。

李斯年微微一怔,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再次行礼:“先生境界,斯年拜服。今日叨扰了,在下告退。这些礼物,便当是东宫为先生壮行的程仪,先生若是不收,便是看不起太子殿下了。”

说完,他便带着人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留下满院子的金银珠宝。

苏白看着那些几乎能闪瞎人眼的财宝,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点烦。

还没等他让人把东西抬进去,麻烦又接踵而至。

“苏先生!三皇子府上总管求见!”

“苏先生!七皇子殿下亲卫统领求见!”

“苏先生……”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迎宾阁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除了那位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大皇子,京中几位有实力争夺储位的皇子,全都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带着比东宫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重礼,前来“拜会”这位新晋的“在世圣人”。

三皇子素有军功,送来的是削铁如泥的宝剑和一副据说是上古玄铁打造的护身软甲,言辞直接,说只要苏白肯“指点迷津”,他麾下十万大军,可保先生万无一失。

七皇子以“贤”名著称,送来的是无数珍本古籍,甚至还有几卷前朝孤本,说愿与先生共探“帝王之道”。

……

苏白来者不拒,礼物照单全收。

但无论对方如何旁敲侧击,如何许诺高官厚禄,甚至暗示可以帮他弄到传说中的“仙草”,苏白的回应,永远是那副慵懒随性、仿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的模样,和一句万金油式的回答:

“天机,不可泄露。”

“修道,讲的是缘法。”

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苏白看着满院子堆积如山的礼物,只觉得头疼欲裂。

他挥了挥手,让管事把东西都登记造册,收入库房,自己则一个人回到了书房,重重地把自己摔进了那张舒服的躺椅里。

“唉,真是……麻烦死了。”他长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现在就像是掉进鲨鱼群里的一块肉,每一条鲨鱼都想上来咬一口,都想把他变成自己独享的美味。

站队?

开什么玩笑。现在站队,死得最快。皇帝那只老狐狸还盯着呢,他今天只要流露出半点偏向某个皇子的意思,明天等待他的,可能就不是“寻仙”的仪仗,而是锦衣卫的诏狱了。

必须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自己斗起来,没空来烦自己。

苏白闭着眼睛,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这些皇子,为什么这么着急拉拢自己?无非是看中了父皇对自己的“信任”,以及自己口中那套“天命神学”。

他们都想证明,自己才是那个“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一点“天机”好了。

苏白猛地睁开眼睛,那双慵懒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慢悠悠地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拿起那支皇上御赐的紫毫笔,蘸满了墨。

他要干什么?

当然是……更新了。

只不过,这次更新的,不是给全天下人看的话本,而是专门为他这几位“皇家粉丝”,量身定做的VIP付费内容。

他略一沉吟,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下了一行标题——

《封神演义·天命勘误篇·残章》。

接着,他用一种模仿上古残卷的口吻,写下了一段玄之又玄的文字,大意是说,当年姜子牙封神,其实遗漏了一道关键的程序,导致天机不全。而这道程序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观测人主身上的“龙气”。龙气分“文德”与“武功”二相,二者此消彼长,唯有德武兼备,呈“紫气东来”之相者,方为天命之主。

写完之后,苏白满意地吹了吹墨迹。

这篇狗屁不通的东西,妙就妙在,它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说你“文德”不够的,你就可以去多做仁义之举;说你“武功”不显的,你就可以去争取军方支持。怎么解读,全看你自己怎么想。

他将这份“残章”小心地折好,然后叫来一个心腹小太监,不动声色地塞给他一锭分量十足的金子。

“找个机会,让七皇子府上的人,‘不小心’看到这个。”

小太监心领神会,重重点头,揣着金子和“天机”退了出去。

紧接着,苏白又铺开一张纸,提笔写下了另一份内容截然不同的“残章”,这次的核心变成了“杀伐果断,方能凝聚人道气运”,并用同样的方式,吩咐另一个下人,想办法透露给三皇子那边的人。

做完这一切,苏白才终于感觉心里舒坦了。

他重新躺回椅子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来吧,都来卷吧。

你们斗得越厉害,我就越安全。

他闭上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一场由他亲手点燃的风暴,即将在京城上空,疯狂酝酿。

而他这个始作俑者,只想安安静静地睡个午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