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内忧外患,帝王抉择

换源:

  苏白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他看着眼前这个快要哭出来的管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世界是不是跟我有仇?

北方蛮族刚打进来,南方的农民又造反了?

你们是商量好的吗?非要搞个南北双开,显得你们业务能力很强是吧?

“老……老爷,现在外面都乱套了!都说大周要完了!”管家声音颤抖,显然是被吓得不轻。

苏白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跑路,现在跑路肯定来不及了。京城现在估计已经戒严,他这个“军机参谋”要是敢在这时候溜,第一个被抓回来祭旗。

妈的,被套牢了。

他刚在李靖面前装完逼,还没来得及喝口茶润润嗓子,就又被拖进了下一个深坑。

李靖的面色凝重到了极点,他一言不发,对着苏白拱了拱手,转身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显然是急着回军部调动兵马。

苏白连句“慢走”都懒得说,他现在只想躺平。

然而,他想躺平,有人不让他躺。

不到半个时辰,皇帝的夺命连环call又来了。圣旨的内容简单粗暴:宣军机参谋苏白,立刻,马上,滚进宫来!

苏白换上那身他已经开始讨厌的官服,感觉自己不是去上朝,而是去上坟,心情沉重得像是绑了两块铅锭。

一进御书房,气氛比上次还要压抑。

整个朝堂的核心人物,文臣武将,济济一堂,但没一个人说话,空气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龙椅上的周衍,脸色已经不是阴沉了,而是一片灰败。

他刚从苏白的兵法里找到了一点“天命在我”的自信,结果现实反手就给了他两个大耳刮子。

一个从北边扇过来,一个从南边扇过来,打得他头晕眼花,彻底找不着北了。

“诸位爱卿,”周衍的声音沙哑,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都说说吧,内忧外患,如今之势,该当如何?”

殿下的大臣们跟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一样,集体失声。

怎么办?凉拌!

国库里能有多少钱?北上抵御蛮族的大军还没开拔,粮草军械就已经让户部尚书愁白了头。现在南方又冒出十万反贼,这仗还怎么打?

终于,首辅王安石站了出来,他眉头紧锁,沉声道:“陛下,臣以为,蛮族之患,乃心腹大患,若不先御外敌,一旦蛮族深入腹地,则国将不国。当倾全国之力,先北后南!”

兵部尚书王翦立刻反驳:“首辅大人此言差矣!南方反贼,已成燎原之势,若不及时扑灭,动摇国本,则北方将士军心不稳,后路断绝,届时南北皆失,悔之晚矣!当先平内乱,再攘外夷!”

两派人马立刻吵作一团。

一个说,家里的火可以慢慢灭,外面的强盗马上要破门了,得先顶住门。

另一个说,家里都烧成灰了,你顶着门还有个屁用?

周衍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感觉自己的寿命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

就在这争吵不休,几乎要打起来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像是约好了一样,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那个站在角落里,努力降低自己存在感的苏白身上。

对啊!我们这儿吵什么?

这儿不是有个能通天彻地,看透未来的圣人吗?

问他啊!

苏白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看我干什么?我又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李靖、王翦这些武将的目光像是刀子,王安石那些文臣的目光像是锥子,而皇帝周衍的目光,则像是把他架在火上烤的探照灯。

他知道,今天这个坎,要是迈不过去,他这个“圣人”的人设当场就得崩塌,下场绝对比那些反贼还惨。

拼了!

苏白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了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富有磁性:“陛下,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仅仅一句话,就让嘈杂的御书房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尚书与王首辅之言,皆是老成谋国之言,各有其理。”他先是和稀泥,不得罪任何一方。

然后,他话锋一转。

“然,依臣之见,当先安内,后攘外。”

此话一出,王翦等主战派露出了赞同的神色,而王安石等主和派则眉头紧锁。

苏白没有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但臣所言之‘安’,非镇压之‘安’,而是安抚之‘安’。”

所有人都愣住了。

安抚?对十万反贼,你跟我说安抚?

苏白负手而立,开始了他的表演:“臣请问陛下,江南鱼米之乡,百姓为何要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揭竿而起?”

周衍一怔,下意识地问道:“为何?”

“无非是,活不下去了。”苏白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有一条活路,便绝不会铤而走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故而,臣以为,对待南方之乱,派大军前去镇压,乃是下下之策。杀一人,则多一个仇恨之家;平一县,则多一县离心之民。此举,只会让星星之火,变为燎原大火。”

“那依你之见?”周衍急切地追问。

苏白微微一笑,抛出了他的核心论点:“我们不派兵,我们派粮!我们不派将,我们派一位善于安民的好官!”

“朝廷只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同时严惩当地贪官污吏,向所有造反的百姓承诺,只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则十万反贼,不出一月,自会烟消云散。”

这番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傻了。

用粮食和仁政去“打仗”?

这……这是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

苏白没理会他们的震惊,而是转向周衍,用一种充满蛊惑力的语气说道:“陛下,平定人心,比攻城略地,更能积累无上功德。杀戮只会滋生戾气,动摇国本,有损龙体安康。而以德服人,以仁政治国,方是真正的‘太上感应’之道啊!”

“轰”的一声。

这句话,精准地命中了周衍内心最柔软,也最在意的地方。

对啊!功德!朕要的是长生,是功德!

杀人掉功德,救人涨功德!

这个苏白,他……他果然是上天派来点化朕的圣人!

周衍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看着苏白,感动得几乎要流下眼泪。

“爱卿之言,真乃金玉良言,令朕茅塞顿开!”

周衍的一句“茅塞顿开”,直接给南方的乱局定了性。

不打了,发粮食去!

王安石等一众文官,看向苏白的目光,瞬间就变了。从审视,变成了惊叹,甚至带上了一丝敬佩。

他们还在纠结于战术层面,这个苏白,却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甚至是“道”的层面。

将民生问题与皇帝的修仙功德死死绑定,这种劝谏君王的手段,简直是前无古人,高明到了极点!

而王翦、李靖等武将,虽然觉得有些憋屈,但也无法反驳。因为苏白的逻辑是自洽的,而且直击要害——国库没钱。

派兵去打,打赢了也是惨胜,国库彻底掏空。用苏白的方法,花的钱反而更少,还能收获民心,稳固国本。

怎么算,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那北方蛮族……”李靖还是有些不放心,忍不住开口问道,“我等坚壁清野,固然能耗其锐气,但终非长久之计啊。若他们在边境烧杀抢掠,我等只能坐视不管吗?”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苏白身上。

解决了内忧,这个外患,你又当如何解决?

苏白心里叹了口气。

妈的,没完了是吧?我这脑细胞今天是非要被榨干不可。

他继续维持着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缓缓道:“李将军稍安勿躁。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我等坚壁清野,已经是‘其下’之策,乃是万不得已。真正的上策,在于‘伐谋’与‘伐交’。”

“伐谋?伐交?”周衍像是好奇宝宝一样,追问道。

苏白点了点头:“陛下可知,此次南下的五十万蛮族大军,并非铁板一块。”

他开始抛出自己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储备,结合《三十六计》进行现场发挥。

“蛮族乃是部落联盟,此次领头的,是实力最强的金狼部族。但其麾下,尚有黑虎部、雪鹰部等十数个大小部落。他们之所以联合,无非是一个‘利’字。金狼部许诺他们,入关之后,可以肆意劫掠财富、奴隶和粮食。”

“利能使他们聚合,亦能使他们分裂。”苏白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

“陛下可立即派遣使者,绕过金狼部,分别接触那些二流部落。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临阵倒戈,或者作壁上观,大周愿意封他们为王,赐予他们封地,开放边境贸易,给予他们比金狼部多十倍的黄金、绸缎和美女!”

“这……”户部尚书一听要花钱,脸都绿了,“国库……国库空虚啊!”

苏白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此乃‘借刀杀人’之计。一份黄金,许给十个部落,让他们去为了这份‘虚无的许诺’而内斗,去消耗金狼部的实力。总好过我们用真金白银去填北境的窟窿,用我大周将士的性命去拼杀。”

“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吏部侍郎张维恍然大悟,激动地喊了出来。

苏白没理他,继续对着周衍说道:“此为‘伐交’。至于‘伐谋’,则更为简单。”

“蛮族不通教化,信奉鬼神。我等可编造歌谣,言‘金狼吞日,长生天怒,蛮族将有大灾’。再派人于蛮族内部散播,说金狼部的可汗之所以能统一诸部,是吸走了其他部落的气运。动其心,乱其志,则其联盟不攻自破。”

他将后世的舆论战、心理战,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清晰地讲了出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苏白最后用一句《太上感应篇》里的话做了总结,“蛮族势大,已是‘有余’,我等只需顺天而行,助其‘损’之。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亦是为陛下积累‘无为而治’之功德!”

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苏白这一套组合拳给打蒙了。

安内用仁政,攘外用诡计。

一正一奇,一阴一阳,完美地契合了道家的思想,又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

这……这他妈已经不是帝王心术了,这是神仙手段啊!

周衍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走下龙椅,一把抓住苏白的手,声音都在发颤:“爱卿……不,先生!先生真乃朕之张良,国之大贤啊!”

他当场下旨。

命户部侍郎,带十万石粮食,南下安抚流民。

命鸿胪寺卿,带百车“财宝”(大部分是口头支票),北上出使蛮族各部。

而苏白,这位“军机参谋”,则被赋予了“监国”之权,可以随时调阅南北两路的奏报,并提出指导意见。

苏白整个人都是麻的。

监国?我监你个大头鬼啊!我只想回家睡觉!

这责任也太大了!他现在感觉自己脚下踩着一根钢丝,底下是万丈深渊,稍微一步没走对,就得粉身碎骨。

就在朝堂君臣,都沉浸在问题即将解决的喜悦中时。

一名禁军侍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神色慌张,声音尖利。

“陛下!不好了!”

“宫门外,来了一个自称‘清虚子’的道长,口出狂言,正在做法!”

周衍眉头一皱:“做什么法?”

那侍卫咽了口唾沫,颤声道:“他……他说,靖安侯、军机参-苏白,乃是千年蛇妖所化,入京是为了颠覆我大周江山!他要当着满朝文武和京城百姓的面,布下‘降妖大阵’,逼苏学士……现出原形!”

话音落下,整个御书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唰”的一下,全部集中在了苏白的身上。

苏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草。

这他妈还有专业人士来打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