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粪污风暴!沼气池点火惊现奇迹

换源:

  深夜十一点,养殖场办公室的白炽灯把瓷砖地面照得发白。

农佳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目光死死钉在电脑屏幕上——粪污处理量实时监测图里,红色警报线正像条毒蛇般往上窜。

扩建后的三千头育肥牛每天产生的粪污量,是之前的三倍还多,堆肥场早被挤得冒了尖,周边村民的投诉电话这三天就接了十七个。

叮——

手腕上的系统触感突然发烫。

农佳猛地坐直,视网膜投影里浮起金色光条,检测到养殖密度提升至临界值,生态循环模式已解锁的字样在眼前跳动。

他手指快速划过虚拟界面,沼气发电、有机肥转化、微生物降解三个模块依次展开,连粪污中氮磷转化效率都标着92%的预测值。

找到了!农佳一拳砸在桌面,咖啡杯震得跳起来,褐色液体溅在数据报表上。

他抓起手机拨给林昭雪,电话刚接通就听见对方急促的脚步声:我正往镇政府赶,刘建明说临时用地审批要走三周流程——

不用等了。农佳压着声音,指节因为用力泛白,系统刚解锁生态循环模块,沼气池和堆肥车间必须在七天内建起来。

你现在去镇里,就说这是农业农村部主推的绿色养殖示范项目,让他们查文件号2023-17号,里面明确写着紧急环保工程可走快速通道。

电话那头的脚步声顿住,林昭雪轻笑一声:你早翻到这个文件了?

昨天在飞机上看的。农佳盯着窗外堆成小山的粪污,喉结动了动,昭雪,再拖两天,环保局的封场通知就要贴到门口了。

凌晨一点,镇政府二楼办公室。

林昭雪把文件拍在刘建明桌上时,对方正翘着二郎腿嗑瓜子,瓜子壳在地板上撒了一片。小同志,不是我不给面子。刘建明扫了眼文件号,指甲盖慢悠悠刮着茶杯沿,这地儿挨着张老板的苗圃,万一施工影响人家生意...

张老板?林昭雪捏着文件夹的手紧了紧,想起上周在村委会听到的风声——张老板是刘建明的远房亲戚,最近正想低价收养殖场西侧的地搞农家乐。

她压下火气,从包里抽出卫星云图:您看,这是养殖场当前粪污扩散范围,已经覆盖了下游三个村的水井。

要是真出了污染事故,谁担责?

刘建明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抓起文件翻了两页,突然把笔一摔:最快也得三天!

我得走流程——

不用了。门口传来镇长发闷的声音。

林昭雪转头,看见镇长扶着门框站在那儿,额角还挂着汗,市环保局刚来电话,说接到村民联名举报,要我们配合养殖户紧急整改。

刘副所长,你现在就把临时用地批了。

刘建明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他狠狠瞪了林昭雪一眼,抓起笔在审批表上签了字,墨迹晕开好大一片。

第二天清晨五点,养殖场西侧空地上已经响起挖掘机的轰鸣。

农佳踩着胶鞋站在土堆旁,系统界面里的施工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管道埋深一米五!他扯着嗓子喊,手指点着图纸,沼气发酵池必须做三层防渗,漏一滴算我的!

四十岁的王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泥,冲他竖大拇指:小农,你这比我们修水库还严。

今天必须完成基坑开挖。农佳掏出手机,系统刚推送饲料配方优化结果,另外,从今天起所有牛棚改喂新饲料,氮磷排放量能降两成。

老周,去把饲料房的料换了!

第四天晌午,蝉鸣声炸得人耳朵发疼。

农佳正蹲在发酵池边检查混凝土浇筑情况,突然听见围墙外传来嚷嚷声。

他直起腰,就见老李头举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冲进来,袋子里装着发黑的菜叶:农佳!

我家菜园的菜全蔫了,肯定是你们的粪水渗过来的!

十几个村民跟在后面,有举着臭袜子的,有拎着浑浊水桶的。

老李头的儿媳妇抱着哭闹的孩子,鼻尖还沾着不知哪来的泥点:我娃昨晚咳了半宿,大夫说呼吸道受刺激了!

农佳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按下手腕,系统立刻弹出实时空气质量监测图,淡蓝色的氨浓度曲线正稳定在0.3mg/m3——比三天前的1.8mg/m3低了整整六倍。大家看这个。他把手机举高,这是半小时前的监测数据,氨气浓度已经达标了。

数据?老李头把塑料袋往地上一摔,菜叶啪地溅起泥点,我闻着还是臭!

农佳往前走了两步。

老李头下意识后退,却撞进身后村民的怀里。

农佳弯腰捡起一片菜叶,凑到鼻尖:您看,这菜叶边缘发黄,是红蜘蛛虫害的典型症状。他翻开叶背,果然粘着几颗白色虫卵,我让村农技站的张姐来看看,她昨天还说今年红蜘蛛特别多。

人群里响起小声的议论。

老李头的老伴扒开人群挤进来,凑近看了看:还真有虫......前儿个我家茄子也这样。

农佳又指向堆肥车间:等沼气池明天开始试运行,所有粪污都会密封发酵,别说臭味,连苍蝇都进不去。他转向抱着孩子的妇女,声音软了些,您要是信我,今晚带娃来我家睡,我让昭雪把空气净化器搬过去。

妇女低头看了看孩子,孩子正抓着她的衣领啃,小脸上的红疹子淡了些。

她咬了咬嘴唇:那......那我等两天看看。

老李头搓了搓手,弯腰捡起地上的菜叶:那啥,我就是来讨个说法......他突然抽了抽鼻子,哎?

咋没味儿了?

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不知谁喊了句:真不臭了!几个村民凑到堆肥场边闻了闻,有人甚至蹲下来扒拉粪堆——黑褐色的粪污裹着锯末,确实没有刺鼻的腥臊味。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老李头嘟囔着,把塑料袋揣回怀里,那啥,要是需要帮忙搬砖,算我一个。

第七日清晨,晨雾还没散透。

养殖场西侧的空地上围满了人,村支书举着大喇叭喊:都往后退!

点火了啊!

农佳站在沼气池前,手按在点火开关上。

系统界面里,发酵温度、甲烷浓度、压力值全部飘绿。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开关。

轰——

蓝色火焰腾地窜起半米高,在晨雾里烧得噼啪作响。

人群爆发出欢呼声,老李头挤到最前面,把脸凑到离火焰半米的地方猛吸一口气,然后转身冲人群竖起大拇指:真没味儿!

比我家灶火还干净!

林昭雪举着手机录像,镜头扫过村民们的笑脸,最后定格在农佳被火光映亮的侧脸上。

他的睫毛上沾着晨露,嘴角翘起的弧度像老家后山的春溪。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

农佳低头,视网膜投影里水质净化 碳足迹追踪模块正泛着暖金色的光,长江、黄河的水流在地图上流动,每一段都标着实时净化效率。

农老板!镇长跑过来,额角的汗把衬衫领口都浸透了,纪委刚打电话,刘建明被带走了。

有人举报他收张老板的好处费,压着咱们的审批......

农佳转头看向镇政府方向,远处几辆闪着蓝灯的车正缓缓驶离。

他没说话,只是伸手碰了碰沼气池的金属外壳,还带着火焰的余温。

昭雪。他侧过脸,晨光里的眼睛亮得像星子,把新模块的数据同步给联合国粮农组织。

我要让他们看看,中国的养殖场,不仅能养出最好的肉,还能护好最清的水。

林昭雪笑着点头,手机屏幕亮起,刚收到的国际邮件提示跳个不停——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养殖协会,都在询问生态循环模式的合作细节。

晨雾渐渐散了。

沼气池的火焰仍在跳动,映得远处的青山都泛起金光。

农佳望着那簇蓝焰,突然想起系统第一次激活时的提示:你养的不是动物,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现在,他终于懂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