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评暗礁与玉印微芒

换源:

  寰宇集团二十七楼,总裁办公室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西海城午后的喧嚣。巨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中央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以及顾承烨手指敲击红木桌面的、带着压抑怒火的笃笃声。

陈锋垂手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大气不敢出,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桌上摊开的,正是腾龙集团赵东来“意外来访”时留下的那份“礼物”——《“星港计划”西海城滨水新区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节选)》复印件。几处用红笔圈出的关键数据,像狰狞的伤口,刺目地暴露在冰冷的灯光下。

“西海城老港区东部,第四纪海相沉积层厚度……15.3米?粉质黏土夹淤泥层?承载力不足120kPa?”顾承烨的声音低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雷,他猛地抬眼,锐利如刀的目光直刺陈锋,“赵东来手里这份东西,和我们报上去的‘优化’版本,像不像?”

陈锋喉结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开口:“顾总……数据……数据方向大致吻合,但……但具体数值和风险描述……被刻意放大了……”

“放大?!”顾承烨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钢笔都跳了起来,“他赵东来算什么东西?腾龙养的那群废物专家,什么时候能精准到小数点后一位了?!还他妈能直接引用JTS 133-2013附录C?!”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布满红血丝,“查!给我往死里查!环评公司‘蓝海环境’是吃干饭的?还是我们这边……有内鬼?!”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几个竞争对手,甚至包括集团内部几个一直对他年轻上位心怀不满的元老。但最让他心头发寒的,是今天下午在食堂,那个叫沈清璃的女学生,面对林薇薇挑衅时,脱口而出的那一串数据——**与赵东来手里这份“证据”指向的薄弱环节,惊人地一致!甚至引用的规范都一字不差!**

一个普通女学生?一个需要为生计奔波的优等生?这绝不可能!

“那个沈清璃!”顾承烨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冰冷的杀意,“给我查!挖地三尺也要查清楚!她的所有背景,接触过什么人,特别是……和腾龙,和赵东来,有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还有她今天说的那些数据,从哪里来的?!图书馆地方志里可没这些玩意儿!”

“是!顾总!”陈锋肃然应命,立刻转身出去安排。办公室沉重的门关上,将外面秘书区隐约的嘈杂彻底隔绝。

顾承烨疲惫地靠进高背椅,手指用力按压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窗外,西海城的天际线在灰蒙蒙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如同他此刻的心境。沈清璃那张看似沉静清纯的脸,那双清澈却又深不见底的眼眸,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是巧合?还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如果是后者……这个看似无害的女孩,心思之深,手段之隐秘,简直令人胆寒!

“沈清璃……”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如同咀嚼一块裹着蜜糖的砒霜。凡心微澜之下,隐藏的究竟是纯真,还是淬毒的敕令?

---

与此同时,那条通往“漱石斋”的僻静小巷深处。

推开深绿色的木门,陈旧纸张、灰尘、墨香和淡淡药水的气息如同温暖的茧,瞬间包裹了沈清璃。食堂里林薇薇的怨毒、苏晚晚的窥探、顾承烨助理那震惊探究的目光……那些喧嚣的恶意与审视,都被这静谧的空间无声地消解、沉淀。

秦老依旧坐在他那张巨大的红木工作台后,戴着老花镜和白色棉布袖套,正用一把细如发丝的骨刀,小心翼翼地剔除着一页焦脆古籍边缘的碳化部分。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剥离蝴蝶的残翼。

听到门响,秦老头也没抬,苍老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寰宇的玻璃房子,待得可还清净?”语气平淡,却仿佛洞悉一切。

沈清璃放下旧帆布包,走到工作台旁,拿起一把细软的羊毛刷,开始清理旁边一叠待修复的散页。指尖拂过粗糙泛黄的纸页,感受着岁月沉淀下的坚韧,心绪渐渐宁定。“冷气很足,视野很好。”她轻声回答,声音在书斋里显得格外清晰,“就是……听到些风声,说有人想在那片流沙上盖高楼。”

她的话很隐晦,但秦老握着骨刀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那么一瞬。浑浊的老眼从老花镜片上方抬起,锐利的目光第一次完整地落在沈清璃沉静的侧脸上。女孩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洞察,以及那平静表面下悄然涌动的一丝……冰冷的决断,让他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波澜。

“流沙地基啊……”秦老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聚焦于指尖那脆弱的焦痕,声音苍老而悠远,如同从古卷中飘出,“看着再宏伟,根基不牢,一阵风雨就能让它显出原形。不过……”他手中的骨刀极其精准地剔下一小块焦黑的碎屑,露出下面保存尚好的、清秀的蝇头小楷。“能发现流沙的人,未必是朋友。递刀子的人,更可能是想趁火打劫,或者……把发现流沙的人,也一起埋进去。”

沙沙……沙沙……

羊毛刷拂过纸页的声音规律地响着。

沈清璃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但秦老的话,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荡开更深层的涟漪。赵东来拿着那份环评“证据”,目标绝不仅仅是搞垮顾承烨的“星港计划”,更是要把所有可能威胁到腾龙利益的人——包括可能知晓内情的她——都拖下水!顾承烨的怀疑和调查,也正将她推向风暴的中心。

红尘炼心,步步惊心。

她需要证据,更需要……自保的力量。这份力量,不能仅仅依赖沈氏那遥远的、尚未启用的权柄。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自己放在工作台角落的那个旧帆布包上。包口微敞,露出里面几本旧书的边角,以及……压在书下、只露出一小截温润弧度的羊脂白玉印章。

冰层之下,暗流汹涌。敕令虽未出鞘,其芒已可自保。

秦老似乎感应到了她的目光,慢悠悠地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这修书啊,有时候就跟救人、救己一个道理。光知道哪儿烂了不行,还得有趁手的‘药’。”他用骨刀尖点了点旁边一个打开的小锦盒,里面是几种颜色质地各异的、研磨得极细的矿物颜料粉末和特制胶液。“知道用什么‘药’,还得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用早了,粘不住。用晚了,烂透了。用猛了,整张纸都毁了。”

沈清璃心头一震。秦老这是在提醒她,关于环评造假的证据(“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要等待最恰当的时机,运用最稳妥的方式。贸然行动,不仅伤不了敌人,反而会引火烧身。

“秦老说的是。”她低声应道,目光更加专注地落在手中的纸页上,仿佛那上面不是文字,而是纵横交错的棋局。心中那片埋藏着“环评暗礁”的土壤,在秦老话语的浇灌下,开始悄然孕育着反击的根系。

时间在书斋里缓慢流淌,只有毛刷的沙沙声和秦老偶尔极其轻微的呼吸声。窗外,西海城的天色渐渐暗沉,暮色四合。

就在这时,沈清璃放在帆布包里的那只国产手机,屏幕突兀地亮了起来,在昏暗的书斋角落里闪烁着刺眼的白光。震动声打破了长久的寂静,带着一种不祥的急促。

沈清璃放下毛刷,走过去拿出手机。屏幕上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她微微蹙眉,划开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

“喂,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刻意放缓、显得温和有礼的男声,却隐隐透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掌控感:

“沈清璃同学吗?你好。我是顾承烨。”

沈清璃握着手机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冰凉的塑料外壳传来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她抬眼,目光穿过书斋高窗的铁栏杆,望向远处暮色中那栋亮起璀璨灯火的摩天大楼——寰宇总部。玻璃幕墙的光芒冰冷而炫目,如同巨兽的眼睛。

该来的,总会来。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静无波,如同古井深潭:

“顾总,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