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晋王纠缠,巧设“偶遇”

换源:

  “清婉堂”的一炮而红,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京城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一夜之间,丞相府的大小姐苏清婉,便从一个籍籍无名、甚至还背负着些许不堪传言的闺阁女子,变成了京城最具话题性的人物。人们谈论的,不再是她过去的遭遇,而是她那神乎其神的医术、清婉堂新奇的经营模式,以及她那点石成金的商业头脑。

于是,各府的请柬便如雪花般飞入了丞相府。

吏部尚书府举办的赏菊宴,便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份。

苏清婉本不想参与这种虚与委蛇的场合,但她清楚,想要在京城立足,就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清婉堂需要一个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而这,离不开必要的人际交往。

她去,苏玉柔自然也要去。自从管家权被分,嫁妆产业被夺,苏玉柔对苏清婉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她正愁没有机会,想看看这位大姐姐在真正的权贵面前,是否还能如在府中一般游刃有余。

消息灵通的晋王赵钰,在得知苏清婉将要赴宴后,唇边泛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意。上一次在宫中被她折了面子,他非但没有气馁,反而被激起了更强的征服欲。在他看来,苏清婉如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抬高身价,吸引他的注意罢了。他欣然接受了尚书府的邀请,准备上演一出“才子佳人”的戏码。

尚书府的后花园,秋色正浓。

金菊、墨菊、紫龙卧雪、瑶台玉凤……各色珍品菊花争奇斗艳,花香与酒香在空气中交织。文人雅士三五成群,吟诗作对;贵妇小姐们则聚在一处,评点着花色与衣衫。

苏清婉的到来,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她一身淡紫色罗裙,既不张扬,也不过分素净,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清丽脱俗的气质。她安静地站在一丛“绿牡丹”前,仿佛人比花娇,却又比花多了一份淡然与风骨。

“清婉妹妹,别来无恙啊。”

一个略显轻佻的声音响起,晋王赵钰身着一袭华贵的云纹锦袍,手持玉扇,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径直向她走来。

他刻意将“妹妹”二字咬得很重,姿态亲昵,引得周围众人纷纷侧目,投来或暧昧、或嫉妒、或看戏的目光。

苏清婉微微蹙眉,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福身一礼:“见过晋王殿下。”

礼数周到,却也清晰地拉开了距离。

苏玉柔站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幸灾乐祸的冷笑。她挽着几位闺中密友,低声笑道:“看吧,晋王殿下对我姐姐可真是情有独钟呢。”

赵钰似乎毫不在意苏清婉的疏离,他摇着玉扇,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朗声道:“今日此等盛景,本王见之,忽有感而发。愿作诗一首,赠予清婉妹妹,以赞这人与花之绝色!”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对“主角”身上。

赵钰清了清嗓子,以一种自认为风流倜傥的姿态,高声吟诵道:

“金菊初绽倚高墙,玉质天生惹众芳。

莫学青藤随地走,攀龙附凤始留香。”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赞美菊花,赞美苏清婉,可稍有见识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深意。他将苏清婉比作菊花,却又暗示她应如藤蔓般,依附于“高墙”——也就是他这样的“龙凤”之姿,方能留住芬芳,否则便只能在地上任人践踏。

这是当众的调戏,更是以才情和身份进行的双重施压。

众人神色各异。有人附和叫好,吹捧着晋王的“文采”;有人则暗自摇头,觉得这诗太过轻佻,有失皇家风范;而更多的,则是兴致勃勃地看着苏清婉,想看她如何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直接拒绝,便是当众驳了晋王的面子,结下死仇。默许,则等同于接受了这“藤蔓”的比喻,自降身份,日后名节有损,怕是再也抬不起头来。

苏玉柔的眼中,满是恶毒的快意。她仿佛已经看到,苏清婉在众人面前窘迫难当,进退失据的模样。

然而,苏清婉的反应,却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她没有丝毫慌乱,脸上甚至还带着一抹极淡的笑意。那笑容里,没有羞涩,没有愤怒,只有平静,以及一丝若有似无的、看透一切的了然。

她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缓缓上前一步,对着晋王再次福身:“王爷好诗才,小女佩服。只是,对于这秋菊,小女亦有一番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清婉妹妹但说无妨。”赵钰饶有兴致地道,他以为她是要寻个台阶下。

苏清婉抬起眼眸,目光清澈如洗,她没有看晋王,而是望向满园风霜中傲然挺立的菊花,声音清雅,却字字清晰地传遍了整个花园:

“秋风萧瑟满庭霜,独有东篱一抹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花园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如果说,晋王的诗是流于表面的轻浮与占有,那么苏清婉这首诗,便是直入骨髓的风骨与气节!

秋风萧瑟,满地寒霜。在这万物凋零之际,唯有东篱下的菊花,绽放着它那倔强的黄色。它宁可在枝头枯萎,抱持着自己的芬芳而死,也绝不肯在代表着强权与寒冷的“北风”中,被摧折、被吹落,落入尘埃!

这哪里是在咏菊?这分明是在言志!

“藤蔓论”与“抱香死”,高下立判!

短暂的寂静之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忍不住抚掌大赞:“好!好一个‘宁可枝头抱香死’!此句风骨,堪比前朝大儒!苏大小姐真乃女中君子!”

这一声赞,仿佛点燃了引线。

“风骨凛然,意境深远,好诗,当真是好诗!”

“以菊言志,不落窠臼,苏小姐大才!”

在场的文人雅士们,此刻再看向苏清婉时,眼神中充满了真正的敬佩与欣赏。他们或许会逢迎权贵,但对于真正能触动他们内心的风骨与才情,却从不吝啬赞美。

晋王赵钰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精彩至极。他感觉自己像是用尽全力打出的一拳,却砸在了一团最柔软的云上,不仅没伤到对方分毫,反而被那云中蕴含的万钧之力,震得自己内腑翻腾。

他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女子用他最引以为傲的诗文,衬托得像一个浅薄无知的跳梁小丑。

苏玉柔脸上的笑容早已僵住,她嫉妒得指甲都深深掐进了掌心,将手中的一方丝帕几乎要撕碎。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个草包姐姐,何时有了这等才情!

在一片赞誉声中,苏清婉却只是淡然一笑,退回原位,仿佛刚才舌战群儒、光芒万丈的人不是她一般。

而在花园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几株高大的桂树之后,魏林将这一幕从头到尾,尽收眼底。

他看着那个在众人赞誉中依旧从容淡定的女子,又看了看远处脸色铁青的晋王,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这位苏小姐……还真是,什么都会啊。医术、商才,如今连这文采风骨,都足以让京中一众自诩的才子们无地自容。

他心想:王爷若是知道了今日这桩趣事,不知会作何表情?

他不再停留,悄无声息地转身,如同一道影子,融入人群,离开了尚书府。

他得赶紧回去,向自家王爷,汇报这个有趣的“八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