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巩固战果,乘胜追击,让《天天日报》的派送量持续上涨!
面对周围充满好奇的员工和期待的目光,秦仕安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这两天的成绩斐然,总计派发了三十二万五千份,其中二十四万份已被各大报摊或书店接收,这是值得庆祝的成就!”
此言一出,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哇哦……真的成功了,太棒了!”
“我就知道大概会有三十多万份!以往一个月都卖不了这么多啊!老板真威风!”
“老板太厉害了!”
从社长韦建邦到发行部的送报员张强,报社上下三十多人无一不感到欢欣鼓舞。
报纸的业绩越好,意味着未来的盈利潜力越大;报社盈利越高,员工的工作就越稳定,薪资提升的希望也就越大。
此刻,面对这惊人的数字,众人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是啊,没想到竟然有二十四万份被报摊拿走了。
两天二十四万,平均每天就是十二万份,这么说我们的日销量已经突破十二万份了?要知道,就在几天前,我们的报纸日销量才区区三千份!”
一名员工激动地大声说道。
“老板,我昨晚特意查过了!在香港,日销量排名第五的报纸也不过九万份!”
“按照这个数据,我们的《天天日报》第一天就闯入了前五名!”韦建邦恍然大悟,兴奋地补充道。
此言一出,四周先是片刻的寂静,紧接着爆发出了更加响亮的欢呼声。
香港报纸销量排名第五!
改版即登峰造极!
不,这不仅仅是改版带来的巅峰,更是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顶点!
新版的《天天日报》,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改写着香港报界的格局。
《天天日报》逆袭记:从边缘到焦点,仅需三日!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一家即将沉寂的报纸《天天日报》突然间如同凤凰涅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震惊了整个香港报界。
这一切,还得从它改版上线后的第四天说起。
秦仕安,这位《天天日报》背后的神秘推手,并未亲自前往报社,但这并未阻止他收到的捷报。
韦建邦,他的得力助手,电话中的声音难掩激动,报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第三天,18万份报纸,免费送出!
18万份,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报纸同行侧目的数字。
如果这是实销,那么《天天日报》已稳坐香港日报销量冠军宝座。
尽管这数字背后是免费赠送的策略,但即使正式销售后销量打个对折,9万的日销量依然能使其轻松挤入港岛报纸销量前五乃至前十。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18万份中有15万份精准送达各书店和报亭,确保了信息真正触达民众,浪费极少。
三天,累计免费派发的报纸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份!
四天,这成绩,即便是秦仕安本人也有些意外。
若能保持此态势,《天天日报》问鼎香港销量榜首,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秦仕安对团队表达了鼓励,承诺奖励丰厚,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而《天天日报》的这一系列壮举,很快通过员工间的口耳相传,甚至一些业界“有心人”的助力,传遍了整个行业。
从最初改版首日的被轻视,到第二天的重视,再到第三天的深入研究,直至第四天,连续三期的发行数据赫然出现在报纸上,香港报坛一片哗然。
新版《天天日报》的强势崛起,让《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信报》、《明报》等大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它们纷纷加大对《天天日报》的关注,试图揭开其逆风翻盘的秘密。
尽管这些大报消息灵通,第一天便知其威力,但在自家版面上,却不见半点关于《天天日报》的踪影,它们绝不会为竞争对手做嫁衣。
相比之下,那些规模较小的报纸反应稍显滞后,直至第三晚才获知《天天日报》的惊人数据。
为追热点,它们不惜临时调整版面,第四天的报纸上,各类评论、猜测纷至沓来,标题更是极尽吸引眼球之能事:“报神下凡?濒死日报三天内销量登顶!”、“昔日弱者今何在?《东方日报》地位岌岌可危!”、“商业巨鳄现身,《天天日报》引发报界地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