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就在昨天,香江的报业圈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天天日报》最新公布的销售数据,那可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报纸上那加粗的28万销量数字,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报业的天空。
这事儿,让香江的报业同行们集体陷入了沉默。
要知道,自从《天天日报》被收购后停刊,再到改头换面重新上市,这中间才过了几天啊。
可就是这短短十天,新版《天天日报》就像一座突然升起的巨峰,傲视群雄,压得其他报纸喘不过气来。
消息一出,据说《东方日报》的老大马城坤气得不行,竟然把他最爱的古玩茶壶给砸了。
这事儿传到秦仕安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抛之脑后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天天日报》的销量一直稳如泰山,平均每天都能卖出28万份左右。
等到连载《诛仙》到陆小凡和碧瑶跌落深渊那段情节时,那一期的销量直接飙到了32万份,简直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因为《诛仙》这部小说,它就像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各种修仙功法和法宝,与港岛武侠小说中的内功真气、降龙十八掌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眼前一亮。
尤其是主角陆小凡的逆袭之路,让不少普通港人找到了共鸣,仿佛自己也能成为那个修仙的幸运儿,遇到像陆雪琪和碧瑶这样的红颜知己。
不仅如此,《天天日报》上的精品股评,连《信报》这样的专业财经报纸都忍不住要转载,这让股民们纷纷将《天天日报》列为每日必读。
小说加股评,这样的组合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但报业大佬韦建邦,这位报业界的S级人才,更是锦上添花,在报纸上增设了《马经》栏目,也就是关于香江赛马会的专业内容。
要知道,在香江,赛马和马会的地位,那是相当高的。
传说中,香江有三位“港督”。
第一位自然是港府的那位大人物。
第二位“港督”则是无冕之王,也就是秦仕安前不久拜访过的沈粥,汇丰银行的大班。
而第三位“港督”,就是香江马会的首脑!谁掌控了香江马会,谁就能成为幕后的港督!
今年,香江的总人口大约有700万,其中马迷超过了100万。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过买马的经历,不分男女。
自1884年香江赛马会成立以来,经过百年的演变,赛马已成为香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港片、八卦、港姐选美、流行粤曲一样,深深烙印在港人心中。
但真正融入港人基因里的,唯有赛马。
“有马则生,无马则死”,这不是夸张,而是老港人的共同心声。
有了赛马,生活才有乐趣。
赛马会给了所有人一夜暴富的梦想,作为香江唯一的合法博彩场所,连续多年夺得香江纳税冠军,甚至超越了所有上市集团。
在另一个时空,港人每年在赛马上的投注总额超过了千亿港币,这相当于日本全年博彩业的总收入。
《天天日报》的这一系列动作,堪称现象级的组合拳。
仙侠小说、神级股评、港人最爱的马经,这三个元素的碰撞,让《天天日报》的销量节节攀升,让那些期待其销量下滑的同行们彻底失望。
当然,《天天日报》的成功,也给了小型报社一丝希望。
不少报社开始效仿,有的改进版式设计,有的高价征稿小说,有的聘请经济专家撰写专栏,更多的则是加入马经内容。
《天天日报》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香江报业的旧世界,迫使其他报社不得不做出改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辉煌,秦仕安决定以后不再公开销量数据。
毕竟,过于张扬容易引来嫉妒,伤及人品。
毕竟在香江办报纸的,除了金镛这样的文人,还有《东方日报》背后有着社团背景的马家。
如果他们通过员工之口得知消息,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毕竟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性质不同。
在《天天日报》销量稳定后,秦仕安认为可以开始刊登广告了。
毕竟,光靠卖报纸赚的钱,也就勉强维持公司运营,要想赚大钱还得靠广告。
广告位的价格,更是报纸地位的象征,秦仕安自然要精心布局一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