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换源:

  于是,秦仕安让韦建邦通知各大企业,开放广告位的消息一出,众多公司立刻蜂拥而至,手里的钞票都快挥舞成风了。

早在《天天日报》免费营销阶段,许多企业就已经嗅到了商机,准备搭乘《天天日报》的顺风车。

那时,秦仕安明确规定不刊登广告,韦建邦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向那些跃跃欲试的企业解释。

如今,秦仕安终于开了绿灯,韦建邦接到命令,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对一家报纸而言,广告收入才是真正的财源。

《天天日报》的广告位,无疑将成为香江报业市场的一块香饽饽,吸引更多企业的目光。

在1978年的盛夏时节,秦仕安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他的目的地实际上是纽约,那座金融巨城。

然而,由于当时香港直飞纽约的航线尚未开通,秦仕安只得选择经由旧金山中转。那个年代,跨越大洋的飞行选择有限,从香港出发,要么在伦敦转机,要么在美国的旧金山或洛杉矶停留。

秦仕安最终决定走旧金山这条路线,不仅仅是因为晨星公司在洛杉矶设有分公司,更因为这条线路能让他在旅途中稍作歇息。

从香港飞往旧金山的航班,需要中途在菲律宾和夏威夷停靠,全程耗时接近20小时,尽管漫长,但比起坐游轮横跨太平洋动辄一个月的航程,无疑是更为快捷的选择。

此行,秦仕安只带着两位随行人员,一位是贴身保镖严军,另一位则是晨星公司的副经理赵船。

抵达旧金山后,北美分公司的负责人,一位名叫王安的港岛人,亲自前来接机。王安并非土生土长的华人,而是在美留学并工作的港岛人,他在这片土地上的工作表现,从晨星北美分公司取得的成绩来看,堪称卓越。

在前往洛杉矶的车上,秦仕安首先关心的是晨星电风扇在北美市场的销售情况。

王安脸上洋溢着喜悦,向秦仕安汇报:“老板,自从分公司成立一个月以来,我们已经接到了280万台的订单,但交货速度跟不上,目前只交付了50万台,那些买家都在急切催促。”

晨星电风扇的成功,不仅在北美市场大放异彩,其在欧洲的订单也达到了250万台,总计超过500万台的订单量,让秦仕安意识到,晨星电风扇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这将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考虑到产能限制,晨星公司自身只能生产约150万台,剩余的380万台则需依赖代工生产。

即便如此,秦仕安依然能够从每台代工电风扇中获得大约40港币的利润,这意味着仅代工部分就能带来近1.5亿港币的收益。

对于自己工厂生产的150万台电风扇,每台的利润在70至75港币之间,这又是超过1亿港币的收入。

两项相加,总利润超过了2亿港币,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足以让晨星电风扇跻身于香港少数几家年利润过亿的公司之列。

为了表彰北美分公司的出色表现,秦仕安宣布:“北美分公司的每位员工,工资增加20%,提成增加10%。”

这份慷慨的奖励,让整个团队士气大振。

长途飞行之后,秦仕安一行人抵达洛杉矶时已是夜晚。

虽然秦仕安身体状态极佳,但考虑到时间已晚,他决定在洛杉矶暂住一晚,次日参观完北美分公司后再飞往纽约。

王安为秦仕安预订的酒店位于洛杉矶的唐人街,名为富豪酒店,这是港岛富豪陆氏家族旗下的一家豪华连锁酒店。

王安之所以选择这家酒店,除了它距离北美分公司近之外,还因为他妻弟张博炎担任该酒店的经理。

深夜,秦仕安站在富豪酒店六楼的套房窗前,眺望着洛杉矶唐人街的夜景。

这里的景象与繁华无缘,低矮的平房构成的建筑群,让他想起了未来世界中的大陆小镇。

霓虹灯下的招牌上,繁体字格外醒目,让他有种身处家乡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在飞机上休息得太多,秦仕安毫无睡意。

于是,他叫上保镖严军,一同下楼。

进入酒店时,秦仕安记得一楼似乎有个酒吧,主要接待入住的客人。

他和严军乘坐电梯来到大堂,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快步迎上前来:“秦总,这么晚还不休息?”

此人正是张博炎,王安的妻弟,同时也是这家富豪酒店的经理。

尽管年轻,但他对秦仕安的态度极为恭敬,毕竟秦仕安是他姐夫的老板。

秦仕安微笑着说:“睡不着,想去酒吧看看。”

张博炎立刻提议:“刚好我小姨今天在酒吧帮忙,我陪您一起去吧。”

秦仕安欣然同意。

酒吧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张博炎口中的“小姨”竟然是一位年轻的女子,而非秦仕安预想中的中年妇女,她名叫陆鸿旋,正忙碌地为顾客调制鸡尾酒。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秦仕安的洛杉矶之夜增添了几分乐趣。

在异国他乡,秦仕安不仅找到了归属感,还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随着晨星电风扇在全球市场上的持续成功,秦仕安的名字也将逐渐响彻世界,成为商业传奇的一部分。

话说,秦仕安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在港岛商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清晨的阳光洒在浅水湾的豪华别墅区,一辆米白色劳斯莱斯银影悄然驶出,引领着两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向着未知的目的地进发。

车内,秦仕安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心系于系统中的三个待办任务。

首当其冲的是涉及四家上市公司的一场金融博弈,紧随其后的晨星电风扇销售任务,以及最新解锁的传媒业挑战——《天天日报》需保持日销量十万份以上,持续十天。

前两项任务需时日积累,而第三项任务自明日起便可着手。

秦仕安胸有成竹,毕竟在免费派送期间,《天天日报》已创下单日二十万份的佳绩,其中八成由书店及报刊亭老板代售,市场反响热烈。

即便转为收费模式,销量下滑亦有限,预计仍能保持十二万至十三万份的日销量,轻松达标。

任务清单确认无误,秦仕安毫不犹豫地开启了传媒行业任务的奖励,只是一次性的抽奖机会,何不一探究竟?

奖励揭晓,竟是技能《天神下凡》,赋予使用者超越常人的能力,免疫一切人间伤害,持续十秒,每日限用一次。

秦仕安心中暗叹,此技能虽强,但在这金钱与权力交织的世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正当秦仕安思索之际,车队抵达汇丰银行。

秦仕安携保镖严军步入银行,不久,一位名为刘约翰的高管迎面而来。

此人不仅是秦仕安手下大将梁安德的前上司,更是汇丰银行投资部总监,地位显赫。面对秦仕安,刘约翰却显得格外谦和,原因无他,秦仕安在股市上的惊人表现,令汇丰银行从中获利颇丰。

秦仕安的到来,是为了寻求汇丰银行的进一步支持,目标转向纽约美股市场。

巨额融资需求引得刘约翰向上汇报,最终,汇丰银行董事长沈粥亲自邀请秦仕安会面。

秦仕安欣然应允,双方随即展开深入交流。

在汇丰银行的贵宾室,秦仕安与沈粥、刘约翰围坐一堂。

秦仕安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尊敬的沈董,刘总,我希望汇丰银行能继续支持我的投资行动,这一次,我们的舞台是纽约。”

沈粥与刘约翰面露微笑,他们对秦仕安的信任有加,自然乐见其成。

会谈中,秦仕安详细阐述了融资方案,以鳄鱼恤的部分股权作为抵押,数额巨大,但秦仕安的自信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我相信,这次投资将带来丰厚回报,不仅对我,对汇丰银行同样意义重大。”秦仕安的话语掷地有声,沈粥与刘约翰频频点头,表示全力支持。

会议结束后,秦仕安离开汇丰银行,车队再次启程。

秦仕安心中已有盘算,下一步棋如何布局,将决定他在商界的未来走向。

而对于《天神下凡》这项技能,秦仕安打算将其视为意外收获,或许在某个关键时刻,它能成为扭转乾坤的王牌。

回到家中,秦仕安再次沉浸在系统的任务之中,思考如何将每一项挑战转化为机遇。夜幕降临,港岛的灯火辉煌,映照着秦仕安不断攀升的雄心壮志。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早已准备好了迎接每一个挑战。

抵达美国的隔日夜晚,秦仕安便离开了洛杉矶,踏上了前往纽约的旅程。

在洛杉矶机场,秦仕安与陆鸿旋告别,两人在这短短的一天里,游览了洛杉矶的多个景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陆鸿旋对秦仕安的好感度达到了85,虽不及关佳慧的91,但也颇为难得。

他们约定,即使秦仕安回到香港,也要保持联系,成为彼此的笔友。

深夜时分,秦仕安抵达纽约,一番舟车劳顿后,他入住半岛酒店,好好休息了一晚。

次日清晨,曼哈顿的街道上,秦仕安透过车窗,看到了那条闻名遐迩的华尔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在华尔街西13路口d13号,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前,秦仕安找到了此行的目标人物——约翰·杰逊。

约翰·杰逊是高盛集团的一名资深经纪人,专长于为富人提供投资服务,从股票、外汇到证券、期货,无所不包,只要客户愿意。

通过汇丰银行的引荐,约翰·杰逊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东方的富豪。

“秦先生,您好!我是约翰·杰逊。”

约翰·杰逊的待客之道,便是将每位客户视为尊贵的客人,他认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在于让客户满意,就如同五星级酒店的服务员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位顾客。

他领着秦仕安一行人,包括两位汇丰的财务经理和保镖严军,细心地准备了各种茶饮,考虑到香港人的喜好,特意准备了绿茶、红茶和普洱。

“请跟我来,秦先生,我知道香港人都爱喝茶,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放心,绝对不是印度货。

这边请,第16层的电梯……慢慢来……”

秦仕安还未开口,约翰·杰逊已为他打理好一切,其周到程度堪比顶级豪华酒店的私人管家。

一行人来到高盛公司的贵宾室,约翰·杰逊早已泡好了茶,且是港人偏爱的功夫茶,而非英国式的下午茶。

轻啜一口,秦仕安发现茶的品质与冲泡技艺均属上乘,心中暗叹,专业的事确实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从贵宾室的窗户望出去,繁华的纽约尽收眼底,不远处的时代广场熠熠生辉。

这里是高盛的总部,既可俯瞰华尔街,又能鸟瞰时代广场,象征着华尔街的权力与地位。

稍作休憩,秦仕安缓缓开口:“约翰·杰逊先生,以后叫我秦就好,没问题吧?”

“当然可以,秦先生,您怎么称呼我都行!”

“这次来纽约,我只想投资,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没问题,秦先生,这正是我的职责所在,无论是股票、期货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高盛都能助您一臂之力!”

秦仕安点头,此时的香港人鲜少涉足海外股市或金融投资,大多选择房产或实体产业,即便投资海外,也多倾向英国市场。

而香港的汇丰银行尚未全面展开全球业务,在美国虽有分行,但仅限于储蓄和汇款服务。

直到80年代,因应中英协议的影响,汇丰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美国成为其重点发展区域。

因此,香港人若想在美国进行股票交易或金融投资,汇丰只能充当中介和担保角色,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秦仕安通过汇丰找到高盛,就是为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选择高盛作为合作伙伴,秦仕安有两点考虑:一是高盛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在全球私人银行及投资领域的信誉与实力均首屈一指;

二是高盛在香港也有强大的影响力,考虑到未来的商业布局,秦仕安认为高盛的背书将对他在香港的事业大有裨益。

“约翰,能否将高盛近期美国股市、期货、债券等各类投资产品的清单给我,让我评估一下,决定下一步是购买股票、炒期货还是尝试其他投资渠道。”

“当然可以,秦先生,考虑到您的需求,这些资料我早就准备好了!”

约翰·杰逊迅速从文件夹中取出厚厚一叠资料,递给了秦仕安,展现了他作为专业经纪人的敏锐洞察力和高效执行力。

在高盛的贵宾室内,秦仕安细细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窗外纽约的繁华景象与室内的沉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他深知,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关乎着财富的增减,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金融市场,约翰·杰逊的专业知识与高盛的雄厚实力将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秦仕安的目光在资料上停留许久,随后抬头望向约翰·杰逊,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光芒。

“约翰,让我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金融传奇吧。”

这句话不仅是对约翰·杰逊的信任,也是对自己投资眼光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仕安与约翰·杰逊紧密合作,深入研究市场动态,精准捕捉投资机会。

从股票市场的波澜壮阔,到期货交易的瞬息万变,再到债券投资的稳健增长,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勇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