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换源:

  对于九龙仓的股票收购计划,秦仕安强调要确保万无一失,每个账户追加100万资金,一旦发现竞争者,立即执行第二计划。

至于长实和和黄的股票,秦仕安则要求不超过总股本的5%即可。

梁安德答应得干脆利落,秦仕安满意地挂断了电话。

纽约已是深夜,而香港正值中午。秦仕安洗漱一番,安心入眠。

次日清晨,秦仕安偕同保镖严军,前往高盛纽约总部。

刚步入大堂,便见到约翰·杰逊兴奋地迎面而来,大声宣告着棉花期货的惊人涨幅。

秦仕安微笑回应,询问目前的盈利状况。

得知已获利2.1亿美元,秦仕安决定立即平仓,即便约翰·杰逊表示棉花还有上涨空间。

秦仕安坚信,当所有人都认为某种资产会上涨时,往往是最佳的离场时机。

约翰·杰逊虽有不舍,但尊重秦仕安的决定,陪同他上楼处理平仓事宜。

下午,秦仕安成功平仓最后一笔棉花仓位,看着账户上躺着的2.73亿美元,心中一阵轻松。

这笔巨款折合港币约18亿,几乎是九龙仓股票市值的两倍。

正当秦仕安沉浸在喜悦之中,身后突然响起热烈的掌声。

高盛的员工们围聚过来,对秦仕安的精准操作赞叹不已。

从6000万美元本金到一夜之间盈利2.1亿美元,这等收益令人咋舌。即便是世界顶级的金融精英,也鲜有人能达到如此惊人的回报率。

一位中年男子,自称高盛的高级合伙人怀特黑特,走上前来,热情地伸出手:“你好,秦先生,我听说了你昨天的壮举,真是令人惊叹的投资才华!”

秦仕安微笑着与之握手,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步棋局。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准备好了。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收获,更是对秦仕安投资策略的认可。

在金融界,一次成功的操作往往能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声望。

秦仕安的这一举动,无疑让他在高盛乃至整个华尔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开始谈论这位神秘的东方投资人,他的胆识与眼光,以及那不可思议的盈利能力。

然而,秦仕安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

他知道,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对下一次挑战的准备。

他保持着冷静与谨慎,继续关注着市场动态,等待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仕安的名字逐渐在金融圈内传开。

他不仅成为了高盛的贵宾客户,还吸引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关注。

各种合作邀请纷至沓来,但秦仕安始终保持清醒,选择与那些真正理解并尊重他投资理念的伙伴合作。

最终,秦仕安凭借其卓越的投资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成为了一代金融传奇。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在纽约夜晚做出的关键决策,以及随后一系列精准而大胆的操作。

在金融的世界里,秦仕安证明了智慧与勇气的力量。

他不仅赢得了财富,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尊重与认可。

对于秦仕安而言,这比任何数字都更为宝贵。

在北美的繁华中心,纽约的曼哈顿上东区,一栋高楼的顶端,隐藏着一间属于高·盛公司的顶级办公室。

这里,怀特黑特,公司的重要人物之一,正坐在他的专属位置上,面前站立着两名白人助手。

他们正在汇报关于一个名叫安·秦的人的信息,一个来自香江的青年,1958年5月1日出生,身高1米81,体重75公斤,最近一次测量是在医院。

安·秦的教育背景引人注目,他曾就读于香江拔萃男书院附属学校,后赴大阴帝国的剑桥大学攻读商业管理,但尚未完成学业。

1978年,因父亲秦阳的意外去世,他返回香江,接掌了家族企业晨星公司。

同年8月,他在香江九龙股票交易所注册,紧接着在伦敦和洛杉矶开设了晨星公司的分公司,建立了个人全资拥有的晨星投资公司。

在短短一个月内,他还发起了对鳄鱼恤公司的收购,创立了华夏星传媒,收购了《天天日本》,并成立了香江电风扇商会,亲自担任会长。

怀特黑特手中握有的这份报告,是高·盛公司花费了近十天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而成的,关于这位新贵客户安·秦的详细情报。

这是公司内部为优质客户建立档案的策略,旨在深入了解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从而增加收益。

这份档案在公司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从最优质的S级客户到ABCD级别,仅限于达到一定级别的员工查阅。

S级客户,如安·秦,将由怀特黑特和怀特·温伯格两位高层直接负责。

再次审视手中的资料,怀特黑特将其交还给助手,吩咐他们将信息归档,并确定安·秦的客户评级为S级,限制只有他和温伯格有权查看。

在高·盛,S级客户的沟通权仅限于两位高层。

怀特黑特的助手,首席信息官大卫和首席联络官安德鲁,接受了任务,准备离去。

怀特黑特微笑着送别他们,随后独自留在办公室,陷入沉思,回顾过去十天与这位新晋S级客户的交往经历。

自安·秦在高·盛开设账户并开始金融投资以来,已过去了十天。

在这段时间内,高·盛为他执行了九次金融操作,涉及棉花期货、美股的多空交易等多个领域。

这些操作的结果令人震惊,怀特黑特亲眼见证了金融投资天才的诞生。

十天内,九次操作,安·秦在高·盛和汇丰的账户余额从最初的6033万美元飙升至13.5亿美元,实现了惊人的22.5倍增长。

对于数字敏感的怀特黑特来说,这意味着安·秦仅用了十天时间,就为自己赚取了超过12.9亿美元的利润。

这个数字让怀特黑特深感震撼,因为即便高·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总利润也只有25亿美元,而安·秦的盈利相当于公司半年利润的一半以上。

除了安·秦自身的投资回报,高·盛在过去十天从他身上获得的利息和服务费用总额也达到了531万美元,平均每天贡献约53万美元的利润。

如此优秀的客户,理应被评定为S级,否则客户等级档案的存在意义将大打折扣。

怀特黑特意识到,安·秦在美股和期货市场上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他担心,如果没有高·盛的刻意遮掩,这位天才投资者的故事早已成为美国财经媒体的头条新闻。

安·秦的敛财速度和力度,确实让人难以忽视,这也让他成为了高·盛眼中无可替代的珍贵资产。

在高·盛公司内部,怀特黑特和怀特·温伯格共同制定了针对优质客户的档案管理系统,旨在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以获取更多利润。

这份系统性的客户档案,不仅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还涵盖了其财务状况、投资偏好、历史交易记录等详尽内容。

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员工才能接触这些档案,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怀特黑特深知,安·秦这样级别的客户对公司的重要性。

在金融市场波动频繁的当下,拥有一个能够持续带来高额回报的客户,无异于拥有一座永不枯竭的金矿。

因此,他决定将安·秦的档案设定为最高保密级别,只有他和温伯格可以查阅,以防止内部信息泄露,同时确保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从这位客户身上获利。

随着安·秦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怀特黑特也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巩固与这位客户的关系。

他计划邀请安·秦参加一些高端的金融论坛和社交活动,以便于双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同时,他也打算安排公司内部的专家团队,为安·秦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服务,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怀特黑特将密切关注安·秦的动态,确保高·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

他相信,只要保持与安·秦的良好合作,高·盛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而在大洋彼岸的香江,安·秦这个名字也开始悄然流传。

在大洋彼岸的纽约,秦仕安正忙于他的金融游戏,不知不觉中已在华尔街捞得盆满钵满。

然而,他知道好景不长,贪婪的华尔街巨鳄们迟早会嗅到血腥味。

于是,他决定适时抽身,以免在这片洋人的地盘上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秦仕安深知,未来的日子还长,等到下次口袋空空或是再度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华尔街的提款机随时待命。

促使秦仕安决定返港的另一个因素,则是来自梁安德的一通紧急电话。

原本悄无声息的青州英泥公司股权收购计划,意外地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就在秦仕安于纽约进行最后的金融操作之际,香江的李跑跑接到了收购基金总经理李平的紧急电话,顿时心急如焚。

李平透露,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神秘机构在暗中收购青州英泥公司的股票,且这一行动直到今日才浮出水面。

意识到事态严重,李平立即联系了李跑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李跑跑火速赶往收购基金公司,神情凝重地询问李平:“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平解释道,他早已察觉到异常,但在今日安排暗中购买股票时,发现有对手抬价抢筹,随即通知了李跑跑,并已下令暂停收购,以防股价剧烈波动,同时也避免引起斯凯恩家族的警觉。

毕竟,李跑跑曾交代过,在未达到25%股权前,要尽量保持低调,目前他们仅收购了13%的股份。

李跑跑听罢,没有过多责备,而是陷入了深思。

片刻后,他果断下达指令:“不必再隐藏了,直接抢筹。斯凯恩家族如果聪明,应该已经察觉到异样。立即向其他青州英泥公司股东以溢价20%的价格收购股份,不要耽搁!”

溢价20%看似不高,但考虑到在公开市场上的竞争,尤其是斯凯恩家族的介入,股价飙升20%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此,李跑跑认为,不如从一开始就给出20%的溢价,争取先发制人,或许最终还能节省成本。

李平闻令即行,迅速展开行动。

而李跑跑则返回家中,开始逐一联系青州英泥公司的股东:“林生,我是李跑跑,听说你持有青州英泥公司的股份……”

“许生,我是李跑跑……”

与此同时,在港岛的斯凯恩家族别墅内,气氛同样紧张。

斯凯恩家族的掌门人,年逾花甲的罗杰斯·斯凯恩,面对焦虑不安的儿子亚历克斯,神色凝重地劝慰:

“亚历克斯,坐下来,冷静一点。情绪激动会影响你的判断。”

亚历克斯深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随后,他坐在父亲对面,表情严肃地说:“父亲,我发现股价异常后,立刻派人调查了近期的股价波动,确认有人在暗中收购我们公司的股票,至少持续了半个月。这种隐蔽的收购,肯定不寻常。我担心有人企图夺取我们家族的公司。”

“多年以来,我们家族不断减持股份,现在仅持有29%的股权,距离51%的安全控股线还差21%,风险不小啊!”亚历克斯担忧地问,

“父亲,我们是否应该立即收购股票,增加持股比例?”

亚历克斯深知,作为青州英泥公司董事会的核心人物,父亲罗杰斯对他寄予厚望。

按照计划,他将在四十岁前成为公司的总经理,逐步接手父亲在董事会的领导权。

在香江的上空,一架豪华客机正缓缓飞向目的地。

与此同时,在长实集团总部,一场激烈的股权争夺战正在悄然上演。

李跑跑,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正紧盯着集团内的情报。

他向助手李平发问:“收购进展如何?”

“老板,”

李平迅速汇报,“昨日我们在市场上抢购,目前又增持了1.2%的股份,加上原有的13%,我们已持有14.2%。

昨天的竞价异常激烈,对手以高出50%的价格抢筹。

幸好我们动作快,才拿到这点份额。

斯凯恩家族不愿加价,仅获得0.2%。”

“股价因竞争已攀升至每股1.41港币。若不继续加价,恐怕今日开盘后,我们难以在市场上买到更多股票。”李平说完,静静等待下一步指示。

李跑跑听到这一系列数字,眉头紧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