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头道:“我私下收购了3.8%的股权,因此我们现在总共拥有18%。”
李平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太棒了,老板您真厉害!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么多股份!”
他不忘奉承一番。
但李跑跑并未感到喜悦。
昨天他确实以原价获得了3.8%的股权,但这背后所欠下的人情债,价值远远超过那点溢价,甚至超过了3.8%股份本身的价值。
形势迫使他不得不如此,否则青州英泥的股份将遥不可及。
他深思片刻,对李平说:“别太乐观,我能做的收购都已经尝试了。看来小股东手中的股票已被瓜分殆尽。接下来,我们必须从大股东或市场中硬抢!”
“18%……似乎还不够。”
李跑跑轻叹一声。
他早已研究过青州英泥的董事会结构,进入董事会并不难,但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渴望掌握实权,将青州英泥纳入长实麾下。
为了实现这一长远战略,他必须成为青州英泥的主宰。
他的初步计划是秘密收购25%的股权,然后突然进入董事会,给斯凯恩家族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低调行事,逐步吞噬,最终实现控股。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斯凯恩家族的警觉,以及新出现的竞争者,使收购变得艰难。
但李跑跑不会轻易放弃,无论如何,至少要拿到25%的股权,成为实权董事,后续策略则需随机应变。
面对剩余7%的缺口,他深知前路漫漫。
他坚定地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抢到7%的股票,达到25%的控股比例!”
李平立刻响应,随即投入操作。李跑跑留下观察市场动态。
不久,李平面色凝重地回来报告:“老板,坏消息。竞争对手宣布在昨日股价基础上再次加价50%……”
李跑跑心中一凛。昨日已溢价一次,今日又来?
昨日收盘价为1.41港币,再加50%,股价将飙升至2.1港币以上,远超李跑跑的心理预期。
他原本计划在1.6港币以内拿下25%的股份。
他咬牙问道:“能查出对手是谁吗?”
李平查看文件后回答:“对方叫福德证券,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证券公司,持股超过20%需公开披露。”
得知是证券公司,李跑跑稍感宽慰。
证券公司收购房地产股通常不会持久,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但持续的竞价战可能导致股价疯涨,成本激增。
虽然青州英泥对公司至关重要,但如果因此影响集团资金流,就得不偿失。
李跑跑陷入深思,权衡利弊,准备做出决策。
他知道,这场股权争夺战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跑跑和他的团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他们必须巧妙地运用策略,既要确保目标达成,又要避免过度消耗自身资源。
每一步棋都需谨慎,每一次决策都关乎成败。
李跑跑清楚,要想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话说,在香江的金融圈里,最近风起云涌,太古洋行和汇丰银行的股票突然蒸发,让罗杰斯·斯凯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这位老练的投资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动荡,心中涌现出一股深深的危机感。
为了挽回局势,罗杰斯决定采取激进策略,他不仅亲自下场在市场上疯狂扫货,还动用了自己的人脉网络,试图从中小股东手中收购更多股权。
然而,事与愿违,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部分中小股东对股权转让的对象讳莫如深,不愿透露买家身份。
正当罗杰斯焦头烂额之际,一位名叫李跑跑的不速之客突然登门拜访。
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尽管李跑跑在当时尚未成为香江华商的领军人物,但他已是华商圈内的佼佼者。
李跑跑背后的长实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港岛内外无人不知。
更有传言称,汇丰大班沈粥对李跑跑青睐有加,两人私下交往频繁,这不禁让罗杰斯暗自揣测,沈粥是否也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罗杰斯心中疑惑重重,李跑跑此次造访的目的何在?
他立刻联想到近期市场上出现的第三股势力,正悄然吸纳青州英泥公司的股份。
起初,罗杰斯猜测这或许是某家投机机构所为,但如今看来,李跑跑才是幕后推手。
“请李生进来……”
罗杰斯吩咐仆人,随后深吸几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明白,眼前的危机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能够化解。
片刻后,李跑跑步入房间,眼镜后的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斯凯恩先生,上午好。”
他微笑着问候。一番寒暄后,两人各自落座。
罗杰斯稳住心神,目光紧紧锁定李跑跑。
“斯凯恩先生,我目前持有青州英泥公司18.3%的股份,并且仍在持续增持。”李跑跑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来意。
罗杰斯面色一沉,心中的怒火几乎要爆发。
“李生,你和那位秦仕安先生有何不同?在我看来,你们都是手持资本大棒,意图掠夺他人成果的强盗。”
面对罗杰斯的质问,李跑跑依旧面带微笑,内心却暗自腹诽。
但此刻不是争执是非的时候,商场如战场,利益至上。
“斯凯恩先生,我此行的目的恰恰相反。
正如你所说,现在有一名强盗正威胁着您的企业,而我愿意伸出援手,共同抵御外敌。”
罗杰斯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秦仕安先生才是真正的强盗。”
李跑跑继续说道,
“据我了解,他正在大肆收购您的公司股份,其野心昭然若揭。”
罗杰斯闻言,眉头紧锁。
“你有何打算?”他终于开口询问。
“我提议,我们可以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秦仕安。
凭借我的资源和影响力,我们可以阻止他的进一步行动,保护您的企业免受侵害。”李跑跑言辞恳切,似乎真心希望与罗杰斯合作。
罗杰斯陷入沉思,他深知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但也明白,有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点了点头。
“好吧,我们合作。但我需要看到你的诚意和实际行动。”
李跑跑和罗杰斯的联手,是否会改变这场战役的走向,一切尚未可知。
在香江的金融市场,风云变幻,谁能笑到最后,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港岛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忙碌的街道上。
一份份《天天日报》如同热腾腾的包子,从报刊亭飞出,落入急匆匆的行人手中。
这份报纸,今日的头版头条,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整个城市的舆论。
主角不再是那些惯常的明星政客,而是三个名字:富德证券、晨星投资和秦仕安。
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役,华资企业首次向英资巨头发起了挑战,震撼了港岛的每一个角落。
各大报纸,即便是那些平时以八卦为生的小报,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桃色新闻,纷纷转载《天天日报》的报道。
他们换上了更加吸引眼球的标题,加印号外,瞬间售罄。
市民们争相传阅,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无一不在谈论这场突如其来的商战。
何翔,一位普通的白领,每天的通勤路上,总少不了一份报纸的陪伴。
他的选择,从《明报》和《信报》转到了《天天日报》,只因它兼顾了小说与商业,性价比极高。
如今,他手中的报纸,让他停下脚步,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这个年轻人,真是太厉害了!华人之光啊!”
何翔周围的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喊道,
“你们听说了吗?就是那个收购鳄鱼恤的秦仕安,他竟然收购了一家英资大公司!”
“是啊,我昨晚在TVB看到了报道,还以为是英资内部的纷争,没想到是咱们华人出手了!太棒了!”
“没错,这小子真是股神下凡!20天赚了5倍,2000万变一个亿!”
何翔听得热血沸腾,翻开报纸,目光锁定在那篇报道上,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洋人面前总是低头的他,此刻仿佛也挺直了腰杆。
而这一切的中心人物,秦仕安,此刻正接听着一个电话,声音温和而坚定。
“藿生,您好,明天有空,一定到场。”这通电话来自港岛老牌华商藿一东,邀请秦仕安共进早茶。
但秦仕安心中清楚,这绝非简单的聚餐,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棋局。
藿一东,或许是祖国在港的代理人之一,意在接触这位新崛起的华资巨头。
亦或是,李跑跑试图通过藿一东,寻求购买秦仕安手中的青州英泥股份。
但无论是哪种可能,秦仕安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因为他收到了一个特殊任务:“行业制霸”。
这个任务要求他涉足港岛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而青州英泥,正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棋子。
于是,秦仕安决定,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青州英泥。
他要在这个行业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成为真正的房地产大亨。
而对于李跑跑的请求,秦仕安只能表示遗憾,因为这场游戏,他志在必得。
港岛的风云变幻,秦仕安站在风口浪尖,他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仕安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港岛的夜空。
他不仅在房地产领域掀起了一场风暴,更在金融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次决策,都让港岛的商界为之震动;每一次出手,都让对手为之侧目。
但秦仕安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立足,必须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
于是,他开始探索新的领域,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步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岁月如梭,转瞬之间,秦仕安已经成为港岛乃至亚洲商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敢追梦,不懈奋斗。
而那些曾经的挑战与困难,都已成为他辉煌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如今,每当人们提起秦仕安,都会满怀敬意地说:“他是港岛的骄傲,华人的英雄,一个真正的商业奇才。”
而在秦仕安的心中,始终铭记着那句话:“梦想,永远在路上。”
他知道,无论取得多少成就,前方总有更高的山峰等待着他去攀登。
而他,也将继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汇丰银行的豪华办公室内,沈粥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接待着秦仕安。
这位汇丰的大班,对秦仕安的态度远超以往,甚至比两人初次相见时更为友好。
难道是因为秦仕安率先对英资企业发起挑战,而在沈粥的过往记录中,他曾被誉为“英资屠夫”?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沈粥之所以会成为“英资屠夫”,完全是因为这样做对他和汇丰都有利可图。
正如他在平行宇宙中的那句名言所揭示的:“有两艘船,一艘载着同胞,一艘载着华人,但我与汇丰,永远只会站在那艘不会沉没的船上。”
沈粥,本质上是一位典型的资本家,对他而言,唯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
今日的秦仕安,之所以能引起他的高度重视,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利益二字。
沈粥所垂涎的,并非秦仕安在港岛的几亿港币资产,毕竟,汇丰银行本身便是港币的发行者之一,港币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日常业务的一部分。
真正吸引沈粥的,是秦仕安手中那令人咋舌的13亿美元。
要知道,在1978年的当下,香港政府的外汇储备总额也仅有131.34亿美元。
秦仕安,一个商人,竟然持有相当于政府外汇储备十分之一的财富。
面对这样一位财力雄厚的商人,汇丰若不极力追捧,沈粥便愧对“汇丰大班”的称号了。
沈粥心中正盘算着如何让秦仕安将这笔巨款存入汇丰的账户,却未曾料到,秦仕安已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大班,我此行的目的有二。首先,我打算再次向汇丰申请贷款。”
秦仕安的话语让沈粥略感惊讶,毕竟,对于一位手握十几亿美元的人来说,寻求贷款似乎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哦?愿闻其详。”
沈粥保持着礼貌,心中却充满好奇,究竟秦仕安想要进行怎样的商业活动,以至于需要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
秦仕安微笑着道出了自己的计划:“我打算以我在美国的13亿美元资产作为担保,向汇丰申请50至60亿港币的抵押贷款额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