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信中鬼婢,掌纹溯源

换源:

  我攥着那封从林府带回来的信,烛火在铜灯盏里跳了三跳,灯芯烧得噼啪响。

信皮上的朱砂封条还带着潮气,凑近了闻,沉水香里果然裹着一丝焦糊的柴火味——和我柴房里堆的老松木一个味。

闻信识魂的本事是老驿丞教的,说这是阴阳驿卒的命根子。

我闭了眼,指腹顺着信笺纹路慢慢摩挲,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来。

腐叶香裹着铁锈味涌进鼻腔,我踉跄一步撞在桌角,眼前炸开一片昏黄。

是林府的地窖,霉湿的砖缝里渗着水,小翠儿缩在墙角,青布裙角沾着泥,她颤抖着把信往墙缝里塞,指甲缝里全是血:不能让信落他们手里......阴门的人要毁九门秘...

啪!

烛台被我碰倒,火星子溅在信纸上。

我猛睁眼,信纸正腾起一缕青烟,可那团焦黑的位置竟浮出张人脸——是小翠儿,眉眼模糊得像浸了水的墨,嘴一张一合:周...承...救我......

窗棂突然被风拍得哐当响。

我手忙脚乱去捂信,指尖刚碰到纸,小翠儿的脸滋啦一声碎成血点,信皮上的朱砂封条嗤地烧了个洞。

承哥儿睡了?

外头传来梆子响,是赵三爷的公鸭嗓。

我赶紧把信塞进枕头底下,去开门时瞥见案头的九门令,正泛着暗金色的光。

赵三爷裹着件油乎乎的皂隶服,腰间的铁尺撞得门框叮当响。

他往屋里探了探,压低声音:你养爷临死前托我捎的东西,我压箱底十二年了。

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火漆印子都褪成了暗褐色。

我拆的时候手直抖,油布里是张泛黄的地图,青阳城的轮廓被朱砂标得歪歪扭扭,九处红点密密麻麻,最显眼的那个正戳在林府的位置。

阴阳交汇点。赵三爷用铁尺敲了敲红点,你养爷说这是九门的根。

地图背面有行小字,墨迹已经发灰:司驿使印,不可轻动。我喉结动了动,想起苏挽霜说的司驿使周正鸿,后槽牙都酸了:我爹......

你爹?赵三爷突然抓住我手腕,他掌心的老茧硌得我生疼,你养爷咽气前抓着我喊司驿使,说什么虎符现世,代偿当醒。

承哥儿,你当更夫敲梆子敲迷糊了?

你爹要是更夫,十二年前城门挂的那两具尸首,怎么会穿着阴阳驿的玄色官服?

他的话像根针,噗地扎破我十二年来的安稳。

我猛地抽回手,袖管扫翻了茶盏,水泼在地图上,司驿使三个字晕开一片,竟露出底下更小的字:林府地窖,信藏生门。

雨不知什么时候又下起来了。

我攥着九门令站在林府旧址前,断墙根的青苔滑得脚底板发虚。

门环还是老样子,铜锈里嵌着道淡白的印子——我摸过三次了,每次都能摸到自己的掌纹。

这次该见真章了。我把半块虎符贴在门环上,青铜烫得手背发红。

掌纹突然亮起幽蓝的光,像活了似的顺着门环爬,咔嗒一声,锈死的门轴转了。

屋里积着半尺厚的灰,书案上却干干净净。

一封没贴朱砂封条的信静静躺着,信口没写名字,只拿血写了句:来者若为代偿之身,速启。

我盯着那行字,额间的黑纹突然发烫。

这是第七道黑纹,老驿丞说过,七封逆信送完,替死劫就该来了。

手刚碰到信,一阵阴风吹得烛火倒向我面门。

我咬咬牙撕开信笺,寒意顺着指尖往骨头里钻——信纸上浮起血字,一笔一画都是我的笔迹:你本不该活着。

当——

更楼的梆子声撞进耳朵。

我猛地抬头,窗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封朱砂信,封条上的腐叶香裹着浓重的死气。

信皮右下角,用金漆画了朵九瓣花——是阴阳驿的标记。

黑纹在额间跳得厉害,我伸手去摸那封信,指尖刚碰到封条,门外来了道阴恻恻的笑:周承,该送第八封逆信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