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科举惊雷

换源:

  并州贡院的桐油灯晃得人眼晕,刘贤指尖划过竹简考卷,墨香里混着新刷漆墙的刺鼻味。巡考官荀彧突然按住他手腕:使君请看这处漆色。青石地砖的缝隙里,暗红的朱砂正从漆面渗出,在论代田法四字下晕染成蛇形。

是硫磺粉。张燕的陌刀挑起地砖,露出底部焦黑的引火绒,士族要在寅时三刻烧考场。

刘贤抓起考篮里的黍米饼掷向梁柱,饼屑落地时惊起数十只老鼠。鼠群窜过的轨迹显露出火油浇淋的路径,最终汇聚在寒门考生聚集的丙字棚。把丙棚与甲棚的号牌对调。他突然撕开考卷,露出夹层的《齐民要术》残页,再给甲棚考生发双份蜡烛。

五更梆响,三千考生鱼贯入场。寒门学子摸着丙字棚崭新的竹席发愣——这是用墨宫边角料特制的防火席。王昶的嫡子王凌刚踏入甲棚,腰间玉佩突然被磁石柱吸住,佩上螭纹竟与磁石暗刻的贪字重合。

考题竟是农事?王凌的狼毫笔顿在代田法利弊处,墨汁在竹简上晕出太原王氏的私田界碑图。隔壁丙棚传来沙沙书写声,老农之子正用炭笔在桦树皮上画着阡陌沟渠。

寅时的梆子刚敲半声,甲棚梁柱突然爆燃。王凌的锦袍瞬间蹿起火苗,他尖叫着扑向门口,却被磁石门闩吸住金丝腰带。浓烟中传来刘贤的吼声:甲棚考生速撤!丙棚继续答卷!

荀彧的白袍掠过火场,袖中暗藏的陶罐砸向火源。混着硝石的沙土盖灭火焰,却露出地板下纵横的青铜管道——这是墨宫改造的暖道系统,此刻正将浓烟导向士族安插的枪手席位。

使君早知有诈?王昶的獬豸冠在混乱中歪斜,他盯着从王凌考篮搜出的替考帛书,这...这字迹怎会变成讨贼檄文?

令郎用的松烟墨掺了矾水。刘贤将考卷浸入水缸,显露出王氏霸占河套良田的朱批,真正的考题,是看谁能从火场救出最多农书。

突然爆响震碎西窗,二十个黑衣人持火把闯入。为首者挥刀砍向考卷存放处,刀刃却被竹简弹开——这些竹简用桐油混陶粉浸泡,遇火反结硬壳。张燕的陌刀在此刻劈断横梁,藏在梁中的沙瀑倾泻而下,将黑衣人埋进墨宫特制的防火泥浆。

晨光刺破浓烟时,寒门考生仍蹲在地上验算。有个少年用炭笔在石板推演:代田法省水三成,但需铁犁深耕...他忽然抬头,若能以战俘垦荒,可补人力不足!

此子录为甲等。刘贤撕下他的袖标,编号丙戌廿三竟是用墨宫特制药水书写,遇热显现并州屯田司荐印。王昶盯着编号突然惨叫——这数字对应着王氏被没收的田契编号。

贡院外的士族马车突然惊马,车中藏着的火油罐翻滚而出。徐庶的羽扇轻挥,墨宫匠人立即用磁石网兜住马车,卸下的火油被倒入新制的消防水车。这些水车要派往各郡。刘贤踩动踏板,混着皂角的水柱喷向匾额,尤其是士族聚居的邺城、许昌。

放榜那日,贡院外墙贴满桦树皮考卷。有眼尖者发现,头名文章的笔迹在雨中显蓝——这是用青金石粉特制的防伪墨。更让士族崩溃的是,落榜考生的复审卷藏在《农政辑要》夹页,批注者竟是并州牧府的厨娘。

女子岂能阅卷!王昶的玉笏砸向告示墙。

她提出的堆肥法,让北地粟产增了两成。刘贤扯开墙根蒿草,露出墨宫暗刻的《女诫新编》,明日此时,并州女子皆可考织造科。

士族最后的疯狂在子夜降临。三百死士冲入墨宫藏书楼,火把刚触及窗棂,琉璃瓦突然折射月光成束,将整座书楼照得雪亮。张燕的陌刀映出屋脊暗藏的铜镜阵列,这些打磨光滑的辟火镜将火光聚焦,反把纵火者烧成焦炭。

五更时分,刘贤站在藏书楼顶。他望着士族马车狼狈逃出并州,手中把玩的琉璃瓦残片映出第一缕朝霞:该在洛阳城头也装几面这样的镜子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