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吕布扬威

换源:

  阴山北麓的朔风卷着雪粒,刮得人脸生疼。吕布单骑立于山巅,赤兔马不安地刨着前蹄,喷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霜花。他眯眼望着远处匈奴大营的篝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右贤王去卑的五千骑兵正在谷底扎营,战马嘶鸣声混着胡人的吆喝,在峡谷中回荡。

“将军,探马回报,去卑将主力布在谷口,后营只有千余老弱。”魏续的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动山下的匈奴哨兵。

吕布没有答话,指尖摩挲着方天画戟的刃口——这是三日前刘贤派人送来的新兵器,通体由阴山钢打造,刃上暗纹如水波流转。他忽然将画戟往雪地一插,戟尖入土三尺:“传令,全军卸甲。”

魏续一愣:“将军?”

“丁原老贼不是要某家‘借匈奴人头’吗?”吕布解下狮蛮带,露出内里的粗麻短褐,“告诉他,本将军亲自去借!”

三更时分,匈奴大营的哨兵正抱着酒囊打盹,忽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他眯着醉眼望去,只见一队衣衫褴褛的汉人牧民驱着百余匹瘦马靠近营寨。

“滚开!这是右贤王的大营!”哨兵挥刀喝骂。

为首的“牧民”突然抬头,火光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某家吕布,特来取去卑首级!”

哨兵还未反应过来,方天画戟已贯穿其胸膛。吕布振臂一甩,尸体砸翻三座帐篷。赤兔马人立而起,铁蹄踏碎营门,八百狼骑如鬼魅般从夜色中杀出——他们全数卸去铠甲,马裹麻布,蹄包毛皮,冲锋时竟无声无息!

去卑从睡梦中惊醒,帐外已乱作一团。他刚抓起狼牙棒,帐顶突然撕裂,一道红影从天而降。方天画戟劈下时,去卑只来得及横棒一挡,精铁打造的狼牙棒竟如枯枝般断裂!

“吕布!你——”去卑的怒吼戛然而止,画戟余势未消,将他连人带案劈成两半。鲜血喷溅在羊皮地图上,恰好淹没了标注“并州屯田营”的位置。

黎明时分,刘贤站在九原城头,看着地平线上腾起的浓烟。徐庶捧着刚到的战报,指尖微微发颤:“吕布仅率八百轻骑,阵斩去卑以下匈奴贵族二十七人,缴获战马万余……”

“好个吕奉先!”刘贤突然大笑,震得垛口积雪簌簌而落,“传令张辽,即刻带兵接管阴山草场——记住,凡是烙着并州牧印的马匹,一匹不许少!”

高顺皱眉:“殿下不怕吕布携大胜之威反噬?”

“反噬?”刘贤拾起块冰凌捏碎,“你可见过饿狼咬喂食的手?”他转身指向校场,那里正有流民给新缴获的胡马烙印,“并州缺马久矣,这批战马就是拴住吕布的缰绳!”

正午时分,吕布率军凯旋。狼骑押送的俘虏绵延数里,最醒目的却是马群——万匹骏马被并州军沿途截留,到城下时只剩三千余。魏续气得大骂:“刘贤小儿欺人太甚!”

吕布却出奇地沉默。他盯着城门上新挂的匾额,“并州牧府”四个鎏金大字在雪光中刺目至极。忽有亲兵捧来漆盒:“将军,刘牧遣人送来的。”

盒中是一枚青铜虎符,底下压着绢布地图——阴山以南的草场全被朱笔圈出,旁注“奉先自取”。吕布的指节捏得发白,忽然冷笑:“好个阳谋!”他岂会看不出,这草场恰与丁原的并州军屯田接壤。

当夜,晋阳刺史府。丁原摔碎茶盏,碎片溅在跪地的信使脸上:“吕布真敢独吞战马?!”

信使颤声道:“吕布还说…说既已斩了去卑,请使君把答应的一万金抚恤发下……”

“他做梦!”丁原一脚踹翻案几。屏风后转出个文士,正是主簿李肃:“明公息怒,下官倒有一计。”他附耳低语,“听闻刘贤在九原推行《工律》,要收各世家矿权……”

丁原眼中精光一闪。次日拂晓,太原王氏的私兵突然袭击阴山铁矿,守矿的并州军全数“巧合”调离。等刘贤接到急报时,矿洞已插满匈奴残部的狼头旗——正是吕布剿灭未尽的那支溃兵。

“好个驱虎吞狼!”徐庶拍案而起,“丁原这是要逼殿下与吕布相争!”

刘贤却笑了。他慢条斯理展开卷轴,露出阴山铁矿的密档:“元直可知,这矿底是猛火油?”指尖轻点某处岩层,“传令张扈,今夜子时点燃矿洞——记住,要让火势‘恰好’蔓延到丁原的军械库!”

暮色降临时,吕布正在草场驯马。亲兵疾奔来报:“将军!铁矿方向起火,丁原的屯田军正往那边赶!”

吕布跃上赤兔马,忽见天际红光冲天,爆鸣声震得马群惊嘶。他太熟悉这动静——三年前西域之战,董卓就是用猛火油烧垮了羌人联军!

“刘贤!”吕布狠狠抽响马鞭,“全军着甲,随某去‘救火’!”

当并州狼骑的铁蹄踏破屯田军营门时,丁原还在等“刘贤与匈奴残部两败俱伤”的战报。直到吕布的画戟挑飞帐帘,他才惊觉所谓“匈奴溃兵”,全是披着狼皮的并州精锐!

“奉先!你——”丁原的惊呼被戟风斩断。画戟擦着他脖颈钉入身后地图,戟杆嗡嗡震颤,震落墙上的并州牧大印。

吕布单手提起丁原,声音冷得像阴山寒铁:“义父可知,刘贤给某的草场,地下全是猛火油?”他忽然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他说…这叫‘以火攻火’。”

次日,并州各郡哗然。刺史丁原“不幸”死于匈奴溃兵袭击,临终前将兵权交予义子吕布。而九原城外的流民正忙着收割冬麦——这些种在猛火油田上的庄稼,根须都渗着刺鼻的油味。

刘贤蹲在田垄间,拔起一株麦苗嗅了嗅:“告诉张扈,明年改种胡麻。”他望向阴山方向,轻笑自语,“火油的味道,可比刀剑更容易让人记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