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二)

换源:

  小卖铺再往前,是一个钉马掌的地方,有几个拴马和固定马掌的木架子,时不时有马来换掌。再往前,就到街里了。

李长山在小卖铺门口站了一会儿,就转身原路返回了。路上多少有些兴奋,毕竟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回到家以后,妈妈问他去哪里了。李长山却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事后细想,大概是怕妈妈责怪,以及对责怪的委屈吧。其实,当时妈妈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童年时期,还陆续听到了许多有关鬼的传说和鬼故事,以及其它恐怖故事。

据说,以前有一个放驴的被歹人抢劫了,几头驴都被抢走了。这几头驴是给地主放的,自己赔不起。绝望之下,放驴的就在一棵树上吊死了,死后成了“吊死鬼”。

这个传说是活灵活现的,地点也是真实存在的:二道乡杜家屯,据说那棵树还在,是一棵歪脖子榆树。

这个吊死鬼为了报复歹人和寻找替身,晚上就变成买驴肉的,高声叫卖:“买驴肉嘞,买驴肉嘞……”

据说,如果碰上它,千万不要理会,要捂住鼻子,赶紧离开。如果它问你买不买,千万不要搭话,要摇摇手,赶紧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鬼缠住,一旦被缠住,就很难脱身,就会被害,成为它的替身,如此,这个鬼就能投胎了。

之所以捂住鼻子,是表明自己讨厌驴肉,自然不是抢驴的坏人,鬼就不会纠缠你;不搭话,是因为鬼会花言巧语,几句话就能将你套住,不得脱身。

鬼故事多是农村人经历的遭遇,在轱辘把街,就没有人遇到过鬼。鬼都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与鬼遭遇的故事也是跌宕起伏极具磁性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泥瓦匠帮外村一户人家盖房子,三天后,房子盖好了。泥瓦匠惦记老婆孩子,当天吃过晚饭后,就谢绝了人家明天再走的挽留,顶着暮色往家里赶。

两地相距十五里,道路两侧大都是庄稼地。时值6月底,这时的玉米、高粱长到了一人多高。

当时的夜晚和现在不同,特点就是黑,没有村落的地方,更是没有一丝灯光。道路两侧黑魆魆的,在星空的映衬下,能分辨出是庄稼地。那条向前延伸的道路,依稀可辨。

泥瓦匠骑着自行车,尽可能快地向前行进。

行至半程时,突然感到身后有脚步声,仿佛有人跟着自己。

此时所在的路段,最为偏僻。泥瓦匠心里一惊:莫非是碰到鬼了?想到这里,不觉吓出了一身冷汗。战战兢兢下了车,停下来向后看,影影绰绰似有似无的一个黑影,就在离自己十米左右的地方,一动不动。凝神细听,一点声息都没有,只有轻风吹拂庄稼叶的“沙沙”声。

推着车继续前行,身后的脚步声再度传来。再回头,又看见了与自己随行的黑影,并且保持着相同的距离。

看来,遇到鬼是确信无疑的了。此时离家还有七八里,自己孤处荒郊野外,如何是好?泥瓦匠越想越害怕,两腿止不住地抖了起来。

伴随两腿的抖动,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手电筒,有节律地撞击着身体。

泥瓦匠猛然记起了携带的手电筒。突然想起,听人说鬼时怕光,何不用光赶走它!

想到这里,就打开手电筒,向黑影照去。

这招果然灵验,电光一照,黑影顷刻消失了。

泥瓦匠大喜,赶紧上车,继续骑行。

可没过多久,脚步声又跟来了。原来,没有了光,鬼就不怕了,又跟了过来。

泥瓦匠赶紧再打开手电筒,右手拿着,搭在车把上,照向前路,靠左手吃力握紧车把,加速前行。

这是一个两节电池的手电筒,操控起来也很容易。泥瓦匠暗自庆幸带了手电筒,关键时刻起了救命的作用。

不妙的是,由于电池已用过很长时间,所剩电量已经不多,没走上两里路,光线就陡然黯淡下来,又挺了七八十米,电光就熄灭了。

这时候,那鬼猛然扑了过来,一下子将他扑落车下,车子也“咣当”地砸向地面。人鬼随即厮打起来。

不知打了多久,身后突然传来了拖拉机稳健前行的“突突”声,随即它的灯光也照射过来。

鬼见了光亮,骤然消失了。

拖拉机手看见站在路上的泥瓦匠,就停了下来,问他为什么不靠边走。

泥瓦匠醒过神来,突然发现自行车居然稳稳地支立在路边,仿佛不曾倒地,可自己明明没有扶车啊!

拖拉机手见他脸上流血,就问是不是跟人打架了。泥瓦匠用手一抹,才知道脸被抓破了。于是就心有余悸地讲述了刚才的人鬼大战。

拖拉机手听了,也有些害怕,两眼不自觉地向周边搜寻了一番。得知泥瓦匠手电筒没电了,会再将鬼招来,就对他说:“我慢点开,你借着光走吧。”

在拖拉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村子。

回到家才发现,何止脸被抓破了,这几天挣的一块八毛钱,也没了踪影。看来这是一个“鬼偷”,是奔着钱来的。

一家人听了他的遭遇,也吓得心惊胆战,随即又庆幸有惊无险,权当花钱消灾了。

故事的当事人是有名有姓的,所在的村庄也是真实存在的,情节也自然合理,听者虽有疑惑,内心是相信的。(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您的陪伴,感恩您的深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