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六)

换源:

  也有一些有烟火气的故事,多是有关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家婆媳关系很僵,妻子给婆婆起了外号“老白毛子”,婆婆则骂儿媳为“害人精”。两家离得不远,却断了往来。丈夫偷偷去看妈妈,妻子知道了就骂个不停,邻居都听得清清楚楚,让丈夫很没面子。

丈夫无奈,经常早出晚归,以便少些是非。有出差的机会,总是极力争取。同事知道他家的情况,总是尽量给他提供方便。

这一天,丈夫又出长差了,交代几句“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之后,就提着行李走了。

谁知这一走,事情就发生了转机。

丈夫走了以后,家里就冷清了许多。她家有一对儿女,需要照料。丈夫在家,虽然同样操劳,但毕竟心里有依靠,并不觉得怎么累。丈夫一走,就觉得很吃力了。加之自己也要上班,一天下来,人被搞得疲惫不堪。

有一天,妻子终于病倒了,发起了高烧,不能给孩子做饭了。无奈之下,只好让两个孩子到奶奶家吃饭去。两个孩子知道妈妈与奶奶的关系,担心去奶奶家妈妈生气,就迟疑着不肯前去。在妈妈一再的示意下,才出门了。

奶奶见两个孩子来了,既意外又高兴,赶紧拉住他们,问长问短。毕竟骨肉情深,人为阻隔是切不断的。

得知了情况后,奶奶急坏了,就问他们是不是饿坏了,两人听了,顿时哭了起来,边哭边点头。

奶奶心疼坏了,赶紧说道:“不要紧,宝贝。奶奶给你们做鸡蛋饼吃。”

婆媳关系恶化之前,奶奶经常给他们做鸡蛋饼,两个孩子也喜欢吃。

奶奶说罢,就熟练地打鸡蛋和面,做饼,烙饼。

不一会儿,饼就做好了。这时,奶奶才得空坐下来,看孙子孙女惬意地吃着鸡蛋饼。

吃完后,两个孩子就要回去。奶奶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他们一是怕妈妈生气,二是不放心妈妈的身体。

奶奶叫住了他们:“等一下,奶奶跟你们一起去。”

两个孩子有些吃惊,其实他们也希望奶奶能去,他们两个不会给妈妈做饭,而奶奶会啊。

奶奶带上些鸡蛋和白面,跟孩子一起出门了。这些东西都是稀罕物,奶奶平时是舍不得吃的。

奶奶的脚步声,迷迷糊糊的妈妈听得真真切切,眼泪立马就流了出来,又看到奶奶带来的东西,心中更是泛起了暖流,不禁微弱地叫了声:“妈,您来了。”

一声“妈”,神奇地化解了之前一切的不快。奶奶听了,心情也转为了舒坦,便坐在炕沿,询问儿媳的病情。儿媳既感动又羞愧。

接下来,奶奶为儿媳做了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当扶起儿媳吃面时,儿媳一头扑到婆婆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嘴里不住地向婆婆道歉,连怪自己不懂事。

婆婆为之动容,眼泪也流了下来,嘴里说道:“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碰上了,不能只怪舌头或牙。婆婆也有不对的地方,难免倚老卖老啊。”

婆婆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儿媳见状,就问道:“妈妈,你不生我的气了吧?”

婆婆说:“生什么气呀!只要你们好,妈妈就高兴了。做老人的,哪个不希望孩子好啊!”

冰释了前嫌后,儿媳的心顿时舒畅了,身体也好了许多,一碗鸡蛋面都吃了下去。

其后的时间,婆媳又聊起了儿子。儿媳表示,要写信把今天的情况告诉他,让他也高兴一下。

婆婆很高兴,但又嘱咐道:“不要告诉他你病了,免得他惦记。至于经过嘛,你看着写就是了。”

儿媳的信中,还是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了丈夫,毕竟突然的婆媳和好,编出来的任何故事都是苍白的,唯有眼前真实发生的一切,才是合理的理由。不过,她也告诉丈夫不要担心,婆婆将自己和孩子照顾得很好,自己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

这个故事属于少数的逆向结局的故事,而多数故事的结局则是矛盾激化或扩大,反映的是普遍情况。而这个故事则反映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属于罕见事件或高情商行为。

于其类似的故事还有。有一天,突然下起了暴雨,猝不及防的行人纷纷躲进一座小庙里避雨,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七个人。

这时,雨越发地大了,雷声也阵阵响了起来。

最初,大家只道是正常的雷声。可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因为雷声总是在头顶炸响,像是冲着他们来的。

有一个有些见识的人似乎窥破了天机,就对大家紧急提议道:“咱们都将帽子扔出去,谁的被吹走了,谁就出去,不要连累大家。”

大家一致赞同,纷纷将帽子向门口扔去。结果,六人的帽子被吹了回来,只有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走了。

那个倒霉的家伙在众人严厉目光的逼迫下,战战兢兢地走出了庙门。

那人刚一出去,庙宇就倒塌了,压死了那六个人。原来,那六个人才是要遭天惩的恶人,出来的那个是好人。

故事大多就此结束。

个别的情节却是另一个走向。那人走出庙门外,见庙前的一棵树上站着一个红衣怪物,手里拿着一棵黄色小草,在头顶不断地摇晃。阵阵霹雳,奈何不了它。

那人顿时明白了一切。原来他枪法好,随身带着枪,老天是让他帮忙将怪物手中的小草打掉。

那人掏出枪,一枪就把小草打掉了。接着,随着一道电光,怪物被劈死了,天气随之雨后天晴。

这个婆媳矛盾的故事,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的。传统故事中,都是婆婆刁难媳妇,如《小姑贤》,“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而当时的这类故事中,都是刁蛮媳妇欺负婆婆。反映了新社会随着妇女地位提高,传统时代的婆媳地位发生了逆转。(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