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七)

换源:

  六

那时候,不规范简化字很普遍,学生的名字就用了简化字,仅一年一班就有三个这样的同学,一个是李梦影,她的“影”字,就写成了“井” “彡”,一个是吴勤,他的“勤”写的是“井” “力”,另一个是刘景儒,他的“儒”写成了“亻” “入”,这样写是家长教给孩子的,许多家长是不识字的,这是有文化人教给他们的。也正是这种厚实的民间基础,李长山上初中时,有一年的课本就是按这种简化字印刷的,但是第二年就取消了,恢复成了现在通行的简化字。

这个吴勤经常被同学们取笑:“吴勤,你咋不叫‘吴懒’呢?‘不懒’比‘不勤’强多了。”同学的理由“理直气壮”,吴勤也不好反驳,每次听了只是笑一笑,或者做个鬼脸,或者摊开双手以示无奈。大家都觉得很好玩儿,经常重复这个玩笑,但每次都说一遍而已,多说就不可笑了。

当时的孩子普遍贪玩儿,学习不认真,写字也糊弄,经常写错字。那时的学生中有这样一则流传:有一个同学生病,不能到校,就给老师写了张请假条。内容如下:

孟老帅(师):我有痛(病),躺在坑(炕)里不能动。

仅仅十三个字的请假条,就错了三个字,而且都是字形相近的错别字。

孩子们对此很会心,争相传播扩散。可见当时这种情形很普遍,学生也很共鸣。

还有一个流传也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抵触的心理:有个学生外号“狗屁”,它不爱学习,经常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留下。有一天,“狗屁”又被留下了,旁边的同学就替他求情:“老师,你就把‘狗屁’放了吧。”

这个流传也扩散很广,学生们都知道。

由于学习马虎,考试时抄袭就很普遍。

一次期中考试,与李长山邻桌的柳树天,事先就跟他约好,答完考卷后不要走,要帮他一下。柳树天态度诚恳,两人平时也很融洽,自然不便拒绝,就答应了。

当时同学之间也时兴互相帮助,抄作业是常事,考试抄别人也很普遍。其实,被抄者是很不情愿的,学习不好的同学,抄袭自己的得了高分,谁甘心啊?而在抄袭者心里,则是:你帮了我有什么损失?就算我得了高分,影响你学习好吗?评“三好学生”什么的,还不照样评你?而自己考得不好,在学校、在家里,都会面对有很大的麻烦。多数同学也是这样的心理:不帮别人,吃独食,多小气啊!同学们心里是排斥的。

上午考语文,还算很顺利。自己又是小声告诉答案,又将考卷推进给他看,总算熬到了他答完了题。

这一切,监考的老师都看在了眼里。老师知道学生的情况,再说考试成绩也会影响对相关老师如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考评,考场情况只要不出格,说得过去就行了;况且李长山一直装作检查卷子,小动作也很隐蔽,老师就权当没看见。

李长山先交卷出去了,交卷时没敢多看老师一眼。过了一两分钟,柳树天也交卷了。

下午考算术,就出了麻烦。由于算术应用题的计算步骤很多,要一步一步写出来,答题量就很大。而柳树天或许学得太不扎实,或者依赖心理太强,没做出的题很多,都等着抄呢。

两人使出了全部招数,进展仍旧缓慢,同学们一个个答完卷不断地出去了,眼看剩下来的人越来越少了,柳树天仍未抄完。两人都很着急,李长山不时地伸过头去,告诉他怎么答。

这一切太出格了,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走了过来。李长山赶紧装作检查卷子。

老师却没走开,一语双关地说:“差不多了吧?差不多就行了。你走吧。”

一番话,解除了李长山的尴尬,顺势将卷子给了老师,收拾好书包,回家了。

学生们尽管课堂学习被动不认真,但看起小人书来,却都很积极很投入。

那时,小人书是孩子们的主要课外读物,种类很多,多是以儿童为主角的打仗的故事,深受孩子们追捧,加之当时家庭作业不多,每个孩子都看了许多小人书。

那时市面的小人书有几百种,每个孩子都有十几种、几十种,至今能说出名字的也不少,如《鸡毛信》《王二小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烽火少年》《桐柏英雄》《铁道卫士》等,也有一些儒法斗争题材的历史故事,如《秦王斩荆轲》《跖斥盗丘》《晁错削蕃》等,定价低的有几分钱一本的,高的有两毛多一本的,多数在一毛多钱。孩子们财力有限,一年买个一两本就不错了,因此便互通有无,将自己看过的借给别人看,借看别人看过的。

除了小人书,当时还有为数不多的大书,即大开本的小说,一般是32开,风行的有《闪闪的红星》《高玉宝》《敌后武工队》等,有的同学家里还留有以前的老书《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这两本李长山都读过,它们的内容更精彩,更吸引人。1975年,为了配合批《水浒》,出版有《水浒传》,李长山也读过该书。

看小人书和大书,对孩子来说是娱乐,如同看电影一样。电影看一次要花一次钱,书则不同,花一次钱可多次看,借来看的书,还不用花钱。因此,孩子们都热衷看书,拿到新书后,往往迫不及待地就看,借别人的书,许多是有期限的,因为有人在等着,因此有时晚上贪黑看。这与对待学习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按理说,看书和学语文有相似之处,语文书中也不乏吸引人的课文,两者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娱乐,一个是学习。

娱乐是满足快乐的活动,可随意进行,怎么高兴怎么来;学习则是掌握知识的过程,需要艰苦的付出。看书不考试,看着高兴就行,记住了什么,记得准不准,都没关系;学习则要考试,要能答对考题,是件头疼的事。另外,小人书也好,大书也罢,篇幅比课文长多了,故事也波澜壮阔、一波三折,对孩子的吸引力远非课本可比。李长山看《林海雪原》时,受书中情节吸引,别人都睡着了,还开着灯看呢,直到太晚了,才不得不关灯睡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感君之惠,深藏于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