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风雨欲来,暗流涌动

换源:

  荣国府内,贾母的病榻上弥漫着药味和绝望的气息。贾政和贾赦如同两具行尸走肉,每日在府中游荡,偶尔争吵几句,却也无济于事。贾宝玉则彻底沉沦于自我,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贾府的表面上,似乎已趋于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贾瑄表面上与荣国府互不干涉,他不再主动去招惹贾府,也不再提及荣国府的任何事。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朝政和军务之中,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充自己的影响力。他在朝中提出的各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得到了皇帝的日益信任和百姓的广泛拥戴。

然而,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是贾瑄更为深远的布局。他知道,贾府的腐朽并非仅仅是个别成员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从根子上烂透了。贾政、贾赦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毒瘤,比如王熙凤的贪婪,宁国府的淫乱,以及他们与外部势力,如薛家,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勾结,才是贾府彻底覆灭的关键。

贾瑄的情报网络从未停止过对贾府的监控。他的暗卫们潜伏在京城各处,收集着贾府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不仅关注着贾府内部的争斗和开销,更关注着贾府与外部商贾、官员之间的往来。王熙凤私下里放高利贷,操纵贾府内外经济命脉的证据,正在一点点地被收集起来。宁国府贾珍、贾蓉的淫乱丑闻和仗势欺人的罪行,也逐条逐项地记录在案。

贾瑄不急于动手。他要等,等贾府的矛盾彻底爆发,等他们自己露出更多的马脚。他要让贾府在所有人面前,彻底地丧失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他就像一位耐心的棋手,等待着对手落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同时,贾瑄也在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不仅在军中安插亲信,更在京城各大衙门和地方官员中,物色和培养那些有才华、有抱负且清廉正直的官员。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提拔了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让他们进入关键岗位。这些新势力,将是贾瑄推行新政、打击腐朽的坚实力量。

他还会定期召开一些私人聚会,邀请京城中那些不满现状、渴望改革的年轻才俊。在这些聚会上,他们讨论天下大势,探讨治国之道。贾瑄展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宏伟抱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向他靠拢。他不再仅仅是武将,更是士林中一股新兴力量的旗帜。

林黛玉在侯府内,虽然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宁和温暖,但她敏感的心思,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隐藏在平静之下的暗流。她会看到贾瑄深夜书房里点亮的灯火,她会感觉到侯府外围那份比以往更强的戒备。她知道,贾瑄并非真的“放过了”贾府,他只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

有时,她会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出入侯府,他们的神情严肃,行色匆匆。她知道,那都是贾瑄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正在进行的部署。她也知道,贾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清明、公正的天下。

黛玉深知贾府的底蕴和复杂,她也知道,贾瑄对贾府的清算,绝不会止于贾政和贾赦。那只是开胃菜,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她甚至隐约感觉到,这场风暴将波及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大周朝。

她支持贾瑄的一切决定。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协助贾瑄处理一些文书,整理一些情报。她成为了贾瑄最信任的幕僚和知己。她用自己的温柔和坚定,成为了贾瑄最坚实的后盾。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贾瑄紧密相连。

贾府的内部,也正在酝酿着新的危机。贾母的病重让荣国府群龙无首,王熙凤开始独揽大权,她的贪婪和手腕将会在贾府彻底失控的边缘,发挥到极致。而宁国府的贾珍和贾蓉,则在失去了贾政和贾赦的制约后,变得更加无法无天。

风雨欲来,整个京城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贾瑄蓄势待发,贾府则在浑然不觉中,一步步走向更彻底的毁灭。黛玉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彻底的洗礼,一场新旧秩序的更迭。而她和贾瑄,将在这场风暴中,共同面对一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