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贵人

换源:

  第十五章贵人

叶冬父子从房间里走出来后,又把妻子叫进屋中低声商议了一番,这才一同去找苏东轩。

此时的苏东轩正满腹疑惑,心里琢磨着:叶冬一家到底在屋里密谋什么大事?还没等他细想,就见叶冬、苏氏和叶小丰三人联袂而来。

叶冬开门见山地对苏东轩说道:“大哥,我想把后山整座山都买下来,除了你们家的那一片,其余的你觉得那些人愿意卖吗?”

苏东轩闻言一愣,心中暗自嘀咕。前些日子听说叶冬给盐场出了个主意,赚了不少银子,但具体赚了多少他们也没说。难道这一大笔钱是要拿去买山?

他忍不住劝道:“妹夫啊,你买这山做什么?这山不长树也不适合种庄稼,山上全是石炭,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可别乱花钱了。”

叶冬却只是淡淡一笑:“大哥,你就别管我们干什么用了,只问能不能买到就行。”

苏东轩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整座山嘛,除了我家那二十来亩,其他的都是苏运贵家的。他这个人你不是不知道,难打交道得很。这种本来不值钱的东西,他要是知道你想买,肯定狮子大开口。”

“那你觉得他会要多少钱,我们才有可能买下?”叶冬追问。

苏东轩沉吟片刻,反问道:“你说的整座山,连山那边也要?”

“要!”叶小丰抢先回答,叶冬也连忙点头。

“那就宽了,估计得有一百多亩地,照他的性子,恐怕得一百两银子。”

“这么贵?”叶冬有些惊讶。毕竟在这个年头,一亩田地也就一两银子而已。

“我知道贵。”苏东轩点点头,“这山本就不值这么多钱,换个人顶多六十两就能拿下。可苏运贵那人你不给他点甜头,他是不会松口的。”

叶冬与苏氏对视一眼,随后将目光投向叶小丰,等着他做决定。

叶小丰毫不迟疑地开口:“大舅,我们给你一百两银子,你帮我们把后面的整座山,还有你们以前跟苏运贵换的那块地一起买回来,可以吗?”

“啥?”苏东轩瞪大了眼,震惊不已。这个小外甥一张嘴就是一百两银子,看来叶冬这次是真的发了财!不过就算有钱也不能这样乱花吧?

他又狐疑地看向妹妹和妹夫,叶冬和苏氏却齐齐点头,态度坚定。

苏东轩彻底懵了,忍不住再次确认:“我说你们到底是图什么?这山里除了石头啥都没有,你们买它干嘛?该不会真是像小丰说的那样,那石炭能发财?”

叶冬微微一笑,神秘兮兮地说道:“大哥,你猜对了。我们有办法让这些石炭变成银子。以后只要把山里的石炭挖出来卖出去,就能赚大钱。石头都能变银子的事,我们怎能不做?不过这事你得保密,暂时别告诉别人。”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你去苏运贵家谈,就说我们要搬过来住,想买一块柴山。至于以前的那块地,你也顺带买回来,我们另有用途。”

苏东轩听得一头雾水,但仍忍不住担心地问:“行吧,看来你们是真发财了。可买了山之后,你们还剩多少银子?够不够过日子?”

苏氏笑道:“大哥,我们一家三口商量好了的事,就算买亏了也没关系。反正这笔钱是我们运气好挣来的,花掉也不心疼。虽然买完山剩下的不多了,但还是够用的。”

苏东轩听了这话,更是一头雾水——到底赚了多少才算“够用”?但他也只是好奇,并没打算深究。

第二天,苏东轩便带着叶冬和叶小丰去找苏运贵谈买山的事。果然不出所料,苏运贵一开始死活不肯卖。

叶冬试探性地提出六十两银子的价格,苏运贵一听,直接摆手拒绝:“太少了,不卖!”

叶小丰立刻拉着叶冬作势要走,苏运贵一看两人要离开,顿时急了,连忙喊住他们:“哎哎哎,别急嘛,咱们再谈谈。一口价,一百两,两块山地全归你们。”

叶冬皱眉摇头:“八十两,实话告诉你,我们除了建房的钱,就只剩这些了。如果不行,我们也只能放弃了。”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八十两银子成交,两块山地顺利到手。

为了稳妥起见,苏东轩请来了苏家庄的里正和一位秀才功名的乡贤作为中间人,当场签了契书,并马不停蹄地赶往县衙办理地契转让手续。

没想到的是,县衙的孙知县一见到叶冬,脸色顿时变了。他支吾了半天,说什么今天没空,让改日再来。

叶冬急了,叶小丰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塞点银子。

叶冬犹豫了一下,掏出五两银子递过去。孙知县瞥了一眼,眉头微皱,摇了摇头。

叶冬咬咬牙,又添上五两,心想:要是还不行就算了。

没想到这次孙知县终于露出了笑容,笑眯眯地收下了银子,道:“也罢,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本官这就先给你们办了。”

叶小丰心里冷笑:这孙知县还真是黑,办个手续都要贪十两银子。这大荣朝,怕是早晚要被这群蛀虫蛀空。

而一旁的苏运贵见状,心里也开始打鼓。原来这位穿着朴素的叶冬,竟是个深藏不露的有钱人!

他懊恼不已,早知道就不该只收八十两。可惜现在手续已办妥,后悔也来不及了。殊不知,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等着他呢。

手续办完后,苏运贵先行告辞回家,叶小丰却拉着父亲在县城里转悠起来,似乎还有别的打算……

叶冬还真以为儿子叶小丰从未踏足过县城,一时兴起想多玩会儿再回去。他一边打量着熙熙攘攘的街市,一边笑着问道:“小丰啊,你想买点什么?爹今天心情好,都给你买。”

叶小丰眨了眨眼,笑眯眯地回道:“爹,还真有点东西要买,不过钱不多,一百两银子就够了。”

“啊?”叶冬一愣,差点没把嘴里的口水呛住,“我们家哪来这一百两?你这孩子,是不是发烧说胡话呢?”

叶小丰一本正经地说:“我想买个铺子,最好宽敞些的。”

“买铺子?”叶冬瞪大了眼睛,随即恍然大悟。是啊,既然要做煤炭生意,总得有个销售的地方。还是自家儿子有远见!

于是父子俩便在县城里四处寻觅合适的店铺。走了一圈又一圈,脚都快断了,却始终没找到让叶小丰满意的。两人抬头一看,竟不知不觉绕了整个县城一圈,又回到了县衙门口。

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正想着找个面馆歇歇脚,前方两个衣着光鲜、十五六岁的少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年纪稍大的那个说道:“郑兄,我来你们益安已经三天了,今天得回府城了。这几天多谢你的陪伴,你爹的事,我会跟我父亲提一下的。”

年纪稍小的那个连忙拱手:“周兄,那就太感谢了!我爹在这县丞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若能得周伯父提携,我们全家感激不尽。走吧,我带你去我们这儿最有名的面馆吃碗面条!”

叶小丰眼珠一转,悄悄拉住叶冬的手,低声说道:“爹,那两位可是县丞和府城官员的公子,咱们要是能攀上关系,以后做生意可就方便多了。”

叶冬听得一头雾水,心想:人家那是什么身份,咱这种小老百姓连门都进不去吧?

正当叶小丰琢磨着怎么搭讪时,那两个少年已经走进了一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面馆。叶小丰灵机一动,笑道:“爹,不如我们也进去吃碗面,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找铺子嘛。”

叶冬虽不明所以,但隐约猜到儿子另有打算,也就点头答应了。

刚一进门,叶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面馆内座无虚席,桌上摆的不是普通的面条,而是精致得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进了皇宫。旁边还配着各种小吃,香气扑鼻。更夸张的是,吃饭的人一个个穿金戴银,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

叶冬正想拉着儿子转身离开,一个店小二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地说:“两位客官,不好意思,里面已经满了。”

叶冬一听正中下怀,赶紧说:“那我们就……”

话还没说完,叶小丰忽然指着包间里的一张桌子:“那边还有两个空位,我们可以坐过去吗?”

店小二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正是刚才那两个少年坐在那里谈笑风生,桌上还未上菜。

“哎呀,小爷,那是两位贵人,不好打扰的。”店小二苦着脸解释。

叶小丰却不慌不忙地说:“没事,我去问问他们,如果同意我们就坐下,不同意我们就走。”

店小二无奈耸肩:“那你去吧,被赶出来别怪我没提醒你。”

于是,叶小丰走到包房前,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拱手行礼道:“打扰两位哥哥了,我和家父想在这里吃碗面,可惜没有座位了,不知能否请两位哥哥行个方便,让我们坐在对面?”

两位少年闻言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脚趾头都露出来的八九岁小孩,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

年纪稍大的那位开口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你们确定要在这里吃吗?”

叶小丰一脸疑惑:“难道吃面还有什么讲究不成?”

少年笑了笑:“倒也没什么讲究,只是……你们随意吧。”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在偷笑:这小孩怕是不知道这里一碗面要多少钱吧?

果然,店小二冷冷地补充了一句:“我们这里的面,每人至少一百文。”

叶冬一听,差点跳起来——一百文?够他们在乡下吃半个月了!

叶小丰却哈哈一笑:“我还以为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呢,既如此,请小二哥哥给我们上两碗跟他们一样的面条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店小二上下打量了一下叶冬,叶冬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心说:罢了罢了,豁出去了!

就这样,叶小丰拉着老爹,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坐到了两位贵公子的对面,仿佛他们本就该是一桌吃饭的朋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