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神人托梦
梦短梦长皆是虚,年复一年几时休。
分家议事一直持续到当夜子时方才结束。屋外月色如水,屋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人们疲惫却释然的神情。
叶小丰通过这场分家会议,已然看清了叶家如今的困境。他心中暗自思忖: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展开自己的计划,否则别说考取功名,恐怕连安稳度日都成问题。
送走了张夫子之后,叶冬与妻子苏氏并未因背负一身债务而愁眉不展,反而脸上带着些许轻松和释然。
一方面,这两个月来,叶冬因一时疏忽犯下的错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今部分债务得以分担,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几分;
另一方面,儿子的病不但痊愈了,还变得比从前更加聪慧伶俐。一想到叶小丰将来或许能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叶冬便忍不住拉着妻子畅谈未来,说着说着,竟双双红了眼眶,感动得几乎落泪。
本以为这么晚了,儿子肯定早已入睡,叶冬便打算先去哄孩子上床睡觉。
谁知,叶小丰却悄悄摸到他们身边,神神秘秘地冲他们做了个手势,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
三人关紧房门,还特意插上门闩,并让爹娘将窗户也严严实实地合上。
看着儿子这副神秘兮兮的模样,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忍俊不禁,心中却不以为意,只觉得孩子可爱,便装作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叶小丰爬上床,拉着爹娘也一起坐上来,还细心地拉上了蚊帐。
微弱的烛光在蚊帐上映出小小的身影,四周静悄悄的,白日里的争吵声早已被夜色吞没,此刻,一家三口沉浸在难得的温馨与宁静之中。
叶冬夫妇盘腿坐在床上,满脸笑意地等着儿子开口。
叶小丰压低声音说道:“爹、娘,儿子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请你们一定保守秘密,谁也不能说,包括爷爷奶奶。”
苏氏温柔地抚了抚儿子的小脑袋,郑重地点点头:“好,我们答应你。”
叶小丰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只有贴着耳朵才能听清:
“爹、娘,这两个月来,是不是觉得我傻傻的,你们都被吓坏了?”
夫妻俩点点头,这句话一下子勾起了他们这些日子的种种担忧与恐惧。
只见叶小丰继续轻声说道:
“其实,这两个月里我一直都在做梦。一个梦,梦了整整两个月,直到今天我才从梦中醒来。”
夫妻二人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
是啊,这两个月,小丰目光呆滞,言语迟钝,行为怪异,像极了梦游之人。原来,他是睁着眼睛做了一场长长的梦。
“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位神人,他须发皆白,银丝垂地,仙风道骨。他每天手把手教我许多东西,今天张夫子考校我的那些学问,都是他在梦中传授给我的。虽然只是短短两个月,但我在梦里活了整整三十年。”
这一番话听得叶冬夫妻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就连叶冬这个读过一年私塾的大人,都无法答出张夫子提出的问题,更别提一个七岁孩童了。
现在看来,不是儿子聪明绝顶,而是有神人点拨!
叶冬激动地追问:“儿子,那位神人还教你什么了?有没有说你能考上状元?”
他想起了儿子之前那句豪言壮语——“我要是念书,一定能考个状元郎回来”。
叶小丰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说:“倒没有直接说能不能考状元,不过他说我已经学成了他毕生所学,将来必成大器。我想,至少考个秀才、举人应该是没问题的。”
叶冬一听,差点从床上蹦起来:“真的?那可太好了!今天张夫子也说了,只要你肯读书,将来中个举人甚至进士都不在话下,进了仕途就能当官啦!”
苏氏也激动得眼含热泪,天下哪有不盼孩子出人头地的母亲?
正欢喜间,叶小丰又轻声补充了一句:
“爹、娘,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秀才举人那是几年后的事,最重要的是,那位神人还教给我很多赚钱的方法。他说,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很快就能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真的?”苏氏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眼下刚分了家,债台高筑,最缺的就是钱。
叶冬却有些半信半疑,试探地问:“那你先跟爹说说,第一个赚钱的法子是什么?”
叶小丰嘴角一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第一个赚钱的方法,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夫妻俩面面相觑:“刚才好像没说什么赚钱的法子吧?”
“儿子,快说说,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法子?”苏氏急切地问。
“就是分家的时候,让你们选果园不要田地呀!”
“啊?”夫妻俩顿时泄了气。
原本还以为是什么一夜暴富的妙计,没想到竟是这等“馊主意”!
这片果园几十年来也没听说谁靠它发过财。
“别急嘛。”叶小丰急忙解释,“现在才开春,等到果子成熟,你们就知道了。别的不说,这十二亩果园,一年少说也能挣几百两银子,绝对稳稳当当。”
“呵呵……”夫妻二人明显不信,嘴角挤出一抹苦笑。
叶小丰见状,心里着急起来,心想:得赶紧找个办法让他们信服才行。看来只能搬出梦中的神人,再加点“特效”,才能让他们彻底信服。
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把水果做成糖,再加以精美包装,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应该是个赚钱的好路子。
当然,眼下确实没什么启动资金,但只要方向正确,将来发财指日可待!
于是,他神秘一笑,低声说道:
“爹娘,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神人秘方’,可就真要惊掉你们的下巴了!”
想到这里,叶小丰忙道:“爹、娘,你们就是急性子,不信我的话,难道还不信我梦里的神人?要不然,今天张夫子考校我,我怎么能对答如流?”
说起今天张夫子对儿子的考校,叶冬夫妻又是一脸的幸福。张夫子是谁?那是十里八乡最有学问的老先生,平日里板着脸孔,连村长来了都得先背两段《论语》才肯开口说话。可今天,他不仅夸了自家儿子“聪慧过人”,还破天荒地多问了几句,结果叶小丰对答如流,引经据典,把张夫子都听得频频点头,差点没把胡子捋断。
是啊,儿子以前也聪明,可也没聪明到这种地步。以前问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什么意思,他能回一句:“因为山上凉快,水边不晒。”这回倒好,直接讲出了“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道理,还举了好几个例子,听得张夫子直呼“后生可畏”。
所以,先不管儿子说的对不对,先听听儿子的。毕竟,人家梦里都有神人指点,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这时,叶小丰又说道:“我说的通过果园赚钱,可不是像以前一样种水果,把果子卖掉赚钱。按那神人教给我的办法,以前一文钱一个的桃子,我能卖到几十上百文钱一个。”
这话一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墙角那只老母鸡在咯咯叫,仿佛也在质疑:“啥?一个桃子上百文?你当这是仙桃还是蟠桃?”
至于如何做到,现在讲不清,而且……叶小丰故意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像是刚偷吃了糖的小孩。
夫妻二人此时张大了嘴巴,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桃子能卖到上百文?他们这辈子最贵的桃子也就是五文钱一个,还是过年时亲戚送的。
不过儿子说了,是神人在梦里教他的,那应该是真的。潜意识里,他们也很想是真的,所以宁愿相信是真的,也不愿破坏这美好愿景。
于是,两人齐声催促:“继续说!继续说!”
叶小丰接着说道:“而且,为了让水果卖到高价,在水果成熟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有本钱,我会先想个办法赚些钱。至于水果嘛,我们先把树种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说。不过也许我们今年都来不及了。”
“现在,爹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办:一是我们要打理好果园,尽量保证今年的水果丰收;二是,我想让爹爹带我出去走走,比如去一趟县城。”
叶冬立刻立正了身子,像接到军令似的,道:“这好办!打理果园你爷爷就是这方面的能手。以前,果园只要经过你爷爷的打理,不管是桃树李树,还是苹果树,都会结上满满的果子。待到果子成熟之时,还要打桩支撑呢,不然果子都能把树枝压断。”
说到这里,叶冬语气一转,略带惋惜,“只是这些年,果子卖不上什么价钱,才放手了。现在你说要重新拾起来,咱家祖传的手艺还在,干就干!”
至于出去走走的事,叶冬沉吟片刻,道:“那就等有了机会再说吧。”
叶小丰还在冥思苦想这第一桶金如何能赚下来。制玻璃?制肥皂?这些他都能做到,可没有本钱,你连原材料都买不到,又何谈创业?
他脑子里闪过无数个点子,比如做豆腐、酿酒、养鸡、卖炭……但每一样都需要启动资金,而他家的情况嘛——用他娘的话来说,就是“锅里还能炒出油来,但得省着点用”。
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命运却悄悄给他递了一根橄榄枝。
几天后,他的机会就来了,并且还真是空手套白狼,一下子小赚了一笔。
那天早上,村里来了个货郎,挑着担子,一路吆喝。叶小丰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一边啃瓜子,一边琢磨发财之道。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跑去找货郎,说:“大叔,你这镜子卖多少钱一面?”
货郎一愣,道:“铜镜三十文一面,铁镜二十文一面。”
叶小丰点点头,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卖一种新的镜子,不用铜,不用铁,而是用……玻璃?”
货郎一脸懵逼:“玻璃?啥玩意儿?”
叶小丰笑而不语,转身进了屋,拿出一块自制的透明玻璃片,对着阳光一照,闪闪发亮,照得货郎眼睛都睁不开。
“你看,这就是玻璃,比铜镜轻,比铁镜亮,还能做成各种形状,挂在墙上、放在桌上都可以。”
货郎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小子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吧?
叶小丰趁热打铁,说:“这样吧,你先拿十块玻璃片回去试试,卖得好,咱们再合作。你也不用付钱,等你卖出去了,再给我分成。”
货郎一听,这买卖稳赚不赔啊,当场答应。
果然,不出三天,货郎回来,激动得差点摔了扁担:“小丰啊,你这玻璃镜子太抢手了!城里人都没见过这么亮的东西,说是能照出人脸上的雀斑,连头发丝都看得清清楚楚!”
叶小丰笑眯眯地收了钱,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就这样,他靠着一块玻璃,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虽然不多,但足够买下几斤盐、半袋米,还有几本新书。
而这,仅仅是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