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芳姐的婚宴

换源:

  晨光初绽,沈霖从二楼缓步下楼,映入眼帘的是大伯妈在院子里清扫的身影,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三表哥的儿子趴在柴垛上打盹,小小的脸庞写满困倦,仿佛整夜未合眼。

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沈霖心中涌起暖意,他走向今日的“战场”——灶台,开启了婚宴菜肴的筹备。

案板上,荔枝鱿鱼被细心地切出麦穗花刀,刀刃起落间,食材仿佛绽放出精致的花纹;

糖醋排骨浸泡在陶罐的红糖水中,丝丝甜味正慢慢渗入肉质;连刀鱼用盐、料酒、姜片仔细腌制,鱼腹里还塞进一颗拍碎的独头蒜,这是爷爷传授的去腥妙招,承载着岁月的烹饪智慧。

大伯沈志强不知何时来到身后,递上一根烟,关切地说:“小霖,来抽根烟。”

沈霖轻轻推回,说道:“大伯,我不抽烟的,你先去忙吧,看看还要准备什么。”

沈志强笑着点头,转身走向院子门口,临走前不忘叮嘱:“不抽烟好,不抽好,那小霖你先忙着,我去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辛苦你了。”

沈霖随即投入到萝卜烧牛肉的烹饪中。

他将牛肉切成块状,放入沸水中焯水,去除血沫;萝卜去皮切块,备用。

锅中倒油,葱姜蒜、花椒、八角等调料依次入锅,瞬间香气四溢。

加入牛肉煸炒,待肉块表面微焦,再倒入生抽、老抽、料酒等调料,继续翻炒,让每一块牛肉都裹上浓郁的酱汁。

接着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直至牛肉软烂入味。

最后放入萝卜,继续炖煮至萝卜熟透,汤汁浓稠,一锅香气扑鼻的萝卜烧牛肉便大功告成。

紧接着是红烧鱼的制作。沈霖将草鱼处理得干干净净,在鱼身上划上几刀,用盐、料酒、姜片腌制入味,让鱼肉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

油锅中的油烧至七成热,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外皮酥脆。

随后加入葱姜蒜、花椒、八角、豆瓣酱等调料炒香,再倒入适量清水、生抽、老抽、白糖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让鱼肉充分吸收汤汁的鲜美,直至汤汁浓稠,鱼肉入味。

在沈霖专注于一道道宴席菜肴的烹饪时,院子里的其他人也没闲着。

搬桌子的搬桌子,摆凳子的摆凳子,二婶忙着给每桌分发纸巾和碗,三表哥则负责发放酒水和饮料,大家各司其职,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沈志强站在院门口,看着渐渐聚集的客人,忽然转身对沈霖说:“小霖,你去换件干净衣服,等会儿让客人看看,咱老沈家自己的厨子,有面子。”

沈霖低头看看自己沾满油星的围裙,笑着走进房间。

柜子上那面落满灰的镜子,映出他略显疲惫却依然专注的脸庞。

他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看见自己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光,像两簇永远不会熄灭的灶火,那是对烹饪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热忱。

换好衣服出来时,正看见大伯妈在给堂姐小芳戴凤冠。

红头绳换成了金丝流苏,在晨光中轻轻晃动,宛如记忆里母亲的陪嫁,承载着岁月的温柔与美好。

“小芳姐真好看!”

沈霖打趣道。

“小霖,等小芳姐的时忙完,给你介绍女朋友,今天辛苦你了。”

堂姐小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芳姐,我还小呢!不着急不着急。”

沈霖连忙跑开,到灶火前忙碌起来。

早上十二点。

沈霖往灶膛里添了最后一块青冈木。

蒸笼里,头碗咕嘟作响,红苕粉吸饱了汤汁,颤巍巍的如同江边的鹅卵石;

辣子鸡的红油已经凝住,辣椒段浮在表面,像撒了把红珊瑚碎,色彩鲜艳,让人食欲大增。

“开席咯!”

吴磊站在院坝口一声高喊,打破了院子里的忙碌。

八条汉子抬着八仙桌整齐地往院坝里摆放,每一张桌子都承载着对宾客的热情与对婚宴的祝福。

沈志强站在堂屋门口,特意换上了蓝布对襟衫,旱烟袋换成了新打的铜烟杆,精神抖擞。

他看着沈霖系上绣着“沈家滋味”的围裙,忽然想起沈霖父亲在世时,在江城饭店第一次掌勺的情景,那时的他也是如此精神焕发,眼中闪烁着对烹饪的热爱与执着。

“上菜!”

沈霖一声令下,宴席正式开始。按照坝坝席的传统,凉菜率先登场。

卤牛肉、卤鸭子、卤鸡爪,每一道卤味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咸香适口;

接着是沈霖一战成名的红油凉拌鸡、凉拌猪头肉、红油耳叶,红油的色泽鲜艳夺目,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凉菜之后,热菜陆续上桌,坝坝席的核心——烧白,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烧白蒸得透烂,码在碗里像整齐的金砖,倒扣在盘里时,肥瘦相间的肉片颤巍巍的,底下垫的芽菜吸饱了油脂,香气四溢,让人直咽口水。

不知谁喊了句:“乖乖,这烧白比大河街馆子的还巴适!”

话音刚落,便赢得了众人的赞同与笑声。

随后,粉蒸肉、蒸排骨、萝卜炖牛肉等菜肴依次上桌,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沈霖的用心与厨艺。当烧肘子端上桌时,更是将宴席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肘子皮被烤得红亮,像抹了层江城特有的朱漆,浇上用红糖、蜂蜜、陈皮熬的酱汁,甜香混着肉香,弥漫在院坝中,甚至把蚊子都熏跑了。

二婶夹了块镶碗,蛋液里裹着柏木香,咬下去外层酥脆,里头软得像棉花,忍不住称赞:“小霖啊,你这手艺跟你爷爷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表哥的儿子吃得满嘴油,举着筷子喊:“还要糖醋排骨!”

惹得满桌人哄笑,院子里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堂姐小芳坐在主桌,红盖头下露出半张脸,眼睛亮得像沱江里的星星。

她用筷子尖戳了戳烧肘子,感受着肘子的糯烂,开心地说:“爸,这肘子真软糯。小霖也长大了,现在厨艺这么好!今天我真开心!”

沈志强正啃着辣子鸡,闻言抬头,喉结动了动,伸手抹了把眼睛,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傻女,你以后的日子,会天天开心!”

这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与祝福。

宴席进行到一半时,忽然有人骑着自行车到大伯家院外,大声喊道:“老沈!”

沈霖抬头一看,竟是范统。

他满头大汗地跳下车,手里举着张纸,气喘吁吁地说:“老沈!看看,桃源县美食大赛的报名表,我给你打印出来了,要抓紧时间报名了,还要准备很多东西呢!”

阳光穿过黄桷树叶,在沈霖的围裙上洒下斑驳的光斑,仿佛在为这个意外的惊喜增添一抹亮色。

沈志强愣了愣,看着范统手里的报名表,又看看正在给客人添酒的沈霖,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惊得院墙上的“囍”字微微颤动,惊得晨光里的油烟都打着旋儿往天上跑,像是要把这喜讯告诉路过的每一朵云。

“老范,你娃吃饭了没?先来吃饭,你整天不要那么着急忙慌的。”

沈霖接过报名表,抬头看向院子,只见阳光正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食客们的脸上洒下斑驳的光。

有人举着酒杯向他示意,有人忙着给孩子夹菜,有人在跟邻桌打听这厨子是谁家的娃,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范统在院子里找有空位的桌子,边走边说:“老沈,你自己看着,我找个空吃席去了。你没回我消息,我给你打了报名表就直接过来了,饭都没来得及吃,可饿死我了。”

看着范统急切的样子,众人不禁莞尔一笑。

大伯沈志强站在堂屋门口,背着手,腰杆挺得比平时直了许多,烟袋锅子在晨光里一闪一闪,像在给这场热闹的宴席打着拍子。

他看着沈霖,感慨地说:“小霖,你长大了,以后可以靠自己吃上饭了,你爸妈,在上面应该也在笑吧。”

风穿过院子,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仿佛是大自然对这场婚宴的祝福

沈霖忽然觉得,这人间烟火气,比任何米其林餐厅的灯光都要温暖,那是生活的味道,是家的感觉。

“大伯,要是可以,我可想在你家吃一辈子的饭。哈哈哈”

沈霖笑着说,摸了摸口袋里的红纸包,又看了看手里的报名表,嘴角慢慢扬起坚定的笑容。灶膛里的火还在烧,锅里的汤还在咕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延续与希望。

沈志强望了一眼沈霖,又望着远处的灶火,深情地说:“小霖,大伯家的饭,你想吃到什么时候都可以,你爸妈没发生意外之前,我也是一样把你当自己儿子养的。”

这句话,承载着大伯对沈霖满满的关爱与呵护,让沈霖心中暖意融融。

“大伯,要是我爸妈现在还在,我做的菜,他们应该也会连吃好几碗......”

沈霖回忆起小时给爸妈捏的丸子,都没煮熟,他们也一口一个地吃着,眼中不禁泛起泪光。

“小霖,把你想做的做好,过好日子,你爸妈也会开心的。”

沈志强轻声安慰道,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与支持。

调整好心情的沈霖,拿出了桃源县美食大赛的报名表,看着报名表。

暗暗下定决心,打算好好的备赛,争取拿个好名次,让自己更有能力对自己在乎的人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