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宝剑的来历

换源:

  当时,大家各自带上一些银两,嘱咐客栈店家帮忙看管门户后,便一同出门了。他们来到大街上逛了一圈,看了看那些刀剑店里挂着的货色,发现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没有那种钢火好的。而且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拥挤。岳飞说:“咱们不如到小街去瞧瞧,说不定反而能找到好东西呢。”于是,他就和兄弟们一起拐进了一条小胡同。

胡同里有不少店铺,有的热闹,有的冷清。他们看到一家店里摆着几件古董,墙上还挂着名人书画,以及五六口刀剑。岳飞走进店里,店主立刻站起身,拱手说道:“几位相公请坐,请问是想看看什么东西呀?”岳飞说:“我们不是要买别的,要是有好刀或者好剑,麻烦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店主连忙应道:“有,有,有!”说着,马上取下一口剑,擦干净后递了过来。岳飞接过剑,先看了看剑匣,然后把剑抽出来仔细端详,看完后说道:“这样的剑不太合用,要是有更好的,麻烦再拿出来看看。”店主又取下一把剑,岳飞看了还是不满意。一连看了好几口剑,都觉得一般。岳飞说:“要是有好的,就拿出来;要是没有,那我们就告辞了,您也别忙活了。”

店主心里有点不高兴,说道:“您看了这几口剑,到底是哪儿不满意呢?倒想请教请教。”岳飞解释道:“要是卖给那些王孙公子、达官贵人,图个好看,这些剑也没什么不好。可我们买剑,是要上阵杀敌防身,为国家安定出力的,这样的剑怎么能用呢?要是真有好剑,价钱您尽管说就是。”牛皋在一旁接口道:“不管你要多少钱,绝对不会少给你的,快拿出来看看,别这么寒酸小气的。”

店主听了,又抬头把这几位兄弟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道:“如果你们真要看好剑,确实还有一口,不过放在家里。我叫我弟弟出来,带几位相公到我家去看看,怎么样?”岳飞问道:“到府上有多远呢?”店主回答:“不远,就在前面。”岳飞说:“既然有好剑,走几步路也没关系。”店主便叫小厮:“你进去把二相公请出来。”小厮答应一声,进去了。

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问道:“哥哥,有什么吩咐?”店主说:“这几位相公想买剑,看了好几口都不满意,想来是识货的人。你陪众位到家里去,看看那口剑。”那人答应一声,转身向众人拱手说道:“各位相公,请一同移步。”岳飞也回礼道:“请您前头带路。”

于是,众人告别店主,一起出门。岳飞仔细打量这个人,只见他头戴一顶晋阳巾,前面镶嵌着一块羊脂白玉;身穿一件蓝色道袍,脚蹬一双大红朱履;手里还拿着一把湘妃金扇,看起来风流俊雅,气质不凡。

众人走了大概二里多路,来到一座庄门前。庄门外种着一排垂杨柳,围着一道不高的石墙,还有两扇篱笆门。那人轻轻扣了扣门,里面走出一个小童,把门打开,然后请大家进入草堂。众人行礼后坐下,小童很快就端上茶来。大家喝过茶,岳飞问道:“冒昧问一下,先生贵姓?”那人反问道:“还是先请教各位尊姓大名,是哪里人呀?”岳飞说:“在下是相州汤阴县人,姓岳名飞,字鹏举。”那人连忙说道:“久仰,久仰!”岳飞接着介绍:“这位是大名府内黄县的汤怀,这位姓张名显,这位姓王名贵,都是我的同乡好友。”牛皋抢着说道:“我叫牛皋,是陕西人。我自己有嘴,不用大哥代说。”岳飞赶忙对那人说:“先生别见怪!我这兄弟性子虽然急了点,但人很好相处的。”那人说道:“这也难怪。”

岳飞正要问那人的姓名,那人却站起身来说道:“各位先请坐,我去把剑取来,请各位指教。”说完,就径直往里面走去。岳飞抬头四处观看,说道:“这是个喜爱古玩的人家,才有这么多古画挂着。”又看到两旁的对联,便说道:“这个人原来姓周。”汤怀问道:“一路上和哥哥一起过来,都没问过他姓名,哥哥怎么知道他姓周呢?”岳飞说:“你们看看这对联就明白了。”众人一起看了看,说道:“这上面也没个‘周’字呀!”岳飞解释道:“你们看这上联是‘柳营春试马’,下联是‘虎将夜谈兵’。现在不管军营里都贴着这对联,却不知道这是唐朝李晋王送给周德威的,所以我猜他姓周。”牛皋说:“管他姓周不姓周,等他出来问问就知道了。”

正说着,只见那人拿着一口宝剑走了出来,放在桌上,又重新坐下说道:“失陪了,不好意思!”岳飞说道:“不敢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那人回答:“在下姓周,贱字三畏。”众人听了,都惊讶地说:“大哥简直是神仙呀!”周三畏起身说道:“请岳兄看剑。”岳飞也站起身,接过剑,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抽出三四寸剑身,顿时感觉寒气扑面而来。他又把剑完全抽出来,仔细看了看,然后连忙把剑推回鞘中,说道:“周先生,请把剑收起来吧!”周三畏问道:“岳兄既然看了剑,怎么不说价钱呢?难道还不满意吗?”岳飞说:“周先生,这可是府上的宝贝,价值连城。我这样的小人物,哪敢有非分之想,您可别拿我开玩笑了!”周三畏把剑接过来,仍旧放在桌上,说道:“请坐。”岳飞说:“不用了,我们该告辞了。”周三畏说:“岳兄既然识得此剑,我还有事请教,哪能就这么走呢?”岳飞没办法,只好又坐下。

周三畏说道:“我祖上原本世代担任武职,所以留下了这口剑。到我已经是第三代改学文学了,这剑对我也没什么用处。祖父曾经叮嘱子孙说:‘要是后人有能识得这剑来历的,就把这剑送给他,一文钱都不能收。’如今岳兄既然知道这是宝剑,我一定要请教,说不定您就是这剑的真正主人呢。”岳飞说:“我心里倒是怀疑这剑的来历,但说出来又怕不对,岂不让人笑话。现在先生一定要问,要是我说错了,还请您别见笑。”周三畏说道:“还请岳兄不吝赐教,我洗耳恭听!”

于是,岳飞伸出两根手指,讲了起来:

“我当初听先师说过,凡是锋利的宝剑,在水中能斩断蛟龙,在陆地能切割犀牛大象。像龙泉、太阿、白虹、紫电、莫邪、干将、鱼肠、巨阙等宝剑,都有各自的来历。这口剑一拔出来就有寒气袭人,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宝剑。当时,楚王想要称霸诸侯,听说韩国七里山有个叫欧阳治善的人,擅长铸剑,就派人把他召进朝廷。欧阳治善来到朝廷,拜见楚王之后,楚王说:‘我召你来,不为别的事,就是要你铸造两口剑。’欧阳治善问:‘不知大王要铸造什么样的剑?’楚王说:‘要铸造雌雄两口剑,都要能飞起来杀人,你会造吗?’欧阳治善心里一想:楚王是个强势的君主,如果不答应他,肯定不会放过我。于是就上奏说:‘剑我是会造,只怕大王等不及。’楚王问:‘为什么?’欧阳治善说:‘要铸造这两口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楚王说:‘那我就给你三年时间。’随后赏赐了他金帛彩缎。欧阳治善谢恩出朝,回到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把金帛留在家里,自己就去山中铸剑了。他另外还铸造了一口剑,一共是三口剑。

“到了三年,宝剑果然铸造好了。他回到家对妻子说:‘我现在要去楚国献剑。楚王有了这两口剑,恐怕会担心我再给别人铸造,一定会杀了我来断绝后患。我想来想去,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把雄剑埋在这里,只把另外两口剑送去。这两口剑不能飞起来杀人,楚王肯定会杀了我。你要是听到我的死讯,千万不要悲伤哭泣。等你腹中胎儿十月期满,如果生下女儿,那就罢了;要是生下儿子,你好好抚养他长大,把雄剑交给他,让他为父报仇,我在阴间也会保佑你们。’说完,他就和妻子分别,前往楚国。

“楚王听说欧阳治善来献剑,就带着文武大臣到校场试剑。结果,剑果然不能飞起来杀人,楚王白白等了三年,顿时大怒,就把欧阳治善杀了。欧阳治善的妻子在家得知这个消息,果然不敢悲伤哭泣。她一直守到十月,生下一个儿子,便用心抚养。儿子长到七岁,被送到学堂读书。有一天,他和学堂里的学生发生争执,那个学生骂他是没爹的孩子。他哭着跑回家,向母亲要父亲。母亲看到儿子要父亲,忍不住痛哭起来,就把之前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儿子听后,要看看剑,母亲没办法,只好挖开泥土,取出那口剑。儿子背上剑,拜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说要去楚国为父亲报仇。母亲说:‘你年纪还小,怎么能去呢?’她后悔自己把事情说得太早,导致儿子这样,于是就上吊自杀了。

“儿子把房子烧了,把母亲火葬后,独自背着剑上路。他走到七里山下,不认识路,就日夜啼哭。哭到第三天,眼睛里都流出血来。这时,忽然山上走下来一个道人,问道:‘你这孩子,为什么眼睛流血呀?’儿子就把要报仇的事情诉说了一遍。道人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能报得了仇呢?那楚王前呼后拥的,你怎么能靠近他?不如我替你去报仇,但是我要向你取一样东西。’儿子说:‘就算要我的头,我也心甘情愿!’道人说:‘我就要你的头。’儿子听了,立刻跪下说:‘要是能报父仇,我愿意把头献给您!’说完,就对着道人拜了几拜,然后起身自刎。道人把头取了,把剑佩在身上,前往楚国。

“道人来到楚国的午门之外,先是大笑三声,接着又大哭三声。军士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楚王派官员出来查问。道人说:‘我笑三声,是笑世上的人不认识我的宝贝;哭三声,是哭这宝贝空有其能,却遇不到识货的人。我是来送长生不老丹的。’军士回去向楚王奏报。楚王说:‘宣他进来。’道人进入朝廷,取出孩子的头。楚王一看,说:‘这是个人头,怎么说是长生不老丹?’道人说:‘可以取两只油锅来,把头放进去。油滚一刻,这头会变得唇红齿白;煎到二刻,口眼都会动;煎三刻,拿起来放在桌上,能叫出满朝文武的姓名;煎到四刻,人头上会长出荷叶,开出花来;五刻工夫,会结成莲房;六刻就会结成莲子,吃了一颗,能活到一百二十岁。’楚王听了,就命令左右取出两只油锅,让道人照做。果然,六刻工夫,就结成了莲子。满朝文武无不喝彩。道人请大王来摘取长生不老丹。楚王下殿来取,没想到道人拔出剑,一剑把楚王的头砍落在油锅之内。众大臣见状,要来捉拿道人,道人也自刎,把头掉进了油锅。众大臣连忙把三个头捞起来,三个都是光头,分不清哪个是楚王的,只好用绳子穿起来,一起下棺埋葬。古代说楚国有‘三头墓’,说的就是这件事。这口剑名叫湛卢,唐朝薛仁贵曾经得到过,如今不知道为什么会落在先生您的手里?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这口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