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康王继位建立南宋

换源:

  到了县里,康王在大堂之上稳稳坐定,众人纷纷重新参见行礼。这边,侍从们忙前忙后地送上酒饭,那边,兵马也迅速集结,严阵以待,准备守城。康王目光扫过四周,神色中带着几分忧虑,开口问道:“这儿现在有多少兵马可以调遣啊?”

都宽赶忙上前,恭敬地禀报:“回主公,目前就只有马兵三百,步兵三百。”

康王一听,眉头紧紧皱起,脸上满是担忧,急切地追问:“要是那金兵追过来,咱们该怎么应对呀?有没有啥好办法?”

都宽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回答:“主公可以马上下命令,召集各路兵马前来支援;同时张贴榜文,招集四方的豪杰一起共赴国难。现在大家心里都想着宋朝,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会纷纷赶来帮忙的。”

正商议着,忽有军士匆匆跑来,单膝跪地,大声禀报:“启禀主公,王元帅带着三千兵马,前来保驾,因为没接到圣旨,不敢贸然进来,这会儿正在城外等着呢。”

康王一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快去把我让他进来的意思传达给他!别让他在外面等太久。”军士领命,快步跑到城外传令。不一会儿,王渊身着铠甲,大步流星地进城,来到县堂之上,朝见康王。君臣二人对视一眼,顿时悲从中来,相视而泣,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情绪。

康王抬手示意王渊坐下,关切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呀?”

王渊恭敬地站起身,微微欠身,说道:“我几天前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神人,说自己是东汉的崔子玉,他托梦给我,让我到这儿来保驾。当时我还半信半疑的,没想到主公您真的在这儿,这真是老天爷的安排啊!”

正说着话,又有军士急匆匆地跑来,高声喊道:“启禀主公,金陵的张大元帅带着五千兵马,前来保驾,已经在城外等着听旨了。”

康王精神一振,连忙说道:“快把他叫进来!可别怠慢了。”张所进城后,朝见完毕,奏道:“我也梦到崔府君托梦,让我来保驾。没想到王元帅已经先到了,真是有缘啊。”

王渊和张所相互见礼,各自坐下。康王看着王渊一表非凡,气宇轩昂;又见张所虽已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威风凛凛,心中不禁大喜,开口问道:“两位啊,这儿地方不大,城墙又矮,兵马还少,要是金兵打过来,咱们该怎么迎敌呀?有没有啥周全的办法?”

王渊站起身来,抱拳说道:“主公,现在两位皇帝都被抓到北方去了,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我希望主公能驾回汴京,正式登上皇位,号召四方的豪杰,一起想办法恢复国家。有主公您坐镇,天下人的心肯定都会归向您,还愁打不败金兵吗?”

张所却缓缓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王元帅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汴京现在已经被金兵破坏得不成样子了,况且还有奸臣张邦昌卖国求荣,守在那里,他心里到底咋想的谁也不知道,实在是不适合轻易回去。而金陵是咱们祖宗受命的地方,而且地处四方中间,交通方便,利于粮食运输,实在是建都的好地方。”

康王听后,微微点头,觉得张所说的更稳妥,便批准了这个提议,选了个日子出发,往金陵进发。一路上,州官、县官纷纷前来送粮食等物资,以前的老臣子听说了,也都赶来保驾。

到了金陵,康王暂时在鸿庆宫住下,大臣们依次朝见。有众大臣进上皇帝的冠冕和礼服,康王便在五月初一这天,在南京正式登上皇位,庙号高宗皇帝。改年号为建炎,大赦天下,并发诏书通告天下,召集四方来支援的兵马。

没几天,赵鼎、田思中、李纲、宗泽以及各路节度使、各总兵都纷纷前来护驾支援。康王又派官员到各路去催取粮草,各路听说了消息,也都陆续出发,运送粮米来接应。

这时候,来了一位清官,是汤阴县的徐仁。他听说新皇帝登基了,心里特别激动,可偏偏赶上这年成不好,粮食特别贵,一斗米能换一升珠子,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苦。县主亲自下乡,催着大家交粮;还劝富户和乡绅们捐些钱粮,好不容易凑够了一千担,徐仁决定亲自送来。一路上,他省吃俭用,风餐露宿,终于到了金陵。

他让众人把粮车停在空地上,自己整理了下衣服,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到军营门口,见了守门的中军官,拱手说道:“中军大人,我是汤阴县的,送粮米来了,麻烦您给通报一声。”

中军斜着看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说:“帅爷这会儿正忙着呢,不方便通报,你等着吧。”

徐仁心里一急,脸上还是带着谦逊的笑,说:“这可是大事啊,关系到军队的粮草供应,还望大人通融通融,麻烦您给通报一下。”

中军有点不耐烦了,皱着眉头说:“我事儿也多着呢,哪有空给你通报!”

徐仁听出中军话里的意思,会意地笑了笑,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封好的小包,里面装了六钱银子,双手递过去,陪着笑说:“就这点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大人收下。帅爷那儿,就劳烦您给说一声了。”

中军接过小包,在手里掂了掂,觉得轻飘飘的,心里不屑,脸上露出嫌弃的神情,把小包往地上一扔,大声说:“就这么点银子,还想让我给你办事?没门儿!”说完,转身就进去了,根本不理徐仁。

徐仁看着地上的小包,心里特别生气,脸都气红了,大声说:“怪不得朝廷遭这么多罪!别说是奸臣当大官了,就一个看门的中军都这么可恶!难道我到了这儿,就只能吃闭门羹吗?哼,没你帮忙,我也能见到元帅!”

说着,他从马鞍边抽出马鞭,用力敲起鼓来。里面的王元帅听到鼓声,心里一惊,忙坐到公堂上,大声让旗牌官出去看看是谁在敲鼓。旗牌官匆匆跑出来问清楚情况后,进去报告给元帅。

元帅眉头一皱,说:“让他进来!”旗牌官答应一声,快步走出军营门,大声说:“大老爷传汤阴县的进来。”

徐仁不慌不忙,整理了下衣服,走到台阶下,深深鞠了一躬,恭敬地说:“汤阴知县徐仁,参见大老爷,特意送来一千担粮米。”说完,把手里的公文呈上去。

王元帅接过公文,看了很高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说:“难为你跑这一趟了!一路辛苦了。不过送粮虽然是大事,也应该让中军先通报一声,不该自己敲鼓。好在我知道你是个清官,要是换作别人,可就得治你的罪了。”

徐仁眼里闪过一丝委屈,但还是恭敬地说:“那个中军嫌我给的银子少,扔在地上,不肯给我通报。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斗胆敲鼓的,冒犯了您,求您原谅我。”

王元帅一听,特别生气,一拍桌子,大声说:“还有这种事!简直无法无天!来人,把那个中军绑起来砍了!”

两边的军士答应一声,马上把中军绑了起来。中军吓得脸色惨白,连连求饶。徐仁见状,赶紧跪下,诚恳地说:“要是杀了他,我以后可就结下大仇了,说不定哪天就被报复,这可怎么好啊,还求大老爷开恩!”

元帅看着徐仁,眼里露出欣赏,说:“你是个清官,我欣赏你。既然你求情,就免了他的死罪。”然后大声说:“打他四十大板,赶出军营!”又叫人拿过来五十两银子,递给徐仁说:“给你当路费。”

徐仁接过银子,特别感激,连忙说:“多谢元帅厚爱,我感激不尽。”说完,向元帅告辞,出了军营门,骑上马走了,心里满是感慨和欣慰,暗暗想:“以后我一定要更尽心尽力,为朝廷分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