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见之不忘。
璟纡长公主,自遇见那个人后,便念念不忘。
那人是镇守边关的将军,威风凛凛的模样,篆刻在公主的心中,挥之不去。
皇衣长袍的人影走了出来,另一满身官绣的红官服也出现在眼前。
璟纡长公主偷偷的翻阅古籍,察觉到有人打开藏书阁的门,嘎吱的声音,警觉的她,三步并两步,蹑手蹑脚,悄悄地就躲到了角落里,幸好没有被发现,不然母后知道了又要说她了。
“陛下,若是将他调回京中,何必急于一时了。臣以为过些时日也不迟啊!“吕汾丞相说道。
“舅舅,朕身边着实缺领军的人手,现在兵部之位尚在悬空,魏延戍守边疆数年,又在西域三族大战立有军功,父皇没有多加提拔,如今由朕对其施以褒奖,允其回京,他自然会感恩戴德。何况他魏延又是孝子,魏家老夫人盼儿归家度日如年,这步棋走的下去。“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魏延此人不喜财宝,为人处事雷厉风行,回到京中,怕是要出乱子。“
“这倒不会,朕了解他,等时机成熟,选个合适的皇家女子赐婚于他,结成姻亲更能朕我所用。“
“这法子亦是可行。臣知道到该怎么做了。“
“舅舅,朝政上的是还要您多多费心了!“
“陛下折煞老臣了,都是老臣应该做的。微臣告退。“吕汾躬身作揖道。
“好。“
吕汾慢慢地退了出去,轻蔑道:“黄口小儿羽翼渐丰,有一点皇帝的样子了。九五之尊还不得听我的。“
大监高榛抖了抖拂尘,俯身道:“启禀陛下,皇后娘娘醒了……陛下……“
还没等高榛说完,皇帝顾宇珽就直接走了,“摆驾椒房殿……“高榛只能大喊,屁颠屁颠地紧跟着皇帝的脚步。
璟纡长公主听到门合上的声音,就探头探脑的张望,确定四周无人才走出来,拖着长裙,拿到自己想看的书,就溜回她自己的月仙殿。璟纡只喜欢诗词歌赋,琵琶胡琴与羌笛,无师自通。唯有月琴瑶筝,排箫鼓瑟,埙与扬琴,是她乐音之尚。
月仙殿,巧玉珠设,案台都是乐谱音律,乐器繁多。除了衣裳妆台,胭脂发钗俱齐,并无其他。璟纡长公主,名为莺歌,因其出生时,有黄莺鸟在椒房殿的树上鸣叫,闺名只有宫中两宫太后知道,甚少提及。
璟郦爱书法,笔墨纸砚常与之相伴,抬手落笔时而笔走龙蛇,时而妙出游鱼,生怕一个不小心写错了。
玉明殿是璟郦公主的寝宫,一案一屏风,一铜镜一美人榻,笔墨纸砚样样全,宣纸上字字珠玑,尤其痴爱文墨,满园桃花,灼灼其华。璟郦长公主叫婉歌,尚在襁褓时,整日咿咿呀呀,小小年纪学人说话,皇帝见其声婉转袅袅,便起了这个名字。
璟虂性情烂漫,洒脱自如,善剑舞,好酒欢歌来寻乐。
璟虂公主住在霜云殿中,殿内陈设清简,走进去,屏风上满满的都是衣物,齐齐整整的放置,剑放于盒中,每日晨起,练剑挥袖,起舞弄清影。璟虂便叫云歌,她牙牙学步的时候,那胖乎乎的小手像是拿的稳好像,又要像是掉的样子好,艰难地提着木剑指着天空上的云,开口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云字。
昨日,璟纡她无意中听到大哥与丞相舅舅的对话,要将他召回京中,整顿军务,盼了这些年,终于听到他回来了,满心欢喜。
不过一月,魏延等回京,行军动静浩浩荡荡,行列前头有一辆马车,里面坐着一位貌美女子,名唤姗卓,乃乌孙旧人,窗棂的帷幔张起,只见那女子掩鼻咳嗽,脸容惨白。
魏延携姗卓一同入宫,觐见皇帝。进到太极殿前,将手中刀剑交到守卫,方才进殿。
“臣魏延(民女姗卓)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顾宇珽立于庙堂最高处,俯视道:“平身。“
“谢陛下。“
魏延滔滔不绝,细细碎碎的汇报边疆事宜,最后递上折子才停下来。
皇帝中途就遣退了魏延与姗卓,让他们回去拜见家母,一家团聚,继而朝上议事。
魏延搀扶着姗卓走着,情意绵绵之时,恰好遇到了璟纡长公主。
璟纡长公主看见他们两个,本该微笑相迎,却难以展露。
“请问您是哪位娘娘小姐呀?“
“魏将军,你不认得了我了……我是月仙殿璟纡啊!小时候经常缠着你的那个小妹妹啊!“
“璟纡长公主,恕臣眼拙,没有认出殿下,多年不见,公主可好。“
“还好。“璟纡长公主微唇启,“魏将军,这位姑娘是……“
“回公主,这是臣的未过门的妻子,她叫姗卓。“
“姗卓见过长公主。“姗卓微微颔首,福了福身子,又咳了起来,拿着手绢掩面。
魏延关切道:“这几日不是大好了吗?怎么又咳了起来。要不要看一下大夫啊?“
“没事,我还能走,我们回府吧!“
“璟纡长公主我们先走了,下次再叙。“
“好。还有姗卓好好照顾自己。“
“谢谢公主关心,民女知道了。“
璟纡长公主心里念叨,他已经有了姗卓了,有了心上人,她该怎么办啊!
魏延等回到府中,换过常服,领着姗卓拜见魏老夫人,一番嘘寒问暖后,就命侍人不知客房让过来姗卓居住,还安排了一位叫小小的下人给她伺候她起居。见她时常咳嗽,老夫人就询问她缘由,只说是小病不碍事。
过了好几日,璟纡长公主带着白瓯太医到访,出行六人护卫随行。魏老夫人府门接驾,茶水侍奉,好生招待。
“魏钱氏参见璟纡长公主。“
璟纡长公主上前扶住早生华发,慈眉善目的她,“老夫人不必多礼。这些日子没来看您,气色好了不少,您的府中如此古朴,很是青简。“
“不知公主驾临有何要事?“魏老夫人问道。
“魏延可在府中……“
“回公主,小儿不在,进宫去了。“
“好吧!本宫就直说了吧,本宫是来寻姗卓的。“
“原是为了这个,老身还以为公主过来陪老身说说话了!“
“本宫也是来陪老夫人您说话呀!不过今日确实有事找一下姗卓……“
“小翠,为公主殿下引路。“
“是,老夫人。“一青衣小女应道,长相寻常,并不出众。
“公主,这边请。“小翠领着公主,来到客房,打开房门,看到卧榻上的人,病弱不堪,入耳尽是咳声。
“白太医,断脉。“
“诺。“白瓯躬身,立即为姗卓诊脉,只见他眉头紧锁,叹气连连。
“姑娘,这个咳疾多久了。“
姗卓虚弱道:“估摸着有三年还是四年了!“
“姑娘,三年前时候可是遭遇大火,浓烟入鼻……“
姗卓又道:“正是。“
“当时可有寻医问药。“
“没有。“姗卓摇摇头,“当时军医也只是帮我看了看说没什么大事,开了几服药给我吃。“
“姑娘,可以按时服药。“
“没有,药太苦了只喝了一次就停了。“
白瓯刁眉细眼,大嘴利落,道:“姗卓姑娘,你可知那是救命药,你怎么能停了了。你可知,如今的你烟毒侵肺,药石无灵,只剩月余性命。“
“什么!“璟纡长公主惊叹,一脸茫然。
“多谢白太医。“姗卓道。
璟纡长公主便道:“白瓯你先回府吧!本宫等会儿就回宫。“
“诺。微臣告退。“白瓯转身离去,径自府门外。
姗卓搭上了璟纡长公主的手,冷静道:“殿下,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你能不能答应我不要告诉魏延。“
“好,本宫答应你。“
“璟纡长公主,你愿意替我守候在他身边吗?其实初次见你时,眉眼含秋波,我就知道对他有意。如今我时日无多,只希望公主能对今日的事只字不提。“
“好。我答应你。“璟纡长公主道。
“还有一事,我想告诉你,我是乌孙的小公主,魏延为了我隐瞒了多年,我怕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希望公主以后帮我把这个秘密瞒下去,不要让有心之人利用,害了魏府。这个秘密也就随我埋进黄土,尘封于世。“
“本宫知道了。“
“魏延他不是无情之人,公主对他的好,总有一天他会懂的!多谢公主请御医为我诊治,我身子不便就无法向公主行礼了。”
“无妨。若无当年的事,或许你还是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公主,就不会造成今日这般结果!”
“璟纡长公主,你们中原句话说的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即便当年没有赢朝出兵,西域诸国都不会太平,互相攻打是迟早的事。西域诸国同宗同源,都是兴亡更迭,国号换了一个又一个,来来去去的都会强者之间的博弈,尤其是我这种没有什么价值的公主,也是王亲贵族用来联姻的东西而已,夫死子继,正室降为侍妾也是常有的事,我的生母受够了这种屈辱,就趁着战乱时将我送出,挡住我的身前,活生生的人,忍受被箭簇火势摧残,浑身触目惊心的伤痕,她拉着我的手,一直到跑进安全的洞口,倒在我的怀里,才咽下最后一口气,口中一直说着‘活着’二字……”
“姗卓,都过去了莫要伤悲,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养好身子,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是。璟纡长公主,时候不早了!您该回宫了。“
说完,姗卓用帕子拭泪,苦苦挤出一个笑容,就让小小送公主出府。璟纡长公主回到宫中,世事无常这句话在那一刻她似乎明白了。
过去数日,璟纡长公主不曾踏入魏府半步,姗卓香消玉殒。
皇帝听了妹妹(璟纡长公主)的话,许了魏延两月服丧,为心上人操办后事。魏延抱着姗卓的牌位不吃不喝三天三夜,老是将自己关在房里。
又过去了一些日子,魏延还是难以走出伤痛的阴影,皇帝就在皇子公主的百日宴中,借机赐婚魏延,将璟纡长公主许配给他,拉拢其人。
皇帝之命不可违,魏延和璟纡自然领命。
大婚暖床,璟纡长公主看着醉醺醺的他,两行清泪缓缓划过脸颊。
两人耽搁了数月才圆房。
魏老夫人实在看不下去,就把魏延与璟纡长公主两个关在一起,免得自己的儿子又说军务缠身,跑去书房去睡。将唯心阁的门锁的死死,才安心回房休息。
不过,老夫人还留了一手,房里的茶水换成了烈酒,熏香点上了……
“璟纡……“
“夫君有话直说……“
“你会怨恨我吗?“
“不会,嫁给你,我不后悔。“
“如果是为了姗卓伤怀,你冷落我,我体谅你。为情伤心,易伤身。“
起初,璟纡长公主喝了一点小酒,后面魏延也跟她一起喝,互诉情肠,一杯又一杯。
缠绵悱恻,红帐落下,烛光摇曳,一点点暗下来。
第二日醒来时,他们衣衫不整,地面都散落着凌乱的衣物。
魏老夫人如愿以偿……
第十六章貌合神离
璟纡长公主携驸马爷进宫,先是到长乐宫拜见两宫太后,奉茶请安,然后再去叩见皇帝皇后,行礼问安。
请安过后,璟纡长公主席地而坐,与其他姊妹话聊家常,品茗尝茶点,笑声一片。
皇后娘娘(安和)看着怀里的珩阳公主,还有塔娜抱着的二皇子沐川。当日的满日宴,虽然没有歌舞升平,一夜笙歌,只是简简单单的宗亲大族赴宴,位列其中,尝山珍海味。
不过,给赐婚魏延璟纡二人,可当真是一步好棋,一个妹妹牢牢的栓住了兵部大将。一个权倾朝野的舅舅,独揽一切,要撼动其根基,实属不易。
赢文高宣帝的生母赵德妃,在其子登基后的第三年就驾鹤西去,追封为淑德皇后,葬在先帝侧。
如今的两宫太后,一是太皇太后元绾,乃前朝公主,当年下嫁给赢朝的开国皇帝,元氏皇族不战而降。另一位是高宣皇太后,赢朝第三位君王文高宣皇帝的继后,当今皇帝的生母。
大赢历经四个皇帝,呈现出繁华盛世。
元氏大族与顾家是姻亲关系,有太皇太后撑着,表面的荣耀还是有的,但在朝中的实力大不如前。
淑德皇后的哥哥赵逸是一方将军,留守京中,不大参与朝政事务,就连当年文高宣皇帝杀江狄的事,也没有出面说过一句话,后来文高宣皇帝就将赵逸全家男丁派去戍守边城。数年前,随太子出征西域,得胜归来,并没回京领赏。
长孙赵吕宋,四大家族同在京中,明争暗斗多少年,唯有赵家分毫未损,必有过人之处。
皇帝顾宇珽眼下要做的就是铲除异己,将大权揽回来,吕汾这些年,囊括钱财,生活奢靡,朝政上毫无建树。皇太后吕芙对堂弟吕汾多加提醒,他却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估计好日子到头了。
安和只是旁观,保住后位,佑护子女,远在楼兰的双亲才能无恙。
果不其然,一年过去了。
宋芸娘的父亲宋意收集不少罪证,联合不少科考当中落榜的寒门子弟,一同参了吕汾一本,还牵扯出当年一桩桩尘封的命案,比如吕汾的政敌韩叁,仅仅因为吕汾侄子苏鑫督造皇家金器,偷工减料,虚报款项,中饱私囊,写了奏折半路被吕汾的党羽截下,及时销毁,并于出宫途中,吕汾联合苏鑫背后的地痞流氓,绑走了韩叁,在五里亭间活埋。
宋意此举顺民意,赚名望。
韩叁之子韩立苦苦寻找了父亲十六年,知晓父亲有可能亡故,不敢得罪,一家老小搬到戍右边处安家,改名换姓。
数月前,宋意找到了韩立,道清其来意,韩立毫不犹豫地将当年父亲的奏折誊抄的副本,交给宋意,才能在彻底告发吕汾。
还有强占百姓田地,建置豪华大宅院,讲那些反抗的人打的不成样子,无权无势的白丁皆是敢怒不敢言,也只好作罢,当地官吏更是不敢得罪。
皇帝一看,立马下诏,抄了吕汾的家,诛杀吕汾苏鑫二人,吕汾家中男丁全部抄斩,女子充为官妓,没入奴籍,不得赎身。还有吕汾有弑君之心,新帝断然是留不得的。
苏鑫招供韩叁尸埋何处,官差寻到后,告知韩立,皇帝念韩叁刚正不阿,赐金十两,予以厚葬,召回京中居住。韩立在看见父亲沉冤得雪,涕泗横流,对于皇帝的恩典也是感恩戴德。
皇帝还将田汾霸占的田地悉数还给百姓,将建造极尽奢华的吕氏府第夷为平地,可谓是大快人心。
皇后娘娘看到如此杀伐果断的顾宇珽,心生畏惧,枕边人连舅舅都杀,真的不知道他为了皇权还会做出什么。
皇帝肃清了朝纲,接下来就是治九州。先是召回封王,派梁王前去西域驻守在都护府,留意西域诸国动态,尚武的梁王直接应下,即可启程。
诸侯进京,皇帝废弃郡国,诸王仍能享有亲王封号,没了国君之名,不得在封地设立朝堂官员,豢养军队,每年进贡事宜,可遣使者押送京师。诸侯若有意,也可在京中置府。
皇帝彻底铲除了前朝九国之乱的祸患,没有重蹈先帝的覆辙,兄弟相残,封王要清君侧,煽动他国掀起战火,燃烧九郡国,最后,赵逸将军剿灭叛军,平定战祸,加官进爵,显赫门楣。
燕王叔顾春当时尚在京中留职,没有掺和其中,躲过一劫。
安和与皇帝同床共枕,貌合神离,一帝王的冷血无情让她心惊胆战,真不愧是顾家的子孙,冷酷无情。
安和刚刚出月子,裹上棉裘,红红的长裙拖在地上,皇帝拉着她的手,走上城楼。一望而下的,是吕汾父子俯首跪地,刽子手饮酒醉喷大刀,酒水挥洒在戳刀之锋利,大刀一挥,飞舞在空气中的血滴,渐渐落地,安和躲进皇帝的怀里,不忍直视城楼下的场景,紧紧的拽着皇帝那双厚实的双手,不肯放开。
心之相近,亦是相离。莫相忘……
【卿云歌】佚名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