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亮直播被封的片段录像,如同在互联网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冷水。他那从极度萎靡到异常亢奋的惊人对比,连续五次“再来一瓶”的诡异好运,以及在直播间众目睽睽之下被超管以“健康异常”为由强制封禁的戏剧性结局,本身就充满了爆炸性的传播要素。
无数“热心”水友、嗅觉灵敏的营销号、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纷纷拿起“剪刀”。
《惊爆!主播连灌五瓶神秘饮料,爆肝20小时险猝死!平台紧急封禁!》
《是科技狠活还是生命禁药?这款饮料让废柴主播秒变战神!》
《无限续杯?神秘饮料引争议!是营销噱头还是隐藏风险?》
《前方尿检!某主播因饮用“闪能”饮料被超管抬走!》
各种耸动、猎奇、略带惊悚的标题党短视频和图文分析,如同病毒般在B站、抖音、微博、贴吧等平台疯狂传播。
虽然内容大多夸张失实,但核心的戏剧冲突点被无限放大。
网友们乐此不疲地玩梗:
‘闪能:启动!战神模式!’
‘还在喝红牛?Out了!现在硬核青年都喝闪能!’
‘老板,来瓶闪能,要能让我连续中奖还能通宵加班的那种!’
‘喝了闪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熬夜打游戏(才怪!)’
‘建议纳入体育竞技反兴奋剂检测名单!’
‘哪里有卖?想试试!大不了喝完去ICU门口蹲着!’
争议性带来了巨大的话题热度。“闪能”这个名字,以一种极其魔幻、充满戏剧冲突的方式,强行闯入了大众的视野,瞬间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虽然毁誉参半。
而当“再来一瓶”那高达70%的中奖概率被有心人测试挖掘出来,并在现实中迅速得到验证时,这把火彻底被点燃了!
对于价格敏感、喜欢新鲜刺激、热衷分享和社交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再来一瓶”本身就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70%的概率?这简直是买一赠一级别的中奖率!更何况,还有徐洪亮直播事件带来的巨大好奇心和“梗”的加持。
很快,在各大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台球厅、网吧、篮球场边,上演着一幕幕“闪能”带来的惊喜狂欢:
“老板,来瓶闪能!”
“嚯!再来一瓶!老板换!”
“靠,我也中了!再来一瓶!”
“牛逼啊!老三你也中了?我们俩买三瓶,中了三瓶新的?四舍五入等于白嫖啊兄弟们!”
“哈哈哈,老板,你这饮料是不是瓶瓶有奖啊?”
有好事者甚至拍下了更夸张的一幕:一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在学校小卖店门口,在十几个同学的围观和手机拍摄下,一脸兴奋地拧开一瓶又一瓶“闪能”。
“第一瓶…中了!再来一瓶!”
“第二瓶…又中了!再来一瓶!”
“第三瓶…还是中!”
“第四瓶…再来一瓶!”
……
当他拧开第十瓶的瓶盖,看清内侧的字样后,激动地跳了起来,把瓶子高高举起,对着镜头大喊:“十连中!无限续杯!就问还有谁?!老板,你这饮料厂怕不是要亏得坐公交了!哈哈哈!”
这段视频被配上《欧皇降临!高中生闪能饮料十连中,无限续杯不是梦!》的标题,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瞬间引爆:
‘卧槽!真·欧皇在世!吸吸欧气!’
‘无限续杯?这厂家是做慈善的吧?’
‘哈哈哈,老板脸都绿了!心疼老板三秒!’
‘这中奖率逆天!明天我也要去买!就不信中不了!’
‘组团去扫货!把老板薅秃!’
‘#闪能无限续杯#话题刷起来!’
“再来一瓶”不再仅仅是一个促销手段。它变成了一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社交货币,一个充满惊喜和乐趣的全民“梗”,一种年轻人之间炫耀欧气、拉近距离的互动方式。闪能饮料那醒目的白色包装和闪电LOGO,如同病毒一样,在青少年聚集的场所迅速蔓延开来。“口味清爽”、“劲儿挺足,比红牛上头”、“关键还能抽奖,太有意思了”的口碑开始自发地、爆炸性地发酵。
“轰隆隆——”
顾青工厂那沉重冰冷的仓库卷帘门,在阳光明媚的上午被彻底拉开,发出久违的、充满力量的声响。金灿灿的阳光争先恐后地涌进来,贪婪地舔舐着地面。
仓库里不再是令人绝望的白色“雪山”。取而代之的,是穿着统一工装、挥汗如雨的搬运工,是轰隆作响、来回穿梭的叉车,是门外排着队等待装货的厢式货车!
“顾老板!快快快!再装一车!西区那几个网吧老板电话都打爆了!说再不补货学生仔要砸店了!”一个嗓门洪亮的货车司机,半个身子探出驾驶室,焦急地催促着,脸上却洋溢着生意兴隆的喜悦。
“好嘞!李师傅稍等,马上就好!”顾青站在仓库门口,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肺腑的灿烂笑容,那是一种压抑了太久终于得以释放的畅快!他声音洪亮,指挥若定:“小王,左边那条线再上两板!小张,核对一下东区商超的订单数量!动作再麻利点!”
看着仓库里那曾经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大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缩小,他的心情也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机器在厂房里发出欢快的轰鸣,仿佛也在庆祝新生。
隔壁厂那个身材微胖、总爱腆着啤酒肚串门的老板陈广胜,几乎是每天必到。此刻他又溜达了过来,看着一辆辆满载饮料箱的货车轰鸣着驶离,眼神里充满了惊奇、羡慕,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啧啧啧,顾老弟!神了!真是神了!”陈广胜搓着手,凑到顾青身边,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问:“那直播…还有后面那些什么‘无限续杯’的新闻,我都看了!太玄乎了!你这饮料…老实说,里面是不是真加了什么…特别的东西?”他的目光在顾青脸上和忙碌的生产线之间游移,充满了探究的意味。
顾青心中警铃微作,脸上却不动声色,打着哈哈:“陈哥说笑了!哪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的功能性饮料配方,合法合规!主要还是运气好,正好赶上那个直播事件,加上我们‘再来一瓶’的活动力度大,消费者觉得新鲜、好玩,口碑就慢慢起来了。”他巧妙地避开了核心问题,把功劳推给了“运气”和“营销活动”。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风光背后,那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核心秘密——每一批次的“闪能”饮料,其灵魂都源于那枚在夜深人静时,由他亲手碾碎、投入巨大原料混合罐中的“培元丹”。一枚自八荒世界带来的、蕴含微弱灵力的神奇丹药,经过百倍稀释,才赋予了“闪能”远超普通功能饮料的真实效果。一枚培元丹,精准对应一百瓶“闪能”,这是维系着工厂生命线的核心配比。
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培元丹的消耗速度骤然提升到了令人心惊的程度。顾青不得不将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到八荒世界,像一个嗅觉极其敏锐、却又必须极其低调的“丹药贩子”,穿梭在永宁州各个边境地带不起眼的修仙小城镇中。
“掌柜的,贵店可有培元丹?”顾青压低帽檐,声音刻意显得低沉沙哑。
“有倒是有几瓶…”药铺掌柜是个精瘦的老头,捻着胡须,狐疑地看着眼前这个总是风尘仆仆、出手却异常爽快的年轻人,“客官,这培元丹虽是最基础的炼气期丹药,但需求稳定,各家药铺存货都不多。您这每次来都全要了…莫非是哪个小门派要开炉炼丹,大批量收购?”
“家中长辈修炼所需,多多益善。”顾青含糊其辞,直接拍出足额的灵石,“价钱好说。”
“好…好吧。”掌柜虽然疑惑,但看在亮晶晶的灵石份上,还是将柜台底下、储藏室里零零散散的几十瓶培元丹全部找了出来。
如此这般,他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扫荡着附近几个城镇所有能找到的小药铺、甚至一些散修摆的临时摊位的培元丹库存。一个多月下来,凭借着近乎刮地三尺的努力,竟也奇迹般地凑够了上千枚。
看着库房里最后几箱“闪能”被工人麻利地搬上货车,顾青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上千枚培元丹,听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按照目前疯狂增长的销量和一百瓶饮料一颗丹药的配比,这上千枚,仅仅能满足几万瓶的生产需求。而仓库门口排队的货车,预示着这点量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更关键的是,这种靠“扫荡”小药铺的方式,效率极其低下!每次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奔波在不同的城镇,而且扫过一次后,下次再去,那些小药铺根本来不及补充库存,常常跑空。风险也在急剧增加——频繁地、大量地收购一种特定基础丹药,迟早会引起某些有心人比如当地小型炼丹门派、或是专门倒卖丹药的掮客的注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被盯上意味着难以预料的风险。
“培元丹…”顾青望着仓库逐渐变得空荡、露出了原本灰扑扑水泥地面的空间,眼神却愈发沉重。那空荡的地面,仿佛一张无形的大嘴,随时准备吞噬掉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解决了市场销路,却迎来了更致命、更核心的原料危机!而且这个危机,是现实世界的金钱和技术都无法解决的。
“必须想办法搞到稳定的、大量的培元丹来源…必须!”这个念头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解决它的钥匙,绝不在这个现实的工业厂房里,而必须回到那个光怪陆离、机遇与杀机并存的八荒世界深处去寻找。(买一赠一取自国内某品牌的真实案例,书友们应该很多人都喝过中奖过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