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街头烟火

换源:

  棉纺厂宿舍区的梧桐叶还没全黄,陈默的帆布鞋已经踩过三遍坑洼的水泥地。

他仰头望着楼体墙皮剥落的1983字样,转头对扛着展架的小杰说:把主背景板挪到那棵老槐树下——张主任说,当年分房抓阄就是在这儿。

知道啦陈策划!小杰抹了把汗,展架上棉纺厂三十年烟火志的红底白字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压着的老照片:穿蓝色工装的女工在车间里比剪刀手,戴鸭舌帽的师傅举着刚修好的纺机零件笑。

搭建临时展馆用了三个下午。

陈默蹲在地上粘照片时,总有人拎着菜篮驻足。

穿蓝布衫的王婶凑过来看:这不是我和秀芬在职工食堂包粽子?他立刻掏出便签本:王婶,您要是愿意,明天开展时给大家讲讲那天的事儿?王婶的脸笑成核桃:中!

我让我家小孙子把当年的竹粽叶找出来。

开展首日的晨光刚爬上老槐树,展馆里已经挤了半屋子人。

旧电灯泡悬在铁丝上晃,照得玻璃展柜里的搪瓷缸、工牌、褪色的结婚证书泛着暖光。

陈默站在留言板前,看白发奶奶用放大镜辨认照片里的自己,听穿校服的小姑娘指着1998年抗洪抢险的合影问:爷爷,这是您吗?

变故来得突然。

哗啦一声,展馆门被撞开。

穿深灰中山装的老大爷攥着一张照片冲进来,指尖抖得像秋风里的槐叶:谁让你们把我家的破事儿摆出来现眼?照片边角卷着毛边,拍的是他踩着梯子修邻居家漏雨的屋顶,后背的汗渍在蓝衬衫上晕成地图。

小杰手里的马克笔啪地掉在地上。

他刚要解释,陈默已经弯腰捡起马克笔,笑着拽过旁边的折叠椅:大爷您坐,我给您倒杯茶。

这照片是从社区档案馆调的,2015年7月12号,台风苏迪罗那天拍的。他指了指照片角落,您看,这雨披是李婶借您的,梯子是302室老张头家的。

老大爷的喘息声粗起来,脖子上的青筋却慢慢平了。

他盯着照片,喉结动了动:我知道你们没坏心...可这房子都要拆了,摆这些老东西有啥用?他突然抬高声音,我在这儿住了四十二年!

修过三十八户人家的屋顶,给七十二个娃娃当过证婚人...拆了,就啥都没了!

陈默蹲下来,和他平视:所以我们才要摆。

拆的是房子,不是这些故事。

您看——他指向留言板,刚才有个小伙子写,他爷爷临终前还念叨老周头修的屋顶最结实。

老大爷的眼眶慢慢红了。

他用袖子抹了把脸,声音突然哑了:其实...我就是舍不得。他把照片轻轻放回展柜,就这么摆着吧,让我再看两天。

当天傍晚,陈默在居委会办公室贴任务进度表时,小杰举着手机冲进来:默哥!

居民群炸了!

有人提议搞最后一夜烟火挑战,说搬离前要完成一件温暖小事!

陈默扯下粘在头发上的便利贴,笑了:你去把摄像机充好电——咱们要记录的,从来不是照片,是活着的烟火。

接下来的两天,宿舍区像被按了慢放键。

301室的李叔蹲在202室王奶奶家门口,帮她捆最后一床棉被:您新家住六楼,我给您缝了防磨的布套。王奶奶往他兜里塞了把晒干的茉莉花:当年你妈坐月子,我给她送过三罐鸡汤,现在算还上了。

503的小慧抱着保温桶敲开701的门,里面住着刚做完手术的张爷爷。奶奶说您爱吃她腌的酸黄瓜,小慧掀开盖子,这是最后一罐。张爷爷摸出个铁盒,里面是叠泛黄的糖纸:我孙女小时候就爱攒这个,给你。

最热闹的是第三天夜里的露天电影。

老槐树下支起白布,李叔翻出压箱底的老放映机,放的是1985年厂庆时拍的纪录片。

有人搬来小马扎,有人端着刚煮的玉米,连开发商派来量房的小伙子都蹲在边上,手里还攥着半块王婶塞的粽子。

当银幕里传来棉纺厂全体职工合影的旁白时,人群突然安静。

陈默抬头,看见老周大爷站在最后一排,背挺得笔直,像当年站在梯子上修屋顶那样。

变故再次降临,却是在巡展第三天的午后。

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推开展馆门,其中一个推了推金丝眼镜:我们是兴发地产的。他指了指墙上的照片,这些活动影响拆迁进度,明天必须停。

小杰的拳头捏紧了。

陈默却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正好,我想请两位看看这个。他点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一组影像:老周大爷给邻居修屋顶,王婶送鸡汤,小慧递酸黄瓜,露天电影里重叠的笑脸。

这是棉纺厂的邻里互助网络。陈默说,他们不是统计报表上的拆迁户,是会互相留钥匙、帮着看孩子、记着彼此口味的——家人。

金丝眼镜的手指慢慢松开了领带。

他盯着屏幕里老周大爷抹眼泪的画面,突然说:能把这些资料给我吗?

我们新开发的云城新里社区,正好缺这种...温度。

当夜,陈默在临时借住的居委会活动室里整理素材。

手机突然震动,一封匿名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

附件是份政府文件草案,标题让他心跳漏了一拍——《关于烟火故事馆模式纳入旧改人文关怀体系的建议》。

他点开文件,最后一页写着:真正的烟火,不在展馆里,在你转身后的街道上。正是那天电话里的声音。

陈默望着窗外的老槐树,月光把树影投在烟火手册的封面上。

他指尖悬在键盘上,忽然笑了。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手机屏幕亮起小杰的消息:默哥!

南京、成都、青岛的社区主任都打电话来了,说要复制咱们的模式!

他推开窗户,晚风裹着熟悉的煎饼香气涌进来。

远处的天际线上,不知谁放起了孔明灯,暖黄的光摇摇晃晃,像散落的星星。

最前面那盏灯上,用红笔写着:愿每个余烬,都找到自己的火焰。

陈默摸出兜里的系统手环,休眠了半个月的屏幕突然亮起,跳出一行字:烟火值 5000,当前等级:钻石级。

楼下传来小杰的吆喝:默哥!

快来看看,王婶把当年的竹粽叶煮好了,说要给每个城市的巡展带一包!

陈默转身跑下楼,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向街道尽头——那里,无数个棉纺厂宿舍区正在苏醒,像星星之火,即将燎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