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废弃龙八将浴火重生!

换源:

  苏杭在虚拟空间中,近乎疯狂地调动所有计算资源,对系统给出的方案进行着一遍又一遍的模拟与验证。

系统将方案中的每一个工艺细节,都进行了无限倍的具象化推演。

他“亲眼看到”了那些微量的钇原子,是如何巧妙地融入钛合金的晶格结构之中,如同楔子般精准地钉在晶界薄弱处,奇迹般地改善了晶界的韧性与强度。

他“亲身感受到”了在精确控制的时效处理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如何发生着令人惊叹的有序演变,最终形成了更加稳定、更加强大的新形态。

每一次模拟验证的结果,都让他对这套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多了一分坚不可摧的确信。

也让他心中的那份难以言喻的震撼与狂喜,又浓烈了一分!

在系统构建的深度幻境之中,他甚至看到了无数身穿着朴素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的笑容。

他们在这套全新材料方案的指引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将一架架换装了新型国产发动机的崭新战机,骄傲地送上了祖国的万里长空。

那些发动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强劲轰鸣,如同九天龙吟,响彻云霄。

它们矫健的身影,划破蔚蓝的天幕。

承载着龙国航空人百年不屈的梦想与荣耀,带着整个民族的骄傲与期盼,冲向那无垠的星辰大海!

“这……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苏杭猛地从那亦真亦幻的场景中惊醒,从床上霍然站起身。

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顺着他坚毅的脸颊滴落。

心脏剧烈狂跳所带来的强烈眩晕感,让他不得不伸出手,紧紧扶住冰冷的床沿,才能勉强站稳身体。

随即,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脏,以及那片因过度兴奋而有些混乱的思绪,迅速冷静下来。

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运转。

开始一丝不苟地梳理着这套方案的每一个逻辑节点,每一个技术细节。

“以龙国现有的工业基础和工艺水平,理论上……完全可以支撑这套优化方案的实现!”

“但是……”苏杭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要让那些思想固化,甚至有些迷信西方技术权威的专家们,

相信一个研二的学生,能够拿出一套如此完美,甚至堪称颠覆性的材料优化方案……

这其中的难度,恐怕比攻克技术本身,还要难上百倍千倍!”

巨大的狂喜浪潮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泰山压顶般的沉重压力。

以及一丝无论如何也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渴望!

连续一个多小时,近乎透支生命般的高强度信息处理与技术推演。

苏杭的精神力再次逼近枯竭的边缘,被迫退出了系统的虚拟空间。

他如同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一般,重重地瘫软在宿舍那张冰凉而坚硬的单人床上。

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面板,再次在他眼前悄然浮现,一行行崭新的提示信息,闪烁着令人心醉的光芒:

【龙八战斗机维修技术掌握度:100%(已达当前阶段阈值)】

【航空发动机(龙八型号)结构与原理深度解析:100%(已达当前阶段阈值)】

【涡轮叶片材料优化方案(理论阶段)完成度:100%】

一排排被彻底填满,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技能进度条,在苏杭的眼前熠熠生辉。

璀璨夺目,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那种前所未有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巨大成就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几乎要将他的整个身心彻底淹没。

从最初那个对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几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到现在,不仅完全掌握了龙八战机及其发动机的全部技术体系。

甚至还拥有了一套足以改变航空发动机材料格局的革命性方案!

这种如同坐火箭般的跨越式成长,连苏杭自己回想起来,都感到有些如梦似幻,不可思议。

【系统提示:基于宿主当前已完全解析并掌握的技术,已解锁‘技术升级’选项。

注意:进行技术升级,需要消耗大量精神值。】

“技术升级?”

苏杭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浓烈的期待与好奇。

但这个念头仅仅持续了不到一秒,就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拉了回来。

他现在所剩无几的精神值,连维持下一次长时间的虚拟空间学习都捉襟见肘。

而系统明确提示,进行“技术升级”需要的是“大量”精神值。

这意味着,他必须尽快将虚拟空间中的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世界中能够被认可,能够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实际成就。

只有这样,他才能积累到足够的精神值,去开启那扇通往更高技术殿堂的大门。

“是时候了……”

苏杭缓缓握紧了双拳。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燃起了如同火焰般坚定而炽热的光芒。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的起点。

他需要将这些足以震惊整个龙国航空界的理论成果,系统性地整理出来。

整理成一份逻辑严谨,数据详实,足以让所有质疑者都哑口无言,甚至为之顶礼膜拜的惊世报告!

……

经过一整夜几乎不眠不休的奋战,苏杭终于将那份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智慧的报告整理完毕。

第二天上午。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龙科大军工系科研大楼的走廊上。

苏杭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显激动的心情,抬手敲响了赵鹏博士办公室的门。

“笃笃笃。”

“进来。”

办公室内,传来赵博士略带沙哑,却依旧温和的声音。

赵博士正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批改着堆积如山的学生论文和科研项目申请书。

听到敲门声,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抬头看向门口,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哦,是小苏啊,有什么事吗?”

“赵博士,您好。”

苏杭恭敬地微微躬身,然后从随身的背包中,取出一份装订得异常工整,厚度也颇为可观的打印报告,双手递了过去。

“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龙八’项目的一些研究心得和初步成果,想请您斧正指导。”

报告的封面上,用醒目的黑体字赫然写着一行标题:

《关于“龙八”战机涡轮叶片材料优化及工艺流程的改进方案》

“龙八……”

赵博士那双因为常年伏案工作而布满了细密血丝的眼睛,在看到报告封面上那熟悉的“龙八”二字时,瞳孔微不可察地轻轻颤动了一下。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红笔,有些意外地接过了苏杭递来的报告。

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那略显粗糙的封面纸张。

他原本以为,这或许只是苏杭为了应付之前布置的开放性研究课题,随便从图书馆找了些陈年旧资料,东拼西凑出来的一份作业。

毕竟,“龙八”这个项目,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研究生而言,实在是太过遥远和冷门了。

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到副标题中“材料优化方案”和“核心数据与工艺流程”这样极具专业性和份量的字眼时。

赵博士的眉梢,不由自主地微微向上挑起。

心头,也悄然涌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诧异与好奇。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研二学生,能够轻易触碰和驾驭的研究领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