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午饭的时候有鸡腿,就是有点少吃不饱

换源:

  入童子营,是需要本事的。八百余童子兵,经过重重关卡,只有三十名可被选中。

这八百童子,都是通过全国征兵选上来的苗子。入营前,先要用兵士日常训练之法先筛一轮,筛去那身子骨软弱的、临阵退缩的、行动不便的。继而还要经过三天的测试,测试通过着,方可入营参加正式训练。

第一日第一关,唤作“描影”。即考官透过屏风,在童子们眼前打一套拳或比一番刀剑,若可以模仿出老师傅的招式,即刻摘得绿牌过关。

这一关,练的是童子们的识武学武能力。

几百童子,分作十组,一组一个营帐。

念生所在营帐内,童子们挨挨挤挤的站着,有些看上去年龄尚小,都不满十岁。

屏风外那人取帐中红缨枪,耍了一阵看不明白的什么招式,出来问道:“谁敢先来?”

有一童子率先站出,道:“我知此枪法,名叫火流星!”言之凿凿,看上去好像练过,稳操胜券的样子。这小子嘚瑟完,果真照模照样比划了一番,还挺像,绿牌通过。

“还有谁来?”考官又问。

有个显眼包押题命中在前,后面不懂这枪法的童子都不敢再上前。考官再催促,也有童子上去耍一通。那考官倒是宽容,见有身法利落的、形似或神似的,也都轻轻放过。

念生不懂枪,更未学过什么官方招式,她回想那人左右翻腾,宛如一只在树林间摘果子的猿猴。

“没人前来,就都拿了红牌回去吧!”考官看逐渐没有人上前,开始不耐烦。

人已不多,念生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念生在脑中将考官耍枪的动作化为一整套“猿猴摘果”的戏法,幻想那红缨枪就是伸长的手臂。

“摘一个,摘两个,摘一堆,摘了放在衣襟里;你要吗?要的话给你一个,不要啊?拿回来。”念生心里就这么想着想着,竟好似真的跑入了丛林一般,全身舒展如猿猴,乐在其中。

“绿牌,通过。”还没等念生回味完,那考官撂了一个牌子,拿上自己的枪,竟就自顾自的走了。

“这玩意,也不难。”念生拿着牌子,自己心里嘚瑟了一阵。

午间吃饭时,人已经去了多半。看这形势,应有三百出头。

其中有一童子,他见念生身手不凡,有意与之交往,因而吃饭的时候,故意坐在念生旁边,悄悄道:“我叫天意。你叫什么?”

念生扒着饭,想了想,道:“蓝瑱。”

蓝是她母亲的姓氏,瑱是母亲单独起给她的小字。

天意道:“今日有八百童子比试,只经今日一测,就去了多半。听说此次入营,只肯收三十童子。你我二人何不相互合作,以后也好有个伴儿啊。”

念生看他叽叽歪歪,并不急着吃饭。那碗中的饭,他都不曾吃多少,尤其是那鸡腿,都快凉了。念生盯着他碗里的鸡腿,道:“你不爱吃鸡腿么?”

天意低头一瞧,愣愣道:“爱吃呀。”

念生道:“我看你总是说话,怕是不爱吃。我吃了罢。”一面说,一面伸手来捉鸡腿。

天意求伴儿不成,还要损失一个鸡腿,哪里愿意,便伸手来挡。你来我去,两个人在桌上就较量起来。

卫兵们见怪不怪,根本不管。

念生近身搏斗,以快为先,霎时间鸡腿就已在手。天意虎劲,一双手将念生的手肘扯定,鸡腿进不了念生的嘴巴。

念生又使出刀破风六十四手里的“腾挪手”,假意被扯回去,身体却以巧劲翻转一周,天意再反应过来时,念生已把鸡腿含在嘴里,吧唧吧唧吃的正香。

不过三招,天意战败。周围童子们也都开始起哄,天意面子上下不去,叫道:“你可敢再跟我比试十招?”

念生鸡腿已到手,哪里还愿意理人家,拿着鸡腿就要往外走。

天意牛脾气上来,本意是要一个抱摔,将念生压倒在地。不想念生早有防备,如鱼一般,侧身躲过。

天意紧握双拳,又使出一招拳法,朝着念生便打来。

念生烦不胜烦,一口咬断鸡腿,双腿站定,气凝一处,须臾之间“七步杀”已使出。

天意一招拳法还没有使完,咬断的鸡腿骨已作为利器抵在天意的脖子上。骨头尖锐,天意再莽动一步,性命有忧矣。

天意再看念生,双眼如寒箭,似已射穿了天意的眼睛。一股寒气直逼天意脑门,那感觉,就好似被一只狼猎杀似的。

童子们原来还起哄叫好,只看这一步,瞬间都要闹到杀人的地步,哪里还敢再围观。

念生却不以为然,以为天意只是不忿她抢了他的鸡腿。

她想着自己也不能太没礼貌,于是一边嚼着嘴里的半个鸡腿,一边嘟嘟囊囊道:“我吃都吃了,明天还你一个呗。”

天意怔在当地,何敢再说半个字。

午饭时间,也是无处可去,童子们自然也三五成群,说话消食。

一人道:“我都不知为何要来选这童子营,我父亲非要我来。这童子营,选上了不过也就是做个兵马罢了,还不如我去考个武举。”

另一人道:“你还不知。这童子营,虽不是天子钦点的兵制,但几乎是默认的将军训练营。许多前锋大将,都是从童子营中出身。童子营直属西北总督兼征西大将军秦远江管辖,只要到最后一关,就能成为这万人之上的将军之门生,比武举还来的痛快。”

又来一人道:“我入这童子营,实是我父亲逼迫。我不愿意打仗,也杀不了人。只要到时父亲能给我某个差事,不至于饿死便罢了!”

那人道:“今日来此的,除了天赋异禀的,哪个不是官宦子弟?别动那主动退赛的主意,入不了童子营,依然要去当兵。入了童子营,就算伤退,也可在军营中有个一官半职。”

一人道:“伤退?打仗要的是真刀枪,我若在战场上丢了一条胳膊,活着还有什么劲儿?”

那人道:“我倒是有个好例子比给你听,你就明白了。此间定西天福将军的大儿,两年前磨河一战中,被敌人一箭直穿肺腑,几乎丧命。好容易救下来,却再也不能驰骋沙场,听说连马都骑不得了。这少爷若不是童子营出身,恐怕此刻只能领了伤补,解甲归田去种地咯!”

一人道:“定西天福将军——那也是将军,哪有将军的儿子去种地的,你太把人看扁了。”

那人道:“自古以来,哪里有将军的封号是‘天福’二字?你想想不就搞笑吗?——就是个吉祥物罢了。这第一任天福将军,只是个老实巴交的猎户,只因圣祖打仗在此,被这猎户所救。圣祖见他英勇,又着实有些力气,因而赐‘定西天福’将军封号,从二品待遇二等将军,为的保他家子孙可世袭官位,在定西郡内闲享富贵。我朝世袭之法,若无他功,一代代按阶下行。也就是说,他家若无其他功劳或官阶,世袭三代,就要恢复平民身份去了。天福二代将军才袭位,就遇上战乱上了战场,真正把个闲官坐成了武官。三代天福将军虽称得上勤勉,但到现在也还是个三等将军。老将军年过四十才得了一个儿子,儿子上了战场还未立功,就被敌人一箭贯胸。当今圣上,大有让天福三四代隐退之意——空出位子也好安排人啊!但这四代少爷命好啊,他因出自童子营,是兵马大元帅秦远川的门生,即便伤退,也安排了指挥佥事的差事,吃的是从五品的皇粮,管的是训练检点一类的好差。所以说,若非童子营的出身,天福将军这一门几乎就走到了末路。”

又有人问道:“你在这里揭别人的伤疤,你就不怕天福将军有眼线在这里?”

那人道:“三等将军门下,萧条异常。更何况,这也是事实嘛,将军来了,他自己也是这般说。”

念生听此话如听天书,定西郡内将军多入牛毛,她既不知道定西天福将军是谁,也不知道被箭穿胸的少爷就是罗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