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登州讲武堂初立

换源:

  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二,龙抬头。

登州城北的演武场旧址上,三百名工匠正挥汗如雨。巨大的蒸汽锤砸下,精钢骨架在火星四溅中逐渐成型。李琰站在高台上,手中展开的《讲武堂规制》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纸页边缘隐约泛着青铜树汁液的靛蓝色晕染。

大人,地基下挖出东西了!王铁锁的嗓音穿透嘈杂。

李琰跃下高台,快步走向工地中央。深达三丈的土坑底部,九尊青铜鼎耳半露,鼎身深埋土中,表面刻满与迅雷铳膛线如出一辙的螺旋纹路。宋应星的白袍沾满泥浆,他蹲在坑边,手中的青铜矩尺正疯狂震颤,二十八宿刻度逐一亮起。

这不是祭器……老举人指尖抚过鼎耳上的机括凹槽,是某种大型火器的基座。

柳明璃的银铃突然无风自动。她腰间的青铜树叶饰物泛起微光,坑底的九鼎竟随之发出低沉的共鸣,宛如沉睡的巨兽被惊醒。李琰的磁石腰牌铮地吸附在鼎耳上,掀开的泥土下露出密密麻麻的辽东参行银票——与赵德全怀中搜出的如出一辙。

继续挖。李崇远的绣春刀劈开缠在鼎身的铁链,本官倒要看看,孔府在登州地底埋了多少腌臜!

三日后,军器局廨署。

烛火将《讲武堂规制》的投影投在墙上,李琰的炭笔圈出几处要害:火器科设燧发机括、膛线测算、蒸汽助推三院;兵法科须研习戚将军《纪效新书》,另设白莲教妖术破解专班。

宋应星的朱砂笔在天工院三字上重重一点:需从《军器图说》中析出火龙出水、迅雷铳、神火飞鸦三样精髓,另设……

他的话戛然而止。老举人突然抓起砚台砸向窗棂,墨汁在空气中凝成箭矢状——窗外传来瓦片碎裂的声响,一道黑影鹞子般翻过墙头。王铁锁的钩镰枪呼啸而出,钩回的却只有半截衣袖,布料内衬上用血画着九瓣莲。

白莲教的探子比工部的批文来得还快。李崇远冷笑。他从袖中抖出一封火漆密信,印泥上的九头蛇纹正在烛光下蠕动:兵部准了讲武堂,但要求三月内训出五百精兵——正好赶上孔府密信里说的除夕龙吐珠。

柳明璃忽然展开一张鲛绡地图。她指尖点着登州卫与威海卫之间的九处红点:九鼎位置连起来,恰是上古禹贡九州的缩略。若有人同时引爆埋在这些节点的改良迅雷铳……

银铃轻响,所有人都感到脚底传来细微震颤,仿佛地底有巨物翻身。

二月十五,讲武堂上梁日。

工匠们正将刻满阴文的钢梁吊上主殿屋顶。突然,负责蒸汽起重机的匠人发出惨叫——铁链崩裂的瞬间,三吨重的钢梁竟悬停在半空,梁身上浮现出与九鼎相同的螺旋纹路!

是青铜树汁液!宋应星扑到梁下。老举人用银针挑取梁缝渗出的靛蓝液体,滴入《天工开物》的书页。墨迹立刻重组为山海经图,其中登州之北有龙尸六字格外刺目。

李琰跃上钢梁。他在主梁接榫处发现个暗格,里面藏着半张焦黄的《郑和航海图》,图中标注的琉球藏兵洞位置,如今赫然标着九鼎醒,龙吐珠六个血字。

这不是讲武堂……李琰的磁石腰牌突然被梁身吸住,是有人在借我们之手,组装某种巨型兵器!

仿佛回应他的话语,地面突然裂开细缝。柳明璃的青铜树叶饰物自行飞向裂缝,在触地刹那迸发蓝光。众人惊愕地看到,地底纵横交错的青铜管道正将九鼎连接成网,管道中流动的靛蓝液体,与威海卫妖树的汁液一模一样。

二月廿三,子时。

李琰独自巡视讲武堂库房。新到的三十具改良迅雷铳排列在架,铳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当他检查第七具时,突然发现扳机缝隙卡着片干枯的莲花瓣——是白莲教九莲堂独有的雪域睡莲。

库房阴影处传来衣袂摩擦声。李琰佯装未觉,反手将磁石腰牌贴在身后的精钢盾牌上。当黑影扑来的瞬间,盾牌轰然飞起,将刺客狠狠拍在墙上。

衍圣公府……九莲开……刺客的牙齿突然咬破蜡丸,七窍立刻涌出青铜汁液。李琰疾退三步,看着尸体在蓝焰中化作一尊人形铜像,胸前缓缓浮现出工部军器局的烙印。

晨光初现时,宋应星从铜像手中抠出半枚玉珏。当玉珏贴近讲武堂沙盘时,沙盘上的微型九鼎模型突然旋转,投射出的光幕中浮现出孔府藏书楼的立体图景——楼顶悬着的,正是失踪多年的《永乐大典》兵械篇!

难怪他们能改良迅雷铳……老举人胡须颤抖,郑和下西洋时搜罗的西域火器图,全在……

急促的梆子声打断了他。亲兵冲进来急报:威海卫急讯!青铜树昨夜开花,汁液腐蚀了三十里海防炮台!

李琰望向初升的朝阳。霞光如血,映照着讲武堂檐角新挂的青铜风铃——那铃铛的纹路,与九鼎、迅雷铳、威海妖树浑然一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