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初见李红章,一次改变历史的谈话!

换源:

  20多年的洋务运动过去了,

但是清国的工业依旧脆弱。

“不管怎么说,至少也要先扛过甲午这场大劫?”

高明心里想到。

以此为目的,

清国的工业需要什么。

他大概有了个规划。

一天下课后,高明刚刚走出教学区的时候。

一辆马车已经等在了门口。

而马车的主人一露面,高明就顿时吃了一惊。

张佩纶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看这架势还不是在自己家里谈,貌似还要出去。

不过呢,高明显然没有太多的选择。

于是快速登上了马车,

随即马车离开了天津水师学堂。

“我们这是去哪?”

感受到马车的颠簸,高明有些郁闷的问道。

“见一个你想见的人。”

张佩纶神秘的一笑。

此时的张佩纶心中也有了一丝莫名的得意。

在高明面前,张佩纶无论是见识还是技术上差的都很远。

心中甚至有了一种淡淡的自卑感。

但是现在,嗯,这种神秘感让张佩纶很是受用啊。

“不会是李中堂?”

高明半开玩笑的说。

“你怎么知道的?”

张佩纶顿时吃了一惊。

眼睛瞪得有鸡蛋那么大。

“要是别人,也不至于让你亲自把我带到见面地点。”

高明心里也十分震惊。

不过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的他,

还是很好的掩盖了自己的吃惊。

表面上显得相当平静。

“终于要见老李了。”

自己再从回来后大半年时间的准备工作。

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为了说服这个北洋实际的领导者。

而这个机会,居然如此突然的来临。

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但是无论如何,

今天将是改变历史的一天。

一个时辰后,高明终于到达了见面地点。

天津城区外的一个庄园。

如果要问高明在看到老李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高明在日记中使用4个字来形容的。

“有点害怕!”

没法不害怕啊,老李端坐在主位上。

凌厉的盯着刚进门的高明。

李红章多年来身居高位所积攒下的威压感配上高大的躯体。

顿时让高明心中有些发毛。

半响,高明才想起来行礼。

“后生,你可当真玩的一手大手笔啊,仅仅不到一月的时间,就让我北洋陷入绝境。”

李红章冷笑。

“不知中堂大人何意?”

高明也听到有些毛骨悚然。

“单单凭借你的几本书,我北洋就与意国国签下了如此大的单子。”

老李此时多少也有些后悔。

自己买船时也确实草率些。

“原来是没钱了,又和中枢闹僵了,找意国人不行,找自己出气来了。”

高明总算多少明白点了。

“没关系,要是北洋不要的话,这船可以完全可以卖给别国,至于违约费吗?也不劳北洋破费了,我捐给北洋的40 万两白银应该够了。”

高明颇有些无奈的回复。

“呃?”

李红章吃了一惊,

旁边的张佩纶更是吃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您要是觉得还不解气的话,我大不了回意国当我的富家翁,您看如何?”

既然高明无法把握住会谈的重点。

那先装傻充愣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这人怎么这么无赖啊?”

李红章不由的翻了翻白眼。

自己被称为土匪翰林,

起家的时候也没少用无赖手段从老师哪挖人。

结果今天碰上一个比他当年更无赖的人。

“李中堂不必在意在下的损失,意国卖给您的船是28万磅,如果平价卖给别国的话,至少也是34万磅,照分成协议的话,我亏不了多少的。”

高明一脸认真。

“想走?你给我北洋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就想走?”

李红章冷哼道。

“这订船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了,不买船了,你让我北洋如何收场?要是不给个交代,怕是你离不开天津了。”

“其实,晚辈觉得这个篓子不算大,比起几年后北洋舰队折戟沉沙,中堂大人身败名裂来说,这个篓子真不算大。”

高明诡异的一笑。

“这话怕是危言耸听了?”

李红章面无表情。

“是不是危言耸听,

北洋水师中的丁提督,刘大人自是知道。

李中堂不信可以去问问。

如果中堂大人还是不信,

您大可赌一把,赌我所说的都是假的。

我自己一人一条命没啥。

倒是中堂大人不知舍不舍得拿北洋5万余将士和大清的国运去赌一把?”

高明越发的大胆,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

老李只是想镇镇他,不会玩真的。

老李一切的没事找事行为都是为了震慑自己这个新人,仅此而已。

“后生,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你现在也在我北洋任职了,

这300万两银子的空缺你打算如何筹措?

这每年朝廷的拨款可是从没有按数到位过。

怕是这水陆二师之中也拿不出如此大的一笔钱了。”

老李叹口气。

“这300万两银子虽说多了些,

但是要是筹措还是不难的,

可是这仅仅300万两银子怕是远远不够啊。

倭人每年的经费和海陆师规模中堂大人应该是知道的,

5年后,仅陆师,倭人就可以动员至少15万陆军参加战斗,

要是中堂大人用手中仅有的5万陆军去与之交战的话,

结果怕是相当不乐观啊。”

高明低声沉吟。

“养军队需要银子,这300万银子我北洋都凑不出来,扩充陆军更是不可能。”

老李一个劲的盯住了银子不放手。

“既然这中枢是拿不出银子了,我们何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穷着变,变则通。我北洋能否过这道坎就全看能否整出些变化了。”

高明建议。

“这欧罗巴各国大的不过我大清一省之地,小的连我直隶都不如。

但是其才力之巨大让人叹为观止啊。

仅一艘铁甲舰,就相当于我北洋水陆二师一年之经费。

其陆师之消耗更是巨大。”

高明有些话不能明说,只能引导。

“你是说我北洋应该学习欧罗巴诸国之政策,兴工业商贸?”

李红章问道。

“老夫不是没有想过,当年老夫兴办洋务时,提出来“求富”。然则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北洋依然会为区区几十万两银子犯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