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纳禾日,九鼎裂痕处渗出的玛雅玉黍种突然发芽。王童心拾起沾着鼎锈的黍粒,发现胚芽上竟用殷商甲骨文刻着辰时焚秸,可引东来雨。话音未落,珠崖港外十二艘宝相花海舶同时鸣炮,帆面阿兹特克图腾在朝阳下渐次褪色,露出失传的《王祯农书》围田篇。
这是三宝太监当年未绘完的海图!陈四海用桑枝挑起帆布碎片,你们看图腾间隙——分明混刻着永乐年间屯田使的印鉴。
白露夜,宝相花海舶突然自沉。王童心带疍民潜入海底,发现船骨竟是用秦汉渠犁农具熔铸而成。陈三叔撬开龙骨榫卯,内部涌出带着火山灰的异种,遇海水即生长成玉米状作物。
扶桑木!老疍民颤抖着捧起异穗,《梁书》载倭国以东有扶桑洲,其木实如梨而赤。
倭国水军乘夜偷袭,宝相花海舶却突然浮起。船身藤壶脱落处显化《武经总要》失传的农战船图,甲板机关自行播种的黍种遇敌即疯长,将倭船缠成海上青纱帐。
秋分日,十二州突发蝗灾。王童心按玉黍种所示,带农人于辰时焚烧受虫害的秸秆。浓烟升空竟形成雨云,落下的雨水混着玛雅火山灰,在田间凝成治蝗药膜。
陈四海发现药膜纹路暗合《救荒本草》,取被焚的扶桑木灰掺入,竟调配出可防虫害的青霜散。更奇的是,焚烧处新长的黍苗叶脉浮现阿兹特克历法,与《授时历》重叠处标注着最佳的追肥时辰。
寒露霜降时,修复的宝相花海舶首航。王童心将青铜耧车改装为舵轮,船舱暗格翻出永乐年间屯田使遗留的兵农合种图。按图示在甲板铺火山灰育苗,三日后竟长成可制弓弦的剑麻。
倭国舰队再度来袭,农战船突然张开苇编巨帆。帆面浸透青霜散的剑麻遇风即散药粉,敌舰橹桨沾粉后竟生满藤蔓。浪涛间,当年沉没的郑和运种船队突然浮出,船舱涌出的异域谷种遇敌舰即爆裂,溅出的浆液把倭船染成《树艺篇》图谱。
立冬日,十二州熔铸九艘农战船为新鼎。鼎身镶嵌玛雅太阳历与《农政全书》残页,铭文用殷商甲骨与阿兹特克象形字交错镌刻。当鼎中燃起扶桑木时,青烟在云端拼出前朝未载的航路——标注着盛产抗旱黍种的九阳洲。
陈四海突然指着鼎耳:这纹路是秦汉代田法沟渠图!众人细看,鼎耳孔洞竟与珠崖港潮汐周期暗合。子夜大潮时,鼎中自发涌出掺着火山灰的肥料,遇咸水即凝结成《王祯农书》失传的海田法泥板。
大雪封海日,王童心带船队东渡。按农战船所示航路行驶九日,忽见海天交界处浮动着金色稻田。近看方知是无数宝相花海舶首尾相接,帆面拼出完整的《东穑经》。
扶桑洲农人驾独木舟来迎,船头堆满状若龙牙的异种。双方以《齐民要术》手势比划三日,最终用黍种在甲板摆出共通的二十四节气图。最奇的是,扶桑木遇中原水土后,年轮竟自行刻录《陈旉农书》耕耨篇。
冬至祭海时,十二州与扶桑洲同时开镰。新育的合种稻遇咸水即膨大,晒干后自裂为舂米与渔盐。倭国细作欲盗异种,却被穗芒上的青霜散蚀穿手掌。
王童心在州衙设九阳鼎,将各洲谷种混焚。青烟升腾时,三百年前失踪的郑和运种船队竟从烟雾中驶出,船舱打开,走出戴羽冠的农官,怀中《瀛涯胜览》缺失的农桑篇正在自动补全...
腊八粥香飘海疆时,九阳鼎突然迸裂。碎片中升起十二幅陌生星野图,每幅都标注着未归穑种。而在新修的《东穑经》末页,扶桑木浆自动渗出文字——极东有沃土,其民以月相耕,候潮而穑,待郑和后人往继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