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旱魃之劫

换源:

  三伏天的烈日炙烤着龟裂的田垄,老农跪在干涸的渠底,用陶片刮着最后一丝湿泥。王童心望着云梦泽故道新筑的闸门,去年能吞江吐浪的叠梁闸,如今闸槽里蜷着晒成干片的鱼骨。

整整九十七日无雨。陈三叔摩挲着晒烫的闸墩,青石表面沁出盐霜,得学南阳太守召信臣,开暗渠引伏流...

话音未落,晒砂场方向突然腾起黑烟。两人奔至现场时,只见改良焙烧炉尽数熄火,匠户们围着吴七手足无措。老铁匠蜷在竹榻上,每声咳嗽都震落簌簌金粉——那是他呕在陶盆里的血珠凝结物。

井水......有毒......吴七攥着王童心的袖口,指甲缝里嵌着蓝莹莹的矿砂。众人这才惊觉,祛毒井的水位已降至三丈之下,打上来的水泛着诡异的孔雀绿色。

当夜,王童心独坐衙署。案头摆着三件物事:青铜导水槽鱼嘴纹拓片、带锁铁匣,以及吴七呕血凝结的金斑。烛火摇曳间,他忽觉三者纹路竟暗合二十八宿方位。取星纹铜钱覆于其上,钱孔恰好框住角宿星图。

取舆图来!他蘸着朱砂圈出古矿洞方位,汉代暗渠、祛毒井、晒砂场,三点连成的正是青龙七宿......

五更鼓响时,衙役撞开周府偏院。管家卧房暗格里,整张云梦泽地脉图铺满灰砖。图中朱砂标注的矿脉走向,竟与星宿图完全重合。更骇人的是图边批注:角宿位动,地泉改道,此天赐良机以夺矿权。

晨露未晞,八千灾民已聚在晒砂场。王童心踩着灼热的磁铁矿砂,举起青铜耒耜:今日开暗渠寻伏流,以工代赈!每日三升黍米,引泉成功再加两升!

不可!周府锦轿破开人群,此乃周氏祖产......

周掌柜请看。王童心展开前朝矿脉图,祥符三年的地契写着铜矿深三丈,可这磁铁矿层深达九丈。他忽然指向祛毒井,井下铁匣刻着开元九年官印,周氏先祖怕是......私扩了矿界?

锦袍男子额头沁汗时,张木匠已带人架起汉代辘轳。青铜导水槽被改造成分水器,三股麻绳垂入祛毒井,绳头系着带孔陶罐——正是吴七改良的听泉器。

卯时三刻水位回升!井下传来闷喊。王童心耳贴陶罐,隐约听见叮咚泉响:是伏流!速按星图方位开暗渠!

八千壮丁分作三队。一队清理汉代暗渠,二队加固硫磺岩层,三队用吴七设计的连珠夯——十二人踩动轮盘,青铜碓头次第捶打渠基。陈三叔抓起把夯土嗅闻:掺了碎陶的糯米灰?

祛毒井底的碎陶罐。王童心指向矿洞,前朝人早知陶粉能固渠防渗。

第七日正午,暗渠掘至古祭坛遗址。青铜铲突然撞上硬物,碎陶片间露出半截石螭首。老石匠钱二跪地狂喜:是汉代的镇水兽!众人合力掀开青石板,阴冷水汽扑面而来——十丈见方的古井群赫然在目,井壁藤蔓间垂着锈蚀的青铜锁链。

井下有暗河!张木匠抛下火把,火光在井底水面折射出粼粼金斑。王童心却注意到井壁凿痕:这是汉代龙首渠的竖井!

吴七突然踉跄扑到井边,咳出的血珠坠入深井。水面骤然翻涌,青铜锁链哗啦作响。众人拽起铁链时,带出个缠满水藻的铜鼎,鼎腹饕餮纹间嵌着星纹铜钱。

鼎耳有字!陈三叔刮去铜绿,元光五年,穿渠得鼎,改元为朔......这是汉武帝时期的祥瑞!

王童心却凝视鼎足——那里用失蜡法铸着云梦泽水系图,图中某处标记与周府地脉图完全重合。他忽然解下星纹钱按在标记处,钱孔恰好框住朔望岛三字。

取井水!他舀起半瓢水浇在鼎腹。水流经星纹时,鼎内突然浮起层油膜。吴七沾了点油膜嗅闻:是桐油!暗河连着储油窟!

当夜,三百盏陶灯顺着暗河漂流。火光映出井壁上的青铜导流板,板间榫卯竟与祛毒井铁匣锁孔相似。王童心将铁匣浸入暗河,水流冲开锈蚀机关,匣内绢本《河渠书》残卷遇水显字:朔望岛下有伏流,通云梦泽古河道......

子时,晒砂场突然地动山摇。新开的暗渠轰然贯通,浊流裹挟着青铜器碎片奔涌而出。吴七扑向水流,捧起个缠满水藻的物件:是分沙鱼嘴!

王童心接过青铜器细看,鱼嘴纹竟与导水槽纹路互补。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奔向叠梁闸。当分沙鱼嘴卡入闸槽时,奔腾的暗河水突然分流——七成清水注入灌渠,三成浊流泄回古河道。

是汉代七三分流法!张木匠抚掌大笑,《汉书·沟洫志》失传的绝技!

三日后,龟裂的稻田迎来甘霖。吴七却倚在井台,看掌心金斑渐渐淡去:原来咳血症是矿毒入肺,暗河冲出的桐油......咳咳......能解毒......

王童心望向正在分水的青铜鱼嘴。晨光中,鼎腹星纹与铜钱暗合,而《河渠书》残卷末页,还有道朱砂标记指向东海方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