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北斗祭·血鉴天
第一节星陨之夜
绍兴二十七年秋分,钦天监的浑天仪突然发出悲鸣。沈澜望着漫天坠落的流星,每颗都拖着紫黑色尾迹,正是九菊派九曜灭世阵启动的征兆。怀中的青铜镜映出明州港方向,倭国船队正排列成菊花阵型,船头供奉着用沈家祖气催动的镜影巨幡。
大人,密报!王猛浑身是血闯入军机处,手中战报被海水浸透,金军与倭寇合兵二十万,在东海布下八岐锁龙阵,阵眼在出云岛的镜影之门!
沈澜望向案头摊开的《出云剑经》,末页的星轨图正在自行改写,原本的北斗七星旁多出九颗暗星,正是九菊派所谓的灭世九曜。他忽然想起菊丸道满临死前的诅咒:当九菊覆北斗之日,镜影之门开,宋室气数终。
第二节血祭前奏
沈府地窖的北斗法坛前,苏绾正在调配人元丹——用牛痘浆混合沈家直系精血,这是剑经记载的祭天引子。沈澜望着瓷碗中翻涌的血珠,忽然握住妻子的手:阿绾,这法子太过凶险,若我
镜影之门认的是沈家血脉,唯有你能祭告天地。苏绾的指尖划过他掌心的北斗刺青,别忘了,在无名岛时,前辈说过镜影非真,血火淬心。她忽然取出从出云带回的青铜爵,爵身刻着越女临终前的星图,当年她没能完成的祭天,如今该由我们续上。
五更时分,沈澜带着六处精锐登上观星台,看见东南方的海面上,九座浮岛正以北斗反位排列,每座岛上都立着染血的沈氏宗祠牌位——正是九菊派偷运出海的沈家祖器。
第三节逆星行法
祭天仪式在子时初刻开始。沈澜身着血绣墨梅祭服,手持北斗剑站在临安城头,剑鞘星轨与逆位的北斗七星共振。苏绾捧着青铜爵跪在他身侧,爵中盛着沈氏三代直系的精血,混着牛痘浆与皂角灰,正是破邪的清阳血祭。
高祖洞玄,曾立北斗坛;曾祖青岚,血祭锁龙井...沈澜的声音混着海风,在星空中回荡,今沈澜以血鉴天,祈北斗正位,破九曜邪阵!
话音未落,海面突然腾起紫雾,雾中显露出菊丸道满的虚像,他手中握着沈渊的头骨,头骨上刻着九菊派的咒文:沈澜,你的祭天血引,早被我调换成倭寇死士的污血!
苏绾的指尖骤然收紧,她看见爵中血珠果然凝结成菊花状——这是邪术污染的征兆。千钧一发之际,她咬破舌尖,将鲜血滴入爵中:我虽外姓,却承沈家妇德,血可代祭!
第四节血火焚心
沈澜望着爵中苏绾的血珠与自己的精血相融,竟在瞬间化作北斗形状。他忽然顿悟,剑经中血脉从不仅限于血缘,更是同心同德的信念。北斗剑突然发出龙吟,剑穗上苏绾的发丝燃起青焰,正是传说中的心灯之火。
以我心灯,燃彼邪雾!他挥剑斩向海面的九曜阵,每道剑痕都带着血火,竟将浮岛上的沈家牌位逐一净化。菊丸道满的虚像发出尖啸,手中头骨轰然炸裂,露出里面藏着的镜影碎片——正是开启镜影之门的钥匙。
最危险的时刻,东南方的出云岛传来巨响,镜影之门缓缓开启,门后竟浮现出两个重叠的时空:一边是金军铁浮屠践踏中原,一边是现代实验室的沈教授在抢救病人。沈澜忽然明白,这扇门连接的,是不同时空的同一个人。
第五节祭天三问
天若弃宋,为何降我沈澜?沈澜踏剑升空,望着门后闪烁的镜影,地若绝脉,为何留我银杏祖气?他指向海面正在沉没的九曜浮岛,人若失德,为何千万百姓愿举沉缨灯?
第三问出口时,临安城的千万盏皂粉灯同时亮起,灯光汇聚成巨大的北斗星象,与沈澜手中的血祭爵产生共振。镜影之门突然发出刺目白光,门后现代沈教授的影像举起一张纸,上面写着:祭天者,非献血,乃献心。
沈澜顿悟,将青铜爵抛向镜影之门,爵中精血化作万千墨梅,每朵都带着牛痘浆的清光。九菊派的邪阵应声而碎,海面的倭寇船队被墨梅光雾笼罩,船身竟自动转向,朝着倭国方向漂去。
第六节星归正位
黎明时分,沈澜跪在观星台,看见北斗七星重新归位,之前的逆位暗星逐一熄灭。苏绾踉跄着扶住他,发现其鬓角已染霜色——祭天仪式透支了他十年阳寿,却换来了镜影之门的暂时关闭。
阿绾,你看。他指着海面,那里漂着九菊派遗留的《菊理密卷》,卷末新浮现出汉字:北斗祭成,双生归寂。这是越女当年未能写完的预言,此刻因沈澜的祭天而补全。
回到沈府,绿梅捧着染血的婚书跪下:夫人,从倭船搜出的婚书,除了沈渊的,还有...还有另一个沈澜的。苏绾接过,看见上面写着现代沈教授与倭国平家联姻,日期正是镜影之门开启的瞬间。
沈澜却不意外,他轻抚苏绾鬓边的白发:镜影之门连接的,是不同时空的我们。这次祭天,或许让另一个我,也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第七节墨梅永夜
是夜,沈澜在银杏树下刻下新的族训:祭天者不献血,祭心者自永恒。他望着沈府门前新立的石碑,上面刻着千万百姓的名字——正是这些人举着沉缨灯,助他完成了真正的民心祭天。
苏绾望着星空,忽然指着北斗第七星:你说,另一个时空的我们,此刻在做什么?沈澜轻笑,握住她的手:或许,也在某个深夜,为了守护重要的人,点燃一盏灯。
临安城的更夫敲过三更,沉缨居的灯依旧亮着。沈澜知道,镜影之门虽闭,却留下了永远的星轨——那是千万人同心的光,是比任何祭天仪式都更强大的力量。他轻抚剑柄,剑鞘上的星轨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千万个温暖的故事,是他和苏绾,在这南宋的夜,刻下的永不熄灭的墨梅印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