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吧。”
楚帝神色平淡地说道,仿佛对耶律怀义未行全礼之事并不在意。
“多谢楚帝陛下。”
耶律怀义直起身来,紧接着,他从容地从旁边侍从的手中接过一道卷轴,双手稳稳地高举过头,声音洪亮地说道:
“此乃我北辽皇帝陛下,亲笔写下的和亲文书,愿两国永结盟好、永绝兵患!”
耶律怀义此言一出,那些大臣们原本因朝堂纷争而紧绷的面容,纷纷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对于他们而言,多年来两国交战,边境不宁,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若是能够借此契机,彻底熄灭烽火,换来长久的和平,无疑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是啊,若是真能如此,那可真是万民之福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感慨地说道。
“没错,两国百姓早就苦战争久矣,若能止战,实乃幸事。”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话语中满是对和平的期盼。
整个乾坤殿内,一时间充满了对和平前景的憧憬与讨论声。
而楚帝却面色淡然,不紧不慢地说:
“呈上来吧。”
众大臣对此也是见怪不怪。
毕竟,北辽提出和亲,所求娶的对象多半是陛下唯一的女儿。
将掌上明珠远嫁他国,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陛下能高兴才怪了。
耶律怀义在递交了和亲书之后,并没有立刻退下,而是看似不经意地环顾了一下四周。
乾坤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楚的威严与奢华尽显其中,但他的目光却在人群中迅速搜寻着关键人物。
只是当他看见楚牧的时候,原本平静的眼神瞬间起了变化,瞳孔微微一缩。
那一瞬间的惊讶,如同夜空中闪过的流星,虽然稍纵即逝,但还是被敏锐的楚牧捕捉到了。
楚牧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些人确实是有备而来。
对大楚朝中的知名人物,想必早已经通过各种隐秘途径了解得清清楚楚,甚至可能已经见过画像,才能在这一瞬间就认出自己。
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楚牧更加确信,北辽此次和亲,恐怕并非表面上那般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而这时,坐在龙椅上的楚帝缓缓放下手中的和亲书,丝毫没有要打开审阅的意思。
眼神略带审视地看向耶律怀义,悠悠说道:
“朕听闻,耶律齐似乎膝下无子啊。”
说完,他微微停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和亲二字,从何说起啊?”
这显然是明知故问。
耶律齐作为北辽皇帝,有无子嗣,大楚朝堂不可能一无所知。
楚帝此举,瞬间让在场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一时间,大楚群臣和以耶律怀义为首的北辽和亲使团,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件事。
楚帝对和亲这件事有着明显的抵触心理。
听到楚帝的话,耶律怀义心中暗喜,眼底里一抹喜意一闪而过。
但他还是迅速调整表情,摆出一副严肃且恭敬的模样,说道:
“此行,乃是我朝陛下,为我北辽皇室的雄鹰来求亲的。”
“哦?”
“北辽雄鹰?没听说过啊。”
“是啊,从未听闻。”
大臣们议论纷纷,一脸的不解。
这时,北辽和亲使团之中缓缓走出了一人。
此人身材中等,既不高大魁梧,也非矮小瘦弱,但他的样貌却透着一股让人难以忽视的狠厉,鹰视狼顾,眼神锐利。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两条异于常人的手臂,几乎垂至膝盖,以及一双比普通人要大上三分有余的手掌,宽大厚实,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射雕手!”
楚牧只一眼,便瞬间做出了判断。
他对北辽的人物有所了解,深知拥有这般特征的,极有可能是北辽有名的射雕手。
只见这男人似乎对大楚众人竟然不知萧延熙而感到恼火,眼神中满是不屑,却又带着对他们瘦弱身板的鄙夷,大声说道:
“我北辽的雄鹰,自然是我朝南院大王萧赫图之子,萧延熙将军!”
他刻意加重了“雄鹰”二字的语气,仿佛在强调对方的身份与地位。
说着,他忽然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张狂地说道:
“说起来,与你们公主和亲,还是你们高攀了呢。”
这嚣张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大殿内原本还算平和的气氛,让在场的大楚君臣们心中涌起一阵愤怒与不满。
大楚朝堂之上,众人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一道道愤怒的目光如箭般射向这个口出狂言的北辽使者。
他们虽然满心期望能通过和亲消弭战火,不想打仗,但这北辽使者当面羞辱人,实在是有些欺人太甚。
“你是何人?”
一位礼部大臣怒目圆睁,上前厉声呵斥道:“和亲使尚未开口,尔便越步而出,可还懂得规矩?”
这位礼部大臣气得浑身发抖,平日里大楚朝堂等级森严,礼仪规范,哪能容得这北辽使者如此肆意妄为。
然而,那被呵斥的中年人却没有丝毫慌乱,神色淡定自若,仿佛早料到会有这般质问。
“在下石抹远,为和亲使团的副使。”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种傲慢与不羁。
石抹远说话的时候,耶律怀义就站在一旁,面色平静如水,像是毫不在意石抹远这种丝毫不将他这个正使放在眼里的行为。
就在这时,宰相穆海清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向前几步,他神色从容,却又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幽幽说道:
“既然是副使,那也该清楚你们此行的目的。”
“既然是要和亲,那自然以避免两国纷争为首要。”
穆海清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
“若是因你这副使的言行,无端引起了两国矛盾,你回去怕是也吃罪不起。”
他的话语绵里藏针,表面上是在提醒石抹远,实则也是在向北辽使团表明大楚的态度。
群臣听闻,纷纷点头,对穆海清的意见表示赞同。
然而,大楚众人却万万没想到,石抹远听见穆海清的话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仰头开怀大笑了起来。
那笑声在大殿内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你以为我们想要与你们和亲吗?”
石抹远止住笑声,眼中满是不屑,大声道:
“若不是陛下严令,我们早就……”
“咳咳!”
耶律怀义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突然急促地干咳了两声,这突兀的声音打断了石抹远的话。
石抹远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转过头,眼神中闪过一抹轻蔑,狠狠地瞪了耶律怀义一眼,但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