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康熙病重

换源:

  王恩的脸色异常凝重,他凑近林逸,压低了声音:“林爷,宫里传出消息,皇上……皇上龙体欠安,今儿下午在畅春园突然晕厥,至今未醒!”

“什么?!”林逸大吃一惊,手中的公文包“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康熙病重?!而且是突然晕厥,至今未醒!

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

内务府的贪腐案尚未完全平息,朝中的储位之争暗流汹涌,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的健康状况,无疑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消息确实吗?”林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追问道。

王恩连连点头:“千真万确!王爷也是刚得到的消息,宫门已经戒严,太医院的太医们都赶去畅春园了。王爷让您立刻过去一趟,他有要事与您商议。”

“好,我马上就去!”林逸顾不上拾起地上的公文包,转身便要往外走。

“林爷,您换身便服吧,这样去王府太扎眼了。”王恩连忙拉住他。

林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还穿着军机处的官服。他迅速回到房中,换了一身普通的青布长衫,戴上一顶旧毡帽,将帽檐压得很低,这才跟着王恩匆匆离开了住处。

夜色已经降临,京城的大街上,行人稀少,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两人一路疾行,很快便来到了裕王府。

王府内灯火通明,但气氛却异常肃静。下人们走路都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王恩将林逸直接领到了裕王的书房。

裕王正负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眉头紧锁。见林逸进来,他才缓缓转过身。

“坐吧。”裕王的声音有些沙哑。

林逸依言坐下,目光紧紧地盯着裕王。

“皇上的情况,王恩都跟你说了吧?”裕王问道。

林逸点了点头:“是,下官听说了。不知皇上现在……”

裕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情况不容乐观。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说是积劳成疾,忧思过度,气血攻心。如今只能用参汤吊着性命,能不能醒过来,还是未知之数。”

林逸的心沉了下去。康熙在历史上确实是积劳而逝,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如今突然病重,难道历史的轨迹,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什么不可预知的改变?

“王爷,此事……宫中是如何应对的?”林逸问道。

裕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皇上晕厥之后,太子殿下第一时间赶到了畅春园,如今正在那里侍疾,并暂代监国之职,处理朝政。其他几位年长的皇子,也都闻讯赶去了,说是探病,实则是……”

裕王没有把话说完,但林逸明白他的意思。

实则是想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为可能到来的权力交接,占据有利位置。

“如今宫中气氛如何?”林逸又问。

“紧张,前所未有的紧张。”裕王放下茶杯,声音低沉,“九门提督隆科多已经下令,京城内外九门落钥之后,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京营的兵马也加强了戒备。宫里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

“太子殿下监国,朝中大臣们是什么反应?”

裕王冷笑一声:“还能有什么反应?墙头草,见风使舵罢了。平日里与太子亲近的,自然是额手称庆,弹冠相庆。而那些素与太子不睦,或者另有心思的,此刻恐怕都在暗中活动,另作打算了。”

林逸默然。他能想象得到,此刻的京城,平静的表面之下,早已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一旦康熙真的龙驭上宾,一场围绕着皇位的血雨腥风,将在所难免。

“林逸,”裕王突然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之前曾对本王说过,你对大清未来的国运,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如今,你以为,这局面会如何发展?”

林逸心中一凛。裕王这是在考较他,也是在寻求他的建议。

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王爷,恕下官直言。皇上龙体安康自然是万民之福。但倘若……倘若皇上真的不幸……那么,太子殿下虽然名正言顺,但其根基不稳,朝中反对之声亦不在少数。其他几位皇子,也都有各自的势力和拥趸,恐怕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你的意思是,会有一场大乱?”裕王追问道。

林逸点了点头:“下官以为,至少会有数股势力,围绕着储位,展开激烈的争夺。其中,太子殿下,八阿哥胤禩,以及……四阿哥胤禛,当是主要的角逐者。”

“哦?为何你也提到了老四?”裕王有些意外,“老四平日里不声不响,在朝中似乎也没什么根基,你怎么会认为他也是主要的角逐者?”

林逸知道,雍正的隐忍和低调,在康熙朝后期,确实迷惑了很多人。

他斟酌着说道:“王爷,四阿哥胤禛虽然行事低调,但其城府极深,能力出众。皇上将许多棘手的差事交给他办理,足以说明对他的信任和器重。而且,据下官所知,四阿哥在暗中,也并非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只是他行事隐秘,外人不易察觉罢了。”

裕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你以为,他们三人之中,谁的胜算最大?”裕王又问。

这个问题,就更加敏感了。林逸不敢直接给出答案。

他顿了顿,才说道:“王爷,胜负之数,变幻莫测,非下官所能预料。但下官以为,最终能够胜出之人,必然是能够得到多数朝臣支持,掌握京城兵权,并且……最能揣摩圣意,或者说,最能‘顺应天命’之人。”

“顺应天命……”裕王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良久,裕王才开口说道:“林逸,本王今日找你来,除了想听听你的看法,还有一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爷请讲。”

裕王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名帖,递给林逸:“这是八阿哥府上刚刚派人送来的,邀请本王明日过府一叙。”

林逸接过名帖,看了一眼。果然是八阿哥胤禩的帖子。

“王爷,八阿哥在这个时候邀请您过府,其意……不言自明。”林逸说道。

裕王点了点头:“本王知道。他这是想拉拢本王。不止是八阿哥,这几日,太子府,还有老四府上,也都派人送来了帖子,言辞恳切,都是想请本王‘共商国是’。”

林逸心中了然。裕王作为康熙的兄弟,虽然并无实权,但在宗室之中,德高望重,颇有影响力。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他的态度,对于任何一方势力而言,都至关重要。

“那王爷的意思是……”林逸问道。

裕王看着林逸,缓缓说道:“本王想听听你的意见,本王……应该如何选择?”

林逸心中一震。裕王竟然将如此重大的问题,抛给了他!

这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很可能会影响到裕王的抉择,甚至……影响到未来的历史走向。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王爷,恕下官斗胆。下官以为,王爷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不轻易表态,更不轻易站队。”

“哦?为何?”裕王饶有兴趣地问道。

林逸解释道:“王爷,如今局势尚不明朗,皇上龙体未卜,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王爷身份尊贵,无论偏向哪一方,都会立刻成为另一方的眼中钉。与其过早地卷入纷争,不如暂时保持中立,静待时局发展。待到尘埃落定,再做定夺,也不迟。”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做个缩头乌龟?”裕王的眉头微微皱起。

林逸连忙道:“王爷息怒,下官绝无此意。下官的意思是,王爷如今手握的,是‘奇货’。奇货可居,待价而沽。过早地亮出底牌,只会让自己的价值降低。而且,王爷毕竟是宗室长辈,无论将来谁继承大统,都会对王爷礼敬有加。只要王爷不主动卷入夺嫡之争,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裕王听完,沉默不语,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权衡利弊。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本王身为大清的亲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眼看朝局将乱,若是什么都不做,岂非有负皇恩?”

林逸知道,裕王虽然看似闲散,但内心深处,却并非没有抱负。

他想了想,说道:“王爷,下官以为,‘不做’并非是什么都不做。王爷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在暗中……做一些稳定人心,维护大局的事情。比如,劝诫那些蠢蠢欲动的宗室子弟,不要轻举妄动;又比如,联络一些正直敢言的朝中大臣,共同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以社稷为重。”

“如此一来,王爷既没有明确站队,又尽到了宗室的本分,将来无论局势如何发展,王爷都能从容应对。”

裕王听着林逸的分析,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好!好一个‘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好一个‘不做并非什么都不做’!”裕王抚掌赞道,“林逸啊林逸,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你这脑子,比那些在朝堂上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还要好使!”

林逸连忙谦逊道:“王爷谬赞了,下官只是纸上谈兵,胡言乱语罢了。”

“不!你说的很有道理!”裕王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显得有些兴奋,“就照你说的办!这几日,本王就称病不出,闭门谢客!任他们打破头去,本王……隔岸观火!”

林逸见裕王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夺嫡之战中,裕王保持中立,对于雍正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成为雍正的阻力。

“王爷英明。”林逸躬身道。

裕王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他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几封短信,交给王恩,吩咐道:“将这几封信,分别送往太子府、八贝勒府和雍亲王府,就说本王偶感风寒,不便见客,改日再叙。”

“是,奴才遵命。”王恩接过信,匆匆离去。

书房内,只剩下林逸和裕王两人。

裕王重新坐下,看着林逸,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林逸,本王很好奇,你为何……对老四如此看好?”

林逸心中一紧,知道裕王还在试探他。他故作茫然道:“王爷何出此言?下官并未说过看好四阿哥啊。”

裕王微微一笑:“你虽然没有明说,但本王听得出来,你言语之间,对老四似乎……另眼相看。而且,你刚才建议本王称病,却又特意让本王也给老四府上送信,这其中……恐怕不仅仅是‘一视同仁’那么简单吧?”

林逸暗道,这裕王果然是人老成精,心思缜密。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王爷明鉴。下官对四阿哥,确实有一些……私下的观察。下官以为,四阿哥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其行事风格,隐忍果决,颇有乃父之风。而且,四阿哥素来以‘实干’著称,在朝中虽然朋友不多,但敌人……似乎也不像太子和八阿哥那么多。在如今这个纷乱的局势下,或许……‘不争’,才是最大的‘争’。”

“不争,才是最大的争……”裕王细细品味着这句话,眼神中露出一丝赞赏。

“王爷,”林逸趁机说道,“下官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下官以为,无论将来谁能继承大统,对于王爷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是拥立之功,而是……在新君面前,保持一份‘纯臣’的本色。”

“纯臣?”

“是。”林逸郑重地点了点头,“不拉帮结派,不干预朝政,不恃功自傲,只一心一意,为大清江山社稷着想。如此,方能长保富贵,善始善终。”

裕王闻言,久久不语。他看着林逸,眼神复杂。

过了许久,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林逸啊,你小小年纪,却能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本王……受教了。”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爷!王爷!宫里来人了!”王恩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在门外响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