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秦淮夜泊遇佳人

换源:

  赵德全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死死地抱着怀里的包裹,像是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林……林大人……这……这真的只是一些私人物品,不劳大人费心……”他的声音干涩,带着明显的颤抖。

林逸脸上的笑容未减,但眼神却冷了几分:“赵大人,本官也是一番好意。你今日遭遇歹人,若非本官恰巧路过,后果不堪设想。你这包裹里的东西,想必对你十分重要吧?”

赵德全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既然如此重要,”林逸的声音不疾不徐,“就更应该妥善保管。你放心,本官只是代为保管,绝不会窥探你的隐私。待查案事了,本官定当原物奉还。”

他伸出手,语气虽然温和,但眼神中的压力却让赵德全感到窒息。

巷子里静得可怕,只有赵德全粗重的喘息声。

刘昌站在林逸身后,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目光不善地盯着赵德全。

赵德全知道,今日若是不交出这个包裹,恐怕难以善了。他更清楚,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林特使,绝非善类。年羹尧那样的人物,都对他另眼相看,自己一个小小的库大使,如何能抗衡?

他挣扎了片刻,终于颓然地松开了手。

林逸接过包裹,入手颇沉。他掂了掂,对赵德全道:“赵大人放心,本官会派人护送你安全回家。这几日,你最好待在府中,不要随意走动,以免再遇危险。”

“是……是……多谢林大人……”赵德全失魂落魄地应道,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林逸让刘昌派了两名随从“护送”赵德全回去,自己则带着那个沉甸甸的包裹,回到了驿馆。

关上房门,林逸将包裹放在桌上,深吸了一口气。

他解开包裹外层的粗布,里面露出一只上了锁的檀木匣子。

林逸从怀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铁丝,在锁孔里拨弄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他缓缓打开匣盖。

匣子里,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几本厚厚的账簿!

账簿的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数字和名目。

林逸拿起其中一本,随意翻看了几页,眼神越来越亮。

这……这正是他苦苦寻找的关键证据!

这些账簿,详细记录了扬州盐运司近五年来,每一笔盐引的流向、税银的收支,以及……与各路官员和盐商之间的利益输送!

其中,不仅有盐运使钱谦益的亲笔签名,更有一些触目惊心的人名和数额。

“好!好一个赵德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林逸心中暗道。他原以为还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拿到了如此关键的证据。

他仔细将这几本账簿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翼翼地收好。

“刘昌,”林逸扬声道。

“林爷,您叫我?”刘昌推门进来。

“你立刻去一趟年大将军的营帐,就说我有要事禀报。”

“是!”

夜色中,林逸再次来到了年羹尧的营帐。

当林逸将那几本账簿呈现在年羹尧面前时,这位久经沙场的抚远大将军,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这些都是真的?”年羹尧拿起一本账簿,手指微微颤抖。

“大将军,下官已经仔细核对过,这些账簿上的笔迹、印章,皆与盐运司的官方文书无异。而且,其中记录的款项往来,与我们之前掌握的一些线索,也能相互印证。”林逸沉声道。

年羹尧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脸色越来越阴沉。

“好!好一个钱谦益!好一个扬州盐运司!竟敢如此胆大包天,中饱私囊,视国法如无物!”年羹尧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帐内的亲兵们大气都不敢出。

“林逸,”年羹尧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逸,“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大将军谬赞。下官只是侥幸而已。若非大将军在明面上施压,那赵德全也不会如此轻易地露出马脚。”林逸谦逊道。

年羹尧哈哈大笑:“你小子,倒是不贪功!本将军没看错你!有了这些账簿,钱谦益和他手下那帮蛀虫,一个也跑不了!”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这些账簿牵连甚广,其中不乏一些京中权贵。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林逸心中了然。年羹尧这是在提醒他,有些事情,点到即止即可,不要深究。

“一切听凭大将军安排。”林逸躬身道。

接下来的几日,江南查案的进展,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手握关键账簿,年羹尧再无顾忌。他下令将盐运使钱谦益、库大使赵德全以及账簿上牵连的数十名官员、盐商一并逮捕归案。

在如山的铁证面前,这些人很快便心理崩溃,纷纷招供。

一场席卷江南盐务系统的贪腐大案,就此浮出水面。

案情查明,林逸也算是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只是,这几日连轴转地查阅卷宗、核对口供,让他身心俱疲。

这日傍晚,他独自一人走出驿馆,想去街上散散心。

扬州城虽然经历了查案风波,但市井之间,依旧繁华。

林逸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间,竟来到了秦淮河畔。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画舫穿梭,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林逸找了一家临河的茶楼,拣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清茶,几碟小菜。

他看着窗外秦淮河的景致,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心中却有些怅然。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他一直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时刻处在危险的边缘。这种紧绷的生活,让他感到有些疲惫。

就在此时,一阵悠扬婉转的琵琶声,从不远处的一艘画舫上传来。

那琵琶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仿佛在讲述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

林逸不由自主地被那琴声吸引,凝神倾听。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林逸心中一动,对茶楼的小二道:“方才那艘画船上的琵琶声,是哪位大家所奏?”

小二笑道:“客官好耳力!那是我们秦淮河畔最有名的清倌人,李香君姑娘。李姑娘不仅琵琶弹得好,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只是……她卖艺不卖身,寻常人想见她一面,可不容易呢!”

“李香君?”林逸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他忽然想起,在原本的历史中,明末秦淮八艳之中,似乎就有一位名叫李香君的奇女子。莫非……

就在他思忖之际,那艘画舫缓缓向岸边驶来,停靠在不远处的码头。

一个身着素雅衣裙的年轻女子,在丫鬟的搀扶下,从画舫上走了下来。

她容貌清丽,眉宇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气质宛若空谷幽兰。

林逸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了林逸的注视,朝他这边看了一眼,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

林逸心中,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

他端起茶杯,饮了一口,目光却依旧追随着那远去的倩影。

“李香君……”他低声自语。

此时的林逸并不知道,这次不经意的邂逅,将会给他未来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波澜。

夜色渐浓,秦淮河上的灯火越发明亮。

林逸放下茶杯,起身结账,准备返回驿馆。

刚走出茶楼,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大人!林大人请留步!”

林逸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男子,气喘吁吁地向他跑来。

那男子跑到林逸面前,躬身行礼:“林大人,我家主人有请!”

“你家主人是……”林逸疑惑地看着他。

那男子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林大人去了便知。我家主人说,有一样东西,林大人一定会感兴趣。”

林逸心中一动,他感觉到,今晚的事情,似乎还没有结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