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国的一个小兵,半年前被征召到长平,背后就是我的家乡,该死的秦国人。”
“我是秦国的一个小兵,这次不知道能砍几个人头,多砍几个人头我家就有好日子过了。”
长平战场上,每个地方都有着这种声音,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而他们的一切身不由己。
“你听说了吗?我们赵国换了一个大将军,叫什么来着?对叫赵括,马服君赵括!听说他很厉害,等打赢了仗又能好好过日子了。”
“对,马服君可是比他父亲都要厉害,有了马服君我们这一场仗,肯定能赢。”
“你知道吗?秦军已经输了好几仗了,我看马服君一定能带我们走向胜利。”
每个人都往好的地方去想,而事实上真的会如愿吗?即使是赵国赢了长平之战,又能对秦国有什么影响?从商鞅变法那一刻,从云梦山退隐那一刻,这个历史的车轮就无法避免了。一个人虚假的繁荣是没有办法改变历史的。因为历史是无数的人积累出来的底蕴,他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
为什么很多国家被灭了就被灭了,而华夏经历那么多的苦难还能依旧存在?就是因为这些无数的前辈往这个民族里铸就了魂。
让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方有多强,只要人不死绝,脊梁永远不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战场上秦军一边唱着战歌,一边往赵国的防线冲来。只要突破这个防线,把山谷守住。赵军就成了瓮中之鳖,赵括就再也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无数的士兵倒在箭雨之下,无数的喊杀声响彻整个山谷。这是一个用人命填出来的山谷,哪个不是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就这样碎成渣,鲜血染红了双方的军旗。而这一幕幕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我叹生命如蜉蝣,悲欢离合总无情。每一个盛世不是由这些人肉和人血换的?影响时代的无非就是人口与可利用资源的矛盾而已。生产力决定人口,人口到达极限就会战争。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剥削阶级的残酷程度就是决定这个循环的周期而已。要么自己内战,要么和别人战斗。
不知不觉来到这里三百多年了,三百多年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经历了。也尝试做一些改变,却发现做出来的改变毫无意义。总以为可以保护一些人,可是你即使是保护了一代人。他们的后代又要继续这种杀戮。云梦山的资源总有一天会到达极限,等云梦山的人口和资源发生矛盾的时候,才是对整个天下的灾难。本是想消除商鞅变法的后果才打造的云梦山,没想到不但没有消除。还弄出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长平的风吹的更刺骨,将有近百万人会埋骨在这里。他们都变成了时间长河的养料,他们都将变成了一个后世提起来的数字。哪里有什么野心家?无非是人口和资源的矛盾,让选出来一个代言人罢了。而这些代言人就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和悲剧。商灭夏,总不是一个国家资源养不起一个纨绔吧,宠信一个妃子能花多少钱?无非就是人口到达了当时生产力的极限了而已。周灭商又是什么?无非是在人口到达极限前,想把贵族的资源再分配用来延长国运而已。而贵族不愿意了,不搞你搞谁?春秋和战国怎么来的?无非就是生产力的大发展,快速增加的人口,让各国不得不尽快解决人地矛盾罢了。历史不会让任何人得到教训,哪怕你是看透千年,也无法从中间得到任何教训。因为人的本质就是吃人。人是个群居动物,就需要有代言人带着自己吃人。也需要有代言人防止自己被吃。
皇帝需要平衡贵族和平民,尽量延缓人地矛盾,而你延缓了,人口增加了,就更加快了人地矛盾。为什么有的朝代战争那么多,而活的那么长?有的朝代根本没有战争,却活的那么短?本质上每一场战争相当于一次变法,一次缓和人地矛盾的方式而已。当人地矛盾缓和了,战争就结束了。贵族需要吸血百姓和防止皇帝的打压,能不能投靠新的主子来继续扮演这种角色。人地矛盾是他们导致的,但是由皇帝背锅。贵族的本质不就是狐假虎威前面那个狐狸吗?平民无非就是能苟活就苟活,好一点的就多生一点小孩。没有条件活下去,揭竿而起拿命博命而已。然后继续躲在贵族底下继续苟活。地多人少当牛马,地少人多当炮灰。平民是什么人,以前贵族的超生产品罢了。你以为平民怎么来的?不都是贵族的产品?纯平民的人早就当炮灰死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