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诚平极不情愿,但无奈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何时尊师重道始终都是不可违逆的道德标准。
他非常清楚五千个毛笔字代表着什么,即便不算磨墨、添笔的时间,一分钟能将十个字写得端正漂亮就算是手速了得。
而且所谓的大字可是一篇之中不能有半点涂改,但凡写错一个字,这一篇就要废掉重写,今晚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
最要命的是,大庆的典籍与他之前读的那些儒家经典有极大的不同,有些语句更是他见都没见过的。
如果真要是抄书上那些经义的话,估计今天晚上就要熬一个通宵了。
就在他头疼如何应付颜长青的惩罚之时,脑海中突然想起了范闲搬运过来的那部《红楼梦》。
既然那位可以用《红楼名》来刷名望,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前世之所以能考上了高级学府,靠的就是那变太的记忆力。
再加上四大名著中他独喜《三国演义》,因此即便是没有系统的加持,他也有信心将那本鸿篇巨著复刻出来九成九以上。
至于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蓝星的历史体系?
谁在乎呢?
老子写的就是本小说,胡编乱造是写小说的基本素养,没看《红楼梦》不也是将朝代全部隐藏,只要看官老爷看得高兴即可。
即便这里没有秦汉的历史又如何,这也并不耽误三国的经典和故事的精彩性。
这还真不是李诚平想要作死出风头,范闲进京便可以混到风生水起,除了有范建、陈萍萍用心庇护之外,那部《红楼梦》带给他的文名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如今自己没有武艺护身,皇子的身份再加上三国作者的加持,想必也能让自己在宫中的日子好过一些。
别说只要苟在宫中混日子就能安稳过关,那只不过就是伏低做小的苟延残喘而已,毕竟在皇宫之中就没有一个省心之人。
既然穿越来了这个大庆,虽然没有与范闲这种天命之子一争高下之心,若是混得太憋屈他还是心有不甘的。
回到自己的寝殿之后,听说殿下受罚的紫凝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守在殿下身边为他展纸、研墨、红袖添香。
当李诚平刚写下七个字之后,紫凝的眼中便是精光乍现,随着笔走龙蛇纸上的字迹越来越多,紫凝脸上那种欣喜且带着崇拜的神色浓得几乎化不开。
要不是还需要守在殿下身边伺候,她恨不得立刻跑去娘娘那里,报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没办法,实在是这本《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首临江仙实在太过炸裂,再加上由三皇子亲笔写出,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
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
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
须臾,青蛇不见,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
只是简单几笔就将历史背景介绍得清楚明了,其中有朝堂形势,更有宛如传说的神奇秘闻,不禁引人入胜,读之不忍释卷。
李诚平根本就不用思考,《三国演义》的字句就如幻灯片一般逐渐浮现于脑海,再由他手中的毛笔重现于纸上。
一个时辰的功夫,他就足足写下了两千多字,比之前世的速度足足提升了将近一倍。
而且纸面上的字体极其漂亮,那是他在蓝星上苦练的瘦金体。
虽然他不齿赵佶的为人,但他发明的字体是真心好看,特别适合抄这种长篇大论的东西。
见到殿下收手,紫凝连忙奉上香茗,并将他写下的纸张有序的罗列整齐,在她看来这哪里是先生责罚的课业,根本就是展示三殿下文才的绝世瑰宝。
如果将里面的故事说给宜贵嫔娘娘听的话,娘娘指不定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尽管这具身体因为练武而令手速有所提升,李诚平还是一口气写到了三更四点才凑够了五千字,而这部《三国演义》也只写完了第一回。
转日的资善堂中,看着李诚平脸上的黑眼圈,颜长青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看他那宛如食铁兽的面相,就知道这位皇子昨晚定然没有偷懒。
颜长青一如竟往的布置好学生们的诵读,然后才走到了李诚平的身边。
“三皇子,不知五千字可写完?”
李诚平恭敬的将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奉上,接过文稿的颜长青只一眼就被上面的字体所吸引,再也移不开。
虽然纸上的瘦金体只有宋徽宗的六成功力,但这种细瘦锋锐的字体却是第一次出现在庆余年的世界之中。
当颜长青的注意力好不容易从那笔隽秀的字体中脱离出来之后,再次震惊他的就是纸上面所书写的内容,只是那一首临江仙便让他惊为天人。
强忍着心中的惊骇继续往下读,尽管已经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但他还没忘了自己国子监祭酒的身份,在这些学生的面前决不能失了先生的气度。
可越往下读他心中的震惊便越是强烈,与如今流行的《红楼梦》相比,三皇子写的这些东西无疑是一部天下大势的编年史,比之那些小情小爱的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而且只从那首临江仙的气势中便可得知,这一定是一篇气势恢弘的鸿篇巨著。
颜长青这位庆国大儒就这么直直的站在李诚平的面前,仔细的读着纸张上面的内容,即便是资善堂中的诵读声已经停止,颜长青也全然没有注意到。
直到他翻完最后一篇之后,才发现学生们都在盯着自己看,课堂中那郎朗的读书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有些人的脸上甚至带上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此刻的他已经顾不上教授学生,宛如见了鬼一般的颤声问道:“三皇子,这是你自己写的?”
李诚平点了点头,很是随意的说道:“先生,这确实是我自己写的。”
在得到了确切的答案之后,他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扬声对学生们吩咐道:“老夫有些事情,你们自行读书,切不可懈怠偷懒。”
说完之后,便如捧着一份无上珍宝一般向外面走去,殿内只留下一种愕然不知所错的膏粱二代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