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楚军抵秦关

换源:

  关中大地,郑国渠畔。

两月时光如渭水奔流,昔日的焦土与疮痍,在扶苏与姜黎的合力治理下,正艰难地焕发新生。

此刻的郑国渠疏浚工地上,人声鼎沸,却非战乱喧嚣,而是重建家园的热火朝天。

数万征调的民夫,在墨家子弟的精确指挥和改良工具的辅助下,如同精密的齿轮高效运转。巨大的木质水车是姜黎结合墨家机关术与当地工匠经验改良,矗立渠口,利用水流力量,通过复杂的齿轮连杆,带动着沉重的石夯,一下下夯实拓宽的堤岸。

滑轮组吊起巨大的条石,稳稳嵌入加固的渠墙,简易的测量仪是姜黎利用勾股定理与水平原理制造的,确保着渠线的笔直与坡度精准。

姜黎一身素色布衣,立于高处临时搭建的指挥棚下,风尘仆仆。

她手中不是羽扇,而是一卷详细的工程图,指尖划过一道道墨线,目光如炬,扫视着整个工地。

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清丽的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那份沉静与专注的力量。

“上游引流闸口再拓宽三尺,确保丰水期泄洪无虞。”

“下游三号分流堰,按图示角度调整,务使水流均匀灌溉两侧新垦田亩。”

“夯土队加快进度。雨季将至,堤防不容有失。”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通过手持竹筒加牛皮制作简易扩音筒的墨家弟子,迅速传达到各个工段。

她的统筹,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人心的凝聚。

合理的轮休、充足的饭食、及时的工钱发放,让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民夫,第一次感受到“劳有所得”的尊严,干劲十足。

远处,新疏浚的渠水汩汩流淌,浸润着曾经干裂的田地。

嫩绿的禾苗在春日的阳光下舒展,如同铺展在大地上的希望织锦。

扶苏轻徭薄赋、推广农具的政策,如同甘霖,让关中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开始恢复生机。咸阳城内,秩序渐复,市集重现,虽然依旧简陋,但那种死寂的绝望已悄然退去。

姜黎的“兼爱”理想,正通过一道道水渠、一垄垄田地、一件件新制的农具,化为滋养民生的涓涓细流。

然而,姜黎望向舆图东南角彭城的方向,眉宇间那抹凝重始终未散。

项氏给予的“三月之期”,已过去两月,平静的表面下,是日益迫近的战争阴云。

彭城,楚军大营。

肃杀之气取代了诸侯会盟时的喧嚣,巨大的校场上,战马嘶鸣,戈矛如林。

项羽身披乌金甲,手持霸王戟,立于点将台中央,如同蓄势待发的洪荒巨兽。

他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士气高昂、杀气腾腾的楚军精锐,以及陆续汇聚的各路诸侯兵马。范增侍立一旁,眼神深邃。

“将士们!”项羽的声音如同雷霆,炸响在校场上空,“扶苏小儿,窃据秦关,抗命不遵,三月之期将满,其无称臣纳贡之意,反在关中厉兵秣马,其心可诛,此等背信弃义之徒,岂配占据王业之基?”

他霸王戟猛地指向西方,戟尖寒光刺目:

“关中沃土,乃我大楚将士浴血奋战,覆灭暴秦所得,岂容秦室余孽盘踞?孤,奉怀王之命,统帅诸侯联军,西征伐逆。

此去,当破武关,入秦川,擒扶苏,复我大楚故疆,用秦人的血,洗刷我项氏百年之耻,用尔等的勇武,在这八百里秦川,再塑不世之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

“杀!杀!杀!”

“破武关!擒扶苏!”

“复大楚!建新功!”

震天的怒吼汇聚成狂暴的声浪,直冲云霄,楚军士卒被项羽的霸气和复仇的火焰彻底点燃,战意沸腾如熔岩,各路诸侯兵马也被这气势所慑,纷纷应和。

点将台下,龙且、季布、钟离昧等楚军悍将,眼中燃烧着嗜战的火焰。

唯有范增,看着项羽意气风发的背影,又望向西方关中方向,眉头微不可查地蹙起。

他缓步上前,低声道:“上将军,扶苏得姜黎之助,两月间稳关中,修武备,收民心,非易与之辈。

武关乃天下险隘,易守难攻,强攻恐伤亡惨重,徒耗锐气。”

项羽浓眉一挑,不耐道:“亚父多虑,区区武关,焉能挡我霸王戟锋?扶苏小儿,不过仗着女人之智,苟延残喘,待我大军压境,必一鼓而下。”

范增捋须,眼中精光一闪:“上将军神勇,自然无惧。然兵法云,上兵伐谋,老朽有一计,或可事半功倍。”

他声音压得更低,“扶苏虽收拢秦人,然关中旧秦将领,如杨熊、李由等辈,未必真心归附。

其军中,亦必有思恋故秦、或惧我楚军兵威者。

可密遣死士,携重金厚礼,潜入关中,收买、策反其军中将领。

待我大军叩关之时,令其倒戈献关,或于阵前扰乱其军心。

如此,武关天险,或可不攻自破。”

项羽眼中凶光一闪,随即化为狂傲:“亚父此计甚妙。就依亚父之言,龙且,此事交由你去办,务必寻得可乘之机,待内应得手,便是扶苏授首之时。”他仿佛已看到武关洞开,咸阳在望的景象。

战争的巨轮,在项羽的咆哮和范增的毒计中,轰然启动。

楚军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粮草辎重源源不断汇集,兵锋直指扼守关中东南门户的——武关。

武关,扼守秦楚要冲,关城依山而建,地势险峻。

此刻的武关,早已不是旧秦时的模样,在姜黎的规划和墨家子弟的主持下,这座雄关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加固。

关墙之上,巨大的条石被滑轮组吊起,严丝合缝地嵌入原有墙体,加厚加高。

墙后,新架设的并非传统弩机,而是经过墨家改良的“连山弩”——体积更小,射程更远,可三矢连发,操作更为便捷。

关墙内侧,搭建起数层木质平台,平台后是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以及装满火油的陶罐。

关前狭窄的甬道两侧山崖,被开凿出隐秘的洞穴,内藏伏兵与墨家设计的扭力式小型投石机。

关后,引山泉修建的巨大蓄水池,不仅保障饮水,更可随时放水冲刷关前甬道,迟滞敌军。

蒙毅一身戎装,亲自在关墙上巡视,他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处防御工事。

扶苏将守卫武关的重任交予他,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担子。

“此处射界仍有死角,加设一台连山弩。”

“滚木礌石储备不足,再征调民夫,三日内必须补齐。”

“伏兵洞穴的通风口需再拓宽。确保战时呼吸无虞。”

他的命令简洁有力,守关将士肃然听命,不敢有丝毫懈怠。

北地老兵与新收编的关中锐士混编,在蒙毅的铁腕整训下,已初具强军气象。

一名副将匆匆上前,低声道:“将军,关中传来消息,近日咸阳及周边郡县,发现不明身份的游商、方士活动频繁,似在打探军情,甚至试图接触我军中将领。”

蒙毅眼神瞬间锐利如刀:“‘玄蛛’余孽?还是楚军的探子?”他想起姜黎的提醒,项氏绝不会坐等三月期满。

“传令各营!”蒙毅声音冰寒,“严查一切可疑人员,军中将领,无令不得擅离驻地,不得私会外人,凡有试图收买、蛊惑军心者,一经发现,立斩不赦。

告知将士们,项楚之军,视秦人如草芥,一旦破关,玉石俱焚,唯有死战,方有生路。”

肃杀之气弥漫关城。武关,这座由墨家智慧加固、蒙毅铁血镇守的雄关,如同淬火的精钢盾牌,静静等待着东南方猛虎的致命扑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